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19日晚,在2021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夜”上,张小龙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演讲,分享了自己对于微信视频号、直播、以及微信产品十年的思考,还对下个版本的微信做了一些“剧透”,更重要是展露出了张小龙8个互联网新思维:

一、上帝思维

张小龙在公开课开场时讲到:“回头看十年前,当时的想法只是,希望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通讯工具来用。于是就开始了微信的第一版。但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微信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对此,我自己感觉特别幸运,我想我一定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因为光靠个人努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很多人对“我一定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不理解,甚至说是“吹牛”。其实查询“上帝思维”,网上有解释为:"爱别人就要像爱自己一样,因为你帮助了别人,受益的最终是自己。"

而互联网思想认为张小龙的产品价值观与“上帝思维”相似:“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了解人性,了解群体心理,建造系统并制定规则”“满足自已需求由于满足用户需求"“人同此心,从自身捕获大众需求”。

为此,互联网思想也认为:未来数字经济时代,仍属于优秀产品经理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之父张小龙经典演讲干货:《微信背后的产品观》164页PPT

二、再大的产品,也要有清晰的功能和任务!

张小龙透露微信最新数据:

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

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

有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还有很多,包括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微信读书,搜索等,就不一一说了。如微信支付,它就像你以前的钱包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常用品。而微信,也真的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

这意味着,如微信一样拥有庞大用户的产品,一样有很多清晰的功能,用户也有有很清晰的任务。

正如张小龙在演讲中说,以前在饭否,看到很多产品越做越复杂,我吐槽说,“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产品啊!” 不是说加功能会让产品不好,而是加了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加功能的方式不对。

十年来,微信加了很多功能。我很庆幸的是,现在的微信,还几乎和十年前的微信一样简单。虽然比十年前多了非常多功能,但这些功能,都已经是用的最简单的办法了,所以增加的复杂度会小。

三、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张小龙说,视频号是一个人人都可创作的短内容平台。所以它是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就不能基于微信号来创作了。

他称,长期以来,微信的最大价值是每个人的微信ID。比如微信支付能很顺畅,因为钱包跟着个人ID走,这是非常自然的。就像你现在只拿身份证也能取钱一样。但这个ID是通讯和社交领域的,因此是私密的。因此,微信的用户并不能公开对非好友说话。即便评论了,别人也无法联系你。这对于社交领域当然没有问题。但对于公开领域,需要新的身份。而在一个产品里,承担两个身份,其实是很有挑战的。

而这个新的ID,还必须特别方便,不至于在各个场景里遇到身份的冲突。所以处理得不好,双ID会让系统变得非常复杂。比如你评论,就需要选择用哪个ID来评论。

但是这个ID的意义又特别大,一旦走出这一步,意味着微信不再局限于社交领域,而是进入到公开信息领域。

因此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号”。因为有了一个公开的号,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公开发声的身份。

对此,张小龙认为,公众号的那一个slogan照样可以用在视频号上,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其实你现在放在视频号上也是很适用的。

四、下一个十年是视频化表达时代

张小龙在演讲中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频化表达其实越来越成为普通人的习惯。来看几个数据,最近5年,用户每天发送的视频消息数量上升33倍,朋友圈视频发表数上升10倍。这时候,我们再思考短内容的时候,就会想,不应该基于短文字来做,而是应该基于视频化内容来做了。

视频化表达应该是下一个十年的内容领域的一个主题。虽然我们并不清楚,文字还是视频才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从个人表达,以及消费程度来说,时代正在往视频化表达方向发展。

五、表情是表达方式中的一个基本元素

张小龙谈到,说到表达方式的基本元素,这让我想起拍一拍。很多人会不喜欢被拍,还有很多人因为误触而拍错了人很尴尬。但仍然有1.2亿人设置了拍一拍的尾巴,每天几千万人在用拍一拍。拍一拍也是表达的一种基本元素,并且不同于其他所有方式,它是模拟人类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动作,用最简单的一个身体动作来完成了一次信息传递。有次内部开会我开玩笑说,未来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线上化,人们会怀念这种古老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方式的。

六、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

关于社交,张小龙一直认为,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状态,是用来给人看到的,最好还是给同类的人看到。所以这一次,我们基于简单的文字来组织状态这样一个功能。

他说,对于社交产品,因为它是群体互动来导致结果的,所以很难预料社交功能交给用户群体后的反应。但是,这样的尝试是应该的。因为,个人的状态表达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今天很郁闷”,你不会发朋友圈,也不会跟朋友专门去说,那么,总需要一个地方可以说的。

七、云端思维

张小龙在演讲中不断提到”云端“。

他认为未来的视频应该是一种结构化数据。它存在云端,有所有的创作者信息,有观众的互动信息,能够很方便的分享。

文字和视频等内容,存在的价值在于有人看到,也就是分享。而分享,如果还需要copy整个原始数据,是很落后的。分享应该只是一个链接的传递。

所以在6月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视频号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来,遇到一个问题,它应该长得像一个链接呢,还是像一个本地视频呢?其实是归类,它应该归类到文章链接,还是一个视频文件。我的答案是,云端化的结构化的视频,才是视频,本地的视频文件,反而是裸数据,是应该被淘汰的。所以你看到的朋友圈里的视频号的视频,和现在的本地视频的展现没什么区别。

关于长视频,我希望视频号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长视频,成为长视频的云端仓库。将来有一天,也许我们会提供一个检索或推荐入口,这样用户可以找到丰富的长视频内容。这个其实也是未来非常有想象力的。

我们的眼球都有一个摄像头实时传到云端,未来迟早会到那一步。

八、连接思维、简单思维

张小龙在公开课中称:微信十年,如果非要用两个词来描述微信,我想,一个是连接,一个是简单。

连接是很美的。因为世界的运行就是靠万事万物的连接而进行的。对产品来说,做连接,意味着做服务的底层设施,因为基于连接可以演变出来的结果是最丰富的。

很多的社交产品可能也做连接,但它止步于人,微信的连接范畴更大,公众号、小程序目标都是连接,连接人和内容、人和服务,包括微信支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货币的连接,视频号的目标也是连接。重心不是在做内容,而是在做底层的连接,这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提“去中心化“,因为连接和中心化是有些排斥的。

再说简单。张小龙用简单来作为美观,实用,合理,优雅的代名词。

简单是很美的。从一个物理公式到一个日常用品,往往是简单的是更好的。实现同样一个目标,有一千种方法,但只有最简单的方法是最美的。正是因为有一千种方法存在,所以要真正做到简单是很难的。

张小龙说,简单才会好用。特别是一个产品有十亿人在用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想,很多用户其实并不一定很在意产品是否简单。粗制滥造的产品,也可能照样会有很多人用的。但是我们还是会追求简单,因为总有部分人,会认同这种简单背后的美感。

免责声明

来源:文章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