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医生莫湘琼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1岁。其同事朋友圈出现大量悼念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医生平常还积极做科普,开通了头条号和视频号。

在网络搜索发现,因为表现突出曾经一人抱回两个国家级奖项:10月18日至20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中国健康服务业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大五院胃肠外科莫湘琼医生获得“2019中华健康管理优秀科普作品奖(文字类)”和“中华健康管理健康科普演讲比赛三等奖”。

莫湘琼的一个胃肠外科医生的一天里则说:习惯了7:30到医院……

一个从医30年的专家说:中国的一线小医生蛮可怜的。

导致频繁发生的年轻医务工作者猝死事件的原因,首先是长期的连续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且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医生也是血肉之躯,也经不起这种长期高负荷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疗资源紧张是个不争的事实。医护资源需及时扩大丰富,增加医护人员的数量,大力培养优秀医护人员,分担工作压力,既有利于患者及时就诊,又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健康。

增加医护人员的休假时长。国家法定节假日,很多医护是要在医院值班的,没有得到正常的休息。 一年365天,可能有360天都在医院工作,医护人员急需正常的节假日。

应改变既往的值班制度。在国内常见的一种值班方式是24小时全天值班,从早上8点(实际可能7点就开始了),到第二天8点下夜班,但实际中可能要第二天的中午甚至下午才能下夜班,如果遇到急诊手术,可能连续48小时待在医院。这种“白连夜、夜连白”的值班制度,长期下来,往往给医护造成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害。同时应给予医护人员定期体检,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微杜渐。

此外,对于医护人员这种非正常死亡事件,要像对待矿难一样,一旦发生,就要启动问责机制。比如,医院的人员配置合不合理?医患比例是否过大?等等……

只有对相关领导予以全面的追责,才会带来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领导会合理排班,不会总是让老实人吃亏和“能者多劳”,更不会只要他们干不死,就尽量让他们往死里干;二是不会因为压缩人员开支而不肯多招人,这样科室医护人员紧缺现象就会得到强有力的缓冲。

当医生的生死决定了领导帽子的时候,医生才会由单位的一根草,变成了医院的顶梁柱。领导才会不只是盯着你干了多少活,创了多少收,而是关注你身体吃不吃得消,还扛不扛得住。

否则,再多的此类事件发生,也不过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最后,诚恳的请求病人们多一些包容,医患矛盾的加剧,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学医。而培养一个优秀的医生难,需要多年的学习、历练和付出,病优质的医疗资源短缺,又会不同程度的导致医患矛盾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医患之间多一点包容,少一分猜疑,世间才会有更多的爱。

社会各界均希望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医生也是人,也需要柴米油盐,减轻医生的生活负担,让医生在愉快的心情中为老百姓看病。

来源:医院院长、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

医脉通、医客

医师周刊综合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