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据环球网报道,中国利用先进技术援助非洲国家种出大量粮食。中国用新技术帮助将刚果共和国的主要农作物木薯的产量从每公顷约9吨提高到51吨。在马达加斯加,新技术帮助该国的水稻产量从2.8吨/公顷增加至10.28吨/公顷,水稻收成损失率由14%递减至4%。

非洲是非常贫穷的地区,土地也不行,种的粮食还都是出口型粮食。农业是大多数非洲地区的支柱,农业创造的GDP占坦桑尼亚国内GDP的24%,占布基纳法索的约30%,同时它还占出口总额的很大一部分;肯尼亚约65%的商品和乌干达49%的出口商品来自农业部门。

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非洲人民仍然面对吃不饱的问题,很多非洲小孩饿得皮包骨头。到2030年,非洲的饥饿人口可能达到全人类的一半以上。

中国的到来让非洲人民终于有了希望。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通过两个阶段的援助向粮农组织捐款8000万美元,以支持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通过该计划,中国在12个国家或地区部署了290多名中国农业技术人员,使农村地区的70000多人直接受益,间接地使近十亿人受益。

粮农组织总干事曲冬雨对中国在非洲的成就交口称赞,她称粮农组织准备与中国政府密切合作,通过牵手倡议,南南合作和贸易促进委员会执行联合项目,旨在改善粮食安全和营养,并促进非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英国的媒体表示,中非合作目前有五个重要的项目,实在是令人惊叹。

一是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和平台建设。

二是中非稻米合作。

三是中非机械化与农业价值链发展合作。

四是中非青年能力建设与农业推广合作。

五是中非农业合作数字化。

南非某部长迪迪扎说,非洲与中国在农业上的关系是合作的伙伴关系,而不是捐助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关系。

而英国媒体感慨,中国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非洲穷了万年的地,被中国种出粮食。

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金额也在增长。1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2020年1至11月,中非双边贸易额达1678亿美元,降幅较上半年收窄8.5个百分点;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金额同比增长4.4%,已连续4年保持正增长。

高峰指出,中国已连续11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近三年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额年均增长14%,已成为非洲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中国帮助非洲建设的铁路和公路里程均已超过6000公里,建设了近20个港口、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130多家医疗机构、45座体育场馆以及170多所学校。中国企业已累计为非方创造了450余万个就业岗位。

新媒体编辑:周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