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大运动观视域下有效应用“完整法”教学的研讨小结

1月14日19:30-21:00,“案例研析”栏目总第43期话题研讨在《中国学校体育》官方BBS论坛进行。本次研讨以水平五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为例,由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担任主持嘉宾,进行了大运动观视域下有效应用“完整法”教学的研讨活动。

在研讨中,参与者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了讨论:一是本期案例中“完整法”的应用是如何体现“大运动教学观”思想的?其与“分解法”有哪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二是该案例的课时计划中,改变传球动作练习的运动条件起到哪些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并说出理由。三是该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请对该案例提出优化建议。

教师们围绕话题提出了很多独立的见解,形成以下共识:任何运动技术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通常所认识的“技术”不应只是由动作顺序组成的“动作模型”,还应有时间、空间等动作概念。在排球运动中,传球技术是用传球的方式将球“调整”至相应运动场景中“合适”位置的过程。这要求学生在学习排球传球技术后,要达到根据排球的来球方向(空间位置)、速度(时间)、进攻队员位置和进攻需要空间,用传球的技术实现运动目的的能力。这种对排球运动文化的理解和对时间、空间等动作概念赋予,都是其大运动观思维的体现。

江苏吕存款认为:运动技能学习包括认知要素与运动要素,完整法实际还有一种理解就是认知要素与运动要素不分解的教学法。运动技能学习其中一种重要的要素是培养的预判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改变运动条件就是建立不同的运动情境,学生对这些情境的学练必然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为将来的用提供了迁移,也就是由学向用的迁移,教学越接近实战情境,正迁移率越大。广东任惠安认为:模拟任何场景都还要回到技术本身,运动技术的习得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还有在运动过程中的判断意识、战术思考、协同配合等,只有综合各种因素,习得的技能才是真本领。陕西丁一鸣认为:教学应遵照每一个动作或技术都要为运动特性服务的大运动观教学原则展开教学与训练,这样的教学才是将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原理用得合理的教学。浙江汪冀峰认为:运动学习时不能孤立地思考一个动作一个练习,而是应该探寻这个动作的价值对于教与学的贡献度,贡献度大就有意义,贡献度小则尽量避免。海南严娟认为:动作在运动项目中的应用一般是按照某种逻辑以组合的形式而展开的,其中单个动作是组合动作的基础,教学一般从单个动作开始,但此时的教学不能唯单个动作而展开,必须考虑其在组合动作中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才具有意义。宁夏柳传雄认为:按照课题要求接近运动特性的教学,是最佳教学。

通过讨论,教师们对体育教学中“完整法”概念的认识更加完善,认为技术教学应符合项目特征的要求,在设置教学条件时应根据学情和设定目标做全面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文字由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

付国超老师提供)

编辑:张雅娟

排版:于玮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