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外交部长王毅结束了对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的访问之旅。菲律宾是此次访问的收官之站。在结束收官之战之前,王毅外长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王外长对媒体表示:此次访菲是又一次交心之旅和合作之旅。南海问题是中菲之间绕不开的议题,但绝不是解不开的死结。中菲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双边关系曾历经风雨,但友好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海问题确实是中非之间的一个绕不开的一个议题。一方面,菲律宾还实际占领着本属于我国南沙群岛的几个重要岛礁如中业岛、南钥岛等,另一方面,在中菲南海仲裁案中,菲律宾“成功”地拿到了对其有利的仲裁裁决,从而似乎掌握了可以“要挟”和“敲诈”我国的“资本”。而后者,更关乎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局。中菲关系未来无论如何发展,都必须正视和直面这个议题。这个议题谈得如何,既关涉到中菲关系的发展,也关涉到南海的局势和中国在周边甚至全球所面临的态势。

从表面上看,南海仲裁裁决这个议题似乎是解不开的死结。一方面,这个案件是菲律宾单方面提交的,并且是在中国坚决反对的情形下提交的。正因为其完全不考虑中国的立场与意见,我国随后在决定采取“四不”立场。另一方面,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告生效,不能申诉,也没办法申请撤销,具有法律上的“既决力”。菲律宾现正手握这样一份裁决。毕竟,一份生效的且不可撤销的仲裁裁决,至少在菲律宾看来,就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七寸”。对菲律宾而言,他似乎掌握着主动。

但“死结”只是在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实际上,“死结不死”,其仍然具有解开的可能性,而且,解开这一“死结”的主动权利,还是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

怎么理解此话的含义?

其含义是指,对于中国而言,怎么样解开这个死结,主要取决于中国是否能有效化解仲裁裁决所带来的不利效果问题。

由于介入南海问题的国家越来越多,从表面来看,中国似乎处于“四面楚歌”之中,但从中国传统哲学来看,危机也可以解读为“危中有机”。只要能抓住相应的机会,危机自然就会消除。

而这样的机会,可能本身就存在于仲裁裁决之中。仲裁裁决所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我国在南海所划定的九段线或断续线的合法性问题,由于裁决宣告我国所划定的此条断续线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具有非法性,从而导致我国据以维护自身南海权益的最重要法律基础“丧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只是表象。真正的真相是:仲裁庭之所以作出上述裁决,是建立在其假定的前提之上的:仲裁庭认为,我国此前一直没有将此线宣告为主权或领土归属线,一旦中国这样宣告了,仲裁庭对与此有关的诉求是没有管辖权的;既然中国从来没有如此宣告,而且中国在公开发表的立场文件中也从来没有尝试去澄清此线的法律性质与地位,为了解决争端,仲裁庭就决定自己去解释这条线的法律性质和地位。正是在此意义上,仲裁庭经过解释之后,认为此线在任何程度上都与主权归属等无关,并最终宣告其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具有合法性。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仲裁裁决存在着固有的漏洞:其有关断续线的裁决是建立在仲裁庭单方面对此线的法律性质的解释基础之上的;一旦此基础被证明是错误的,仲裁裁决有关此部分的内容自然就无效。这实际上意味着,一旦中国能从主权归属的角度去界定此线的法律性质和地位,就“自然而然”地证明仲裁庭单方面的自我解释是错误的,其相关裁决是错误的。

因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一再强调,解开仲裁裁决这个“死结”的主动权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死结不死”。并不是菲律宾掌握着主动,相反,是我们自己掌握着南海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