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该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世界十大新闻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选出。据悉,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27次。

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科学研究启动

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随后,重达1731克的嫦娥五号样品移交中国科学院,正式开启月球样品与科学数据的应用和研究。

2、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6次飞行,此前发射的所有在轨卫星都已入网。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3、深潜再传捷报 我国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均取得新突破

2020年6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近海底自主航行探测和坐底作业,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填补了我国万米级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

2020年11月28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随“探索一号”科考船返航。此次“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4、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

2020年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在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果汇报视频会上透露,此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可燃冰。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的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世界纪录。

5、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

小麦赤霉病,有小麦“癌症”之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孔令让及其团队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且成功将其转移至小麦品种中,首次明确并验证了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不仅具有稳定的赤霉病抗性,而且具有广谱的解毒功能。相关研究成果2020年4月10日在线发表于《科学》。

6、科学家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使得我国成功达到量子计算研究的首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相关成果2020年12月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

7、科学家重现地球3亿多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

南京大学樊隽轩教授、沈树忠院士等自建大型数据库,自主研发人工智能算法,利用“天河二号”超算取得突破,获得了全球第一条高精度的古生代3亿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其分辨率较国际同类研究提高400倍。新曲线精确刻画出地质历史中多次重大生物灭绝和辐射事件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成果于2020年1月17日以研究长文形式发表于《科学》。

8、我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建成

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2020年12月4日在成都正式建成放电,标志我国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HL-2M将进一步加快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步伐。该项目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

9、科学家攻克20余年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秀雄、王兵发表的关于高维凯勒里奇流收敛性的论文,率先攻克了哈密尔顿—田猜想和偏零阶估计猜想——这些均为几何分析领域20余年来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相关成果于2020年11月初发表在《微分几何学杂志》上。据了解,论文篇幅超过120页,从投稿到正式发表耗时6年。

10、机器学习模拟上亿原子:中美团队获2020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2020年11月19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贾伟乐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张林峰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的应用成果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该成果通过高性能计算和机器学习将分子动力学极限提升了数个量级,达到了上亿原子的体系规模,同时仍保证了「从头算(ab initio)」的高精度,且模拟时间尺度较传统方法至少提高1000倍。

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科学界完成迄今最全面癌症基因组分析

2020年2月5日,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宣布,一个国际团队完成了迄今覆盖面最广泛的癌症全基因组分析。这个被称为“泛癌症计划”的项目由来自37个国家的1300多名科学家合作开展,旨在研究可导致癌症的变异基因,绘制出这些基因的全图谱,团队分析了38种不同类型肿瘤的2658个全基因组,为癌症研究获取了丰富的基因数据。

2、人造叶绿体研制成功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研究所和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2020年5月8日在《科学》上发文,他们通过将菠菜的“捕光器”与9种不同生物体的酶结合起来,制造了人造叶绿体。这种叶绿体可在细胞外工作、收集阳光,并利用由此产生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富含能量的分子。

3、人工智能首次成功解析蛋白质结构

生物学界最大的挑战之一——蛋白质三维结构解析如今有望被破解。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开发的深度学习程序AlphaFold能够精确预测其三维形状。2020年11月30日,在蛋白质预测结构挑战赛CASP上,AlphaFold将深度学习与张力控制算法结合,并应用于结构和遗传数据,该深度学习网络利用目前已知的17万种解析完毕的蛋白质进行了训练。

4、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变为甲烷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铜-铁基催化剂,可借助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这一方法是迄今最接近人造光合作用的方法。研究人员称,新催化剂如获进一步改良,将降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2020年1月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了这种新型催化剂。

5、脑-机接口技术助瘫痪男子重获触觉

2020年4月23日,美国巴泰尔科研中心和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在《细胞》上发文,他们成功利用脑—机接口(BCI)系统帮一位瘫痪患者恢复了手部触觉。这项技术能捕捉到人所无法感知的微弱神经信号,并通过发回受试者大脑的人工感觉反馈来增强这些信号,从而极大地优化受试者的运动功能。

6、科研人员绘出迄今最大三维宇宙结构图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20年7月20日报道,在对400多万个星系和蕴含巨大能量的超亮类星体进行分析后,国际斯隆数字巡天调查(SDSS)项目发布了迄今最大的宇宙三维(3D)结构图。绘出该图的是多国科研人员组成的“扩展重子振荡光谱巡天(eBOSS)”项目,它是世界最大星系巡天项目“斯隆数字巡天(SDSS)”的一部分。

7、美研究人员在超高压下实现室温超导

2020年10月16日,美国一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该团队在超高压下的一种氢化物材料中观察到室温超导现象。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将可实现零电阻的温度提高到了15摄氏度,这个效果在2670亿帕斯卡压力下的一个光化学合成三元含碳硫化氢系统中被观察到,这个压力约是典型胎压的100万倍,并且达到了实验中实现的最高压力值。

8、“基因魔剪”首次直接用于人体试验

据2020年3月初英国《自然》网站报道,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专家马克·彭勒斯与美国Editas Medicine公司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光明”(BRILLIANCE),将CRISPR-Cas9基因疗法直接用于人体,治疗遗传性眼病。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LCA10)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在最新试验中,这种基因编辑系统的组件将被编码于病毒基因组中,然后直接注入患者眼睛的近光感受器细胞内。

9、引力波探测器发现迄今最强黑洞合并事件

2020年9月2日,《物理评论快报》和《天体物理学期刊快报》分别上线文章,介绍了最大规模的黑洞合并事件。此次黑洞合并最早被发现于2019年5月21日,合并产生的引力波被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意大利室女座干涉仪(Virgo)探测到,合并事件被命名为GW190521。此次合并事件中,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是太阳的85倍和66倍,合并后形成的新黑洞质量接近150个太阳。

10、冷冻电镜技术突破原子分辨率障碍

如果想绘制出蛋白质最微小的部分,科学家通常需要使数百万个单个蛋白质分子排列成晶体,然后用X射线晶体学分析它们;或者快速冷冻蛋白质的副本,然后用电子轰击它们,这是一种低分辨率的方法,叫做冷冻电镜技术。在电子束技术、探测器和软件进一步的帮助下,来自英国和德国的两组研究人员将分辨率缩小到1.25埃或更小,这已经足以计算出单个原子的位置。相关论文于2020年10月21日发表在《自然》。

见习编辑:孙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