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ACE2受体结合域的肽,在小鼠体内成功抑制了新冠肺炎发展

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疗法,成功在小鼠身上预防新冠肺炎症状。这样研究于1月11日发表在《神经免疫药理学杂志》上,标题为“ACE-2-interacting Domain of SARS-CoV-2 (AIDS) Peptide Suppresses Inflammation to Reduce Fever and Protect Lungs and Heart in Mice: Implications for COVID-19 Therapy”(SARS-CoV-2上ACE-2受体结合域(AIDS)肽抑制了炎症,减轻小鼠发热并保护肺和心脏:COVID-19治疗的意义),通讯作者为拉什大学神经学教授帕罕(Kalipada Pahan)。

中国疾控中心已启动新冠变异毒株国家保藏与共享工作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1 月 19 日发布的消息,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已经启动由广东省疾控中心分离的 501Y.V2 南非突变株(以下简称突变株)国家保藏与共享工作。通过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与广东省疾控中心密切合作,经复核,并给予国家保藏唯一标号 NPRC 2.062100001 入库后,中国疾控中心随即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相关科研单位,以及国家病毒资源库、国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库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享毒株。相关单位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突变株,为迅速启动全国科研联合攻关,评价现有诊断试剂、疫苗研发、动物模型,并为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可能性提供了支撑。

《自然》呼吁制定新冠病毒突变株的新命名准则,避免地域污名化风险

1 月 19 日,《自然》发表社论称,世界迫切地需要一个单一的新冠病毒变种命名系统。1 月 12 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有关新冠病毒变种命名准则的会议。由于目前尚未达成一致的命名系统,对各种变种的命名十分混乱。社论提到,曾经常用的,将病毒性疾病与其首次爆发的地貌、地区、人民或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命名法(如“中东呼吸道综合征”或“寨卡病毒”)会带来将该地污名化的后果,因此世卫组织在 6 年前提出准则,终止了这一做法。然而,缺乏约定俗成命名系统的现状会妨碍命名的一致性,这对流行病学家等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阻碍。据称,鉴于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新冠病毒变种,世卫组织正在与研究人员合作,尽快商定一个更有意义和通用的命名系统。

西奈山医院: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更好预测新冠患者病情发展

西奈山医院发明了一种叫做“联合学习”的机器学习技术,用来更好地预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这项研究发表在1月18日的《医学互联网研究-医学信息学》杂志上,研究通讯作者为西奈山伊坎医学院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助理教授格里克斯伯格(Benjamin Glicksberg)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首个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获批,针对 β 地中海贫血治疗

1 月 18 日,博雅辑因(Edigene)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已经批准其针对输血依赖型 β 地中海贫血的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疗法产品 ET-01 的临床试验申请,这也是国内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的基因编辑疗法产品和造血干细胞产品。

脑细胞网络能为神经元提供能量

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在丘脑中,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和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会形成巨大的耦合网络,这些神经胶质网络对于神经元的能量供应至关重要。此外,少突胶质细胞会协助星形胶质细胞将代谢物向突触后转移。这个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大脑中信号处理所涉及的过程,也可能为少突胶质细胞功能障碍所致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这项研究于 1 月 19 日发表在《细胞报告》上。

NOTCH3基因突变会导致65岁后中风风险升高

盖辛格医疗中心的一项研究,成功找到了和中风有关的遗传学因素。NOTCH3基因的变异,增加了中风风险。研究于去年11月9日发表在《中风》杂志上,文章标题为“Cysteine-Altering NOTCH3 Variants Are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NOTCH3基因的半胱氨酸突变是老年人中风的危险因素),通讯作者为血管神经学家赞德(Ramin Zand)和奥伯斯坦因(Saskia A.J. Lesnik Oberstein)。

马耳他岛渐冻症患者不存在常见的基因突变

一项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进行的研究,出现了惊人的结果。科学家发现,这里的渐冻症(ALS)患者和其他地方的患者,在关键DNA上有巨大差异。研究于1月7日发表在《自然》旗下刊物《欧洲人类遗传学杂志》上,通讯作者为马耳他大学高级讲师考奇(Ruben J. Cauchi),文章标题为“Genetic analysis of ALS cases in the isolated island population of Malta”(马耳他孤岛上的ALS病例人群遗传分析)。

