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市政协委员、民盟九龙坡区委会主委刘建。 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重庆1月21日电(胡虹、姚於) “最近几年,人脸识别的新技术因为高效便捷而迅速走红,如今已在支付转账、实名登记、解锁解密、交通安检、门禁考勤等场景中广泛应用。”在2021重庆两会上,重庆市政协委员、民盟九龙坡区委会主委刘建带来《关于加大对人脸识别数据采集行为的规范和监管,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建议》提案,建议加强对公民信息安全的保护,防范安全风险。

“现在很多APP应用要求用户授权同意,甚至强制同意、默认同意采集人脸数据。还有很多小区,原有的指纹、门禁卡设备被取消,人脸识别成为居民出入小区的验证甚至是唯一的验证方式。”刘建表示,还有诸如动物园等公众活动场所,也在加速推广人脸识别技术,大量采集人脸数据。

“人脸数据如果因意外丢失(泄漏),其实比身份证丢失更可怕,因为人脸具有不可更换性,数据一旦泄露就是终身泄露,即便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成功,也难以恢复原状。”刘建表示,随着海量的人脸数据被收集,公民会成为“透明人”,人脸数据如果泄露,或许会和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一样,成为违法犯罪分子所利用的新手段。

“尽管《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一些APP也大都建立了要求用户授权同意的机制,但强制同意、默认同意等情况仍然存在。”刘建列举了案例说明,据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8年,就有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并制作相应的“换脸”视频,突破了某支付软件的人脸识别认证系统。

“鉴于目前社会大众对人脸数据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建议利用有关典型案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以谨慎的态度对待人脸数据的采集行为,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刘建介绍,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12月1日表决通过的《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规定,规定除政府有关部门外,要求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禁止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建议相关部门借鉴天津市的立法经验,出台有关规定规范人脸数据的采集等行为,加强对公民各类信息安全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