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是南宋第二位皇帝,被视为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1162年6月,宋孝宗从宋高宗手里继承了皇位。第二个月,他就以为岳飞平反为由头,逐渐起用被打压和贬谪的主战派大臣,给他们撑腰。宋孝宗致力于北伐中原,收复河山,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将领,提高了南宋军队的战斗力。为此,宋孝宗本人积极学习骑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人们说宋孝宗是一名“恢复之君”。

但是,要实现振兴南宋的大业,光有“恢复之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大批“恢复之臣”。宋孝宗一朝,有“恢复之臣”吗?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宋孝宗一朝的重臣们。

首先提到的应该是名气很大的张浚。

张浚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后代,位居南宋中兴名臣之列,官至丞相。张浚是进士出身,却投身军伍,参与指挥了多次重要军事行动,如平定禁军将领苗傅、刘正彦的叛乱,督促岳飞平定杨幺起义等,在将士中具有一定的威信。但是,张浚也打了不少败仗,特别是在富平之战、淮西军变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浚气量很小,因为与丞相赵鼎有矛盾,便千方百计诋毁他,并提拔了秦桧来代替赵鼎的位置。秦桧在位期间,打压以岳飞为代表的主战派,力主割地求和,使得朝野弥漫着投降主和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孝宗继位后,非常看重张浚这位硕果仅存的主战派元老,封为魏国公,都督江淮军马渡过淮河北伐。然而,张浚的军事指挥能力实在有限,宋军北伐只进行了一个月,就在符离之战中被金军打败。这一战,张浚志大才疏的本质暴露无遗,让宋孝宗大为失望。张浚的信心也被打掉了,变成了一个主和派。

显而易见,张浚远远称不上“恢复之臣”。

虞允文是岳飞被害后南宋崛起的一名后起之秀,与张浚一样,也是进士出身,属于书生带兵。虞允文带兵的成果,却远远好于张浚。

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亲自率领金军主力越过淮河,企图占领长江,彻底打败南宋。虞允文本是被朝廷派到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犒师,他见长江的防线出现漏洞,宋军斗志不高,便主动担起了重担,率领1万多宋军与15万金军决战,取得了采石之战的胜利。

应该说,宋孝宗看出了虞允文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任命他为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进入权力核心。不久,宋孝宗又派虞允文出任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宣抚使,在四川悉心经营,为北伐进行充分的准备。宋孝宗很清楚,北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前期工作。否则的话,符离之败将会再次重演。

宋孝宗的想法当然没有错,只是忘记了一点:虞允文在采石之战时就已经51岁了。出任四川宣抚使时,已经60多岁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虞允文行事越来越慎重。宋孝宗多次催促他北伐,他都以准备不够充分而拒绝。1174年,虞允文病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虞允文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恢复之臣”的功业。

与虞允文类似的还有吴璘。吴璘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在虞允文之下,长期镇守于川陕一带,前期抵抗西夏,后期抵抗金军,形如一道坚固的屏障,保护了天府之国四川的安危。遗憾的是,吴璘的年纪比虞允文还大,在1167年6月6日就病逝了。

当张浚、吴璘、虞允文等主战派将领老的老,退的退,朝廷就难免成为主和派的天下。宋孝宗所信任的宰相史浩、汤思退等人,长期把持朝政,主张与金国议和,不思北伐。放眼朝廷,哪有什么“恢复之臣”,个个都是“投降之臣”。

其实,就算宋孝宗拥有了类似于岳飞、韩世忠等英勇善战的“恢复之臣”,就能够北伐成功吗?未必。

宋孝宗在位期间,金国进入了金世宗时代。金世宗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勤于政事,在位29年,金国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史称“大定之治”。金世宗不但成功地抵御了宋军的多次进攻,还有出兵西夏、高丽,使得这两个国家臣服于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都注定了宋孝宗的北伐不可能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