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非闇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中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家,他在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方面有着重大的成就。他是20世纪北方“京派”工笔花鸟画家,与南京的陈之佛并称为“南陈北于”。

于非闇1888年出生于北京,满族,生长在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家庭,父亲以教书为主,家里曾经办过私塾。他从小就对文学、书法、绘画感兴趣,可以说是源于家庭环境与长辈的影响。

于非闇1904年考中秀才,1908年进入满蒙高等学堂,1991年左右,30年代后,45岁的他开始学习工笔花鸟画。虽然学画甚晚,但由于他在23岁时就已经拜民间画师王润暄为师了,在王润暄的教导下,于非闇对颜料制作和花鸟虫鱼的饲养知识有了充分的把握,这为他的工笔花鸟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非闇早期学习工笔花鸟画走的是南宋赵子固和晚明陈洪绶的路子,在笔墨技法与绘画风格上刻苦模仿,从白描勾线到笔墨渲染几可乱真。此时的于非闇还很少涉及创作,主要还是以摹仿前人的作品为主,独创性不足。不过经过这样刻苦的一段时间后,于非闇的笔墨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十年代是他的创作中期,这时期的于非闇进行了大量的写生练习,加大对笔墨技巧的实践训练,能较娴熟地创造出更加自然生动的艺术形象了。他重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对表现对象进行大胆的艺术再创造,使得他的工笔花鸟画创作开始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50年代于非闇的创作高峰期,他更加注重面向生活,也更加强调默写的能力,对物象多观察、多用心体会,用笔能做到干脆利落,创作多采用兼工带写的形式,画面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出了不少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花鸟画的学习上,于非闇主要的参照对象是宋代的院体花鸟画。他曾经提到过在欣赏宋代花鸟画时,就如同能听到鸟儿的叫声,能闻到画中花儿的花香。

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多以珍禽瑞兽、奇花异草为主,创作题材丰富多样,各种花木杂卉达到200 多种。

由于是为皇家服务的,所以院体工笔花鸟画用笔劲挺,用色绚丽富贵,给人的感觉就是富有皇家气派,如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设色浓丽,有着皇家雍容富贵的气派,是此类艺术的代表作。

于非闇继承了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题材表现内容,题材内容也十分广泛,花卉禽鸟均有描绘,他通过对物象的细致观察与写生再加工,创作出自己笔下所特有的艺术形象。

于非闇尤其推崇宋徽宗赵佶的工笔花鸟画,他通过对宋代花鸟画的研习,吸取宋代院体画的精华,继承了其造型严谨、细致生动的优良传统。并总结古人绘画经验,发展了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写生精神,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宋代院体画是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是此后历代花鸟画家学习花鸟画的典范。于非闇专攻工笔花鸟画,更是将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力推到了极致。

他的工笔花鸟画造型严谨,形象生动传神,设色浓丽而又清新自然,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极富装饰意味。

于非闇一生经历了清末、民国与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他广益多师,借鉴与吸收多方面艺术元素。他的创作,给沉寂许久的传统工笔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使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散发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