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FriedirichLau

冷战期间的美苏争霸催生了许多在现在看起来十分奇特的武器设计,而其中的许多设计最终进入了实施阶段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在可能爆发武装冲突的压力之下,诸如苏联部署军用武装太空站的"金刚石计划";时速达3马赫的喷气式战斗机;核动力潜艇等等新式项目或者武器都被提上了日程,并对日后现代武器的设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互相角力带来的后果就是一大批新颖的设计或是由于不切实际,或是由于经费等现实因素而导致最终不得不画上句号。其中之一就是本文提到的苏联的地效艇建造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刚石计划是苏联建设军事侦察用太空站计划,上图为该计划于1974年6月25日发射的2号空间站OPS-2,它同普通的空间站不同的是上面安装了一门用来自卫或攻击的23mm速射炮

看到这个庞然大物的第一眼,人们可能会觉得这个庞然大物的翅膀不足以带来足够的飞行升力,抑或是即时可以飞行也是只能离开水面一定高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并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架飞机,但是被赋予船的功能,因此这是一艘奇怪的船!

其实,这个庞然大物的正式名称其实为"地效艇",这一概念源自于20世纪20年代的飞行员,他们发现当飞机贴地飞行的时候速度会有明显的提升,当固定翼飞机掠过硬质地面的时候,升力会提高,重力会减少。随后各国虽然都针对这一理论进行过研究,但是都没有坚持下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苏联专家罗斯迪斯拉夫.阿列克谢耶夫拿来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以期为载具提供更多的升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称为"里海怪物"的地效艇

严格意义上讲,由于可以获得留空时间,地效艇理应被划归至飞机一类,但是苏联政府却一直声称其为船只的一种。当时一共有两家设计局进行此类载具的设计,一个是以设计水上飞机著称的别里耶夫飞机设计局,另一个就是阿列克谢耶夫所在的,属于造船工业部的阿列克谢耶夫中央水翼船设计局。在时任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支持下,阿列克谢耶夫设计局的目标是建造一种大型的武装地效艇。历经数次有人/无人验证机的实验后,最终,一个重达550吨的大家伙最终建造完成并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就是被称为"Korabi Maket"的第一代地效艇。

▲罗斯迪斯拉夫.阿列克谢耶夫,苏联研制地效艇的先驱人物

当这种苏联人称为"船"的原型测试载具于1966年6月22日建造完成后,缩写为KM的地效艇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人飞机。它翼展达123英尺(37.5米),长302英尺(92米),在利用地效进行航行时仅能飞到离水面16-33英尺(4.9-10米)的高度。

经过秘密运输后,KM地效艇于1966年10月16日完成了首飞,进行首飞实验的正是阿列克谢耶夫本人和另一位名叫罗季诺夫的试飞员。首飞测试表明,在定速巡航过程中,飞机的时速可达430千米/小时,比当时任何水面艇都要快;而在10具大功率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动下,其最大时速可达650千米/小时,甚至有报道称一度可达740千米/小时。

▲1984年,美军KH-8间谍卫星捕捉到的苏联地效艇的照片

1967年美方的间谍卫星首次抓拍到了这种飞行器实验的照片,其短小的机翼和庞大的身躯一度令西方情报界为之迷惑。由于首次拍到的照片位于里海,加之身世成谜,随后这一飞行器就被冠以"里海怪物"的名号。而为了获取到有关它的更多信息,CIA一度希望通过"似鹰项目"(Project AQUILINE)研发间谍无人机前去刺探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KM作为研制基础,苏联随后于1975年再次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地效艇:"花尾鸽"(Lun-Class)级地效艇,这是一种兼具兵力投送和火力打击于一体的地效艇,不同于前作,花尾鸽级拥有8具MK-87式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同时其身长(242英尺,约73.8米)进一步缩小,但是翼展(144英尺,约43.9米)进一步伸长,同时拥有55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而花尾鸽级最为恐怖的一点是搭载了6枚P-270"白蛉"反舰导弹,这是苏联设计的一型专门对付美国航母的固体火箭冲压动力导弹,其稍短的射程可被地效艇高航速有效弥补,而这一点则令西方颇为忌惮。

▲在试射导弹的花尾鸽级地效艇

至此,苏联的地效艇研制工作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在时任国防部长的迪米特里.乌斯季诺夫的支持下,项目得到了继续发展的机会。而这也直接催生了A-90"小鹰"地效艇的诞生,这是一种中型、高速的军用突击登陆艇。与此同时,别里耶夫飞机设计局也研发出了一种垂直起降版本的地效艇VVA-14。

▲曾大力支持地效艇发展的时任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里耶夫设计局出品的另类地效艇

▲小鹰级地效艇

在当时,这种只能紧贴海面飞行的飞行器是一种十分新颖的想法,同时带来了诸多优势:以初代地效艇"里海怪物"为例,它高达700公里的时速比当时所有的水面舰艇都要快,而它紧贴海面飞行的特性使得它不会被声纳探测到,同时还不用担心水雷和鱼雷的攻击。而它宽大的机身还能运载诸如装甲车之类的重型装备及大批人员。同时借助海杂波的干扰,这种飞行期无需特殊涂层或者特定造型的外表就能轻易的躲避雷达的探测。同时,由于水体可以为地效艇提供一个较为平整且柔性的滑行平面,而如果这种效应用在陆地上就有可能产生颠簸或磕碰。因此在当时,苏军认为地效艇可以携带大量人员装备从海上对敌军发动突然袭击,利用高航速撕开对手的防线同时进行抢滩登陆,而艇上装载的重型导弹则可以对敌方大型水面舰艇或者陆基定点目标发动攻击。因此,虽然不能说地效艇是无坚不摧,但是它依旧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绘画作品:花尾鸽级地效艇正在发射反舰导弹

而这种载具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缺点:只能在海况较为平稳的时候使用,同时数台发动机的高功率运作也会使得发动机的油耗明显上升,加之飞机的贴地飞行不如在平流层飞行阻力那么小,因此地效艇的作战半径被明显缩短。与此同时,高速给地效艇也带来了操控性上的困难;小鹰级就曾在实验中出现过多次事故,而且地效艇的巡航速度仍不及常规的固定翼喷气式飞机,这使得这种贴海航行又缺乏有效自卫武器的庞然大物很容易就会成为空中"猎鹰"的靶子。

苏军曾经设想用上百架这种地效艇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集群进行突袭作战,但是这一切设想都随着苏联的日渐衰落而不得不终止,随着大力支持地效艇发展的乌斯季诺夫元帅去世后,其继任者索科洛夫当即砍掉了这个项目转而将有限的经费投入了新式核潜艇的研究中。这些现实因素都让地效艇最终成为了一代绝唱。其中,花尾鸽号一直被停放于俄罗斯卡斯皮斯科海军基地内,直至去年才被拖至位于杰尔宾特市的爱国者公园做永久展出。

▲或许这也是花尾鸽号的最后一次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