躯体感觉皮层中存在空间定位系统

在一项发表于《细胞研究》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对觅食小鼠的主要躯体感觉皮层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了在躯体感觉皮层中存在各种表征空间信息的导航系统(navigation system)。研究发现,小鼠的躯体感觉皮层神经活动类似于感知躯体空间位置的海马体-内嗅皮层网络。其中的位置细胞(place cell),头方向性细胞(head-direction cell),边界/边界向量细胞(boundary/boundary vector cell),网格细胞(grid cell)和联合细胞(conjunctive cell)等,都与海马体-内嗅皮层网络中表征空间信息的经典空间定位细胞相似。鉴于海马体-内嗅皮层和躯体感觉皮层之间的直接连接较少,这两种空间定位系统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用蛋黄模拟脑震荡

摇蛋器无需破坏鸡蛋外壳就能破坏蛋黄的完整性,而在大多数脑震荡中,颅骨同样没有遭到破坏。科学家从中获得灵感,并在发表于《流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用鸡蛋模拟脑震荡。他们将蛋黄和蛋清放到一个坚硬的透明容器中,并从1米高度下放下1.7千克的重锤来研究平移冲击,并用最高每秒64转的电机研究旋转冲击。结果表明,旋转冲击对蛋黄造成的影响明显大于平移冲击。他们后续计划将实验数据和脑震荡患者数据进行比较,这有助于对脑震荡机制的研究,并对其做出更有效的防护。

艰难梭菌利用炎症获得生存优势

生长在肠道的艰难梭菌(C. difficile)会产生TcdA和TcdB两种毒素,从而导致宿主肠道发生炎症和损伤。据新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在体外和小鼠试验中,对比了普通的和经过基因编辑后无法产生毒素的艰难梭菌的生长,发现相比之下,正常产生毒素的艰难梭菌造成的宿主炎症较为严重。基因分析表明,艰难梭菌在炎症环境中能更多地表达与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进一步加剧炎症,形成恶性循环。并且,体外试验表明,艰难梭菌的毒素会损害肠道细胞,并将细胞中的胶原蛋白分解为氨基酸,促进其自身生长。这种炎症反应还能抑制其他肠道菌的生长,使得艰难梭菌的竞争对手进一步减少。

大麻二酚有效杀灭耐药性细菌,可用于新型抗生素

一项发表于《通讯-生物》的研究成果显示,合成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首次被证明可以杀死导致淋病、脑膜炎和军团病的细菌。该研究由昆士兰大学和Botanix制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研究人员表示,这是CBD首次被证明可以杀死某些类型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这些细菌有一层额外的外膜,这是一道额外的防线,让抗生素难以渗透。

用麦秆制成新型可生物降解聚氨酯泡沫

最近,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UNC)的研究小组使用麦秆为基础来制造聚氨酯泡沫,为其提供了新的用途。这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聚合物》(Polymers)上。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用50%的蓖麻油代替小麦秸秆,其结果提供了与使用石油的传统制造工艺非常相似的特性。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新材料比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拥有更高的生物降解性,这意味着这种材料分解所需的时间更短。

受“藕断丝连”启发 科学家制出新型仿生手术缝线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基于“藕断丝连”这一自然现象,深入探究了莲丝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并受此启发研制出了一种可用于手术缝线的仿莲丝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纤维。相关研究成果1月5日发表在《纳米通信》上。

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新型汽车电池诞生

据一项发表于《自然·能源》的研究,科学家开发了一款磷酸铁锂电池,它充电10分钟后,续航里程可达约402公里,总行驶里程可达近322万公里。这款电池为自发热电池,能快速加热到华氏140度(60℃)进行充电和放电。当阴极(磷酸铁锂)一端使用薄镍箔并连接到负极,另一端延伸到电池外形成第三个端子。当电子流动时,电阻加热(resistance heating)会迅速加热镍箔,并加热电池内部。当电池内部温度达到60℃,开关就会打开,电池就可以进行快速充电或放电。此外,电池在加热时提供40千瓦时和300千瓦的电力,使电动汽车在3秒内从0加速到95公里每小时。

我国无人机量子组网研究取得新突破

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将两架无人机编组,通过光学中继,在相距 1 千米的两个地面站之间实现了纠缠光子分发,显示出多节点移动量子组网的可行性,标志着量子网络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论文通讯作者之一谢臻达表示,新成果证明了移动量子组网的可行性,希望未来可以用高空巡航无人机建立距离 300 公里以上的量子链路,低成本的小型无人机负责城市和农村的小范围量子通信,充分利用无人机编组的灵活性,搭建移动量子网络。

研究者还原了恐龙的泄殖腔:外缘富含黑色素,可能分布有麝香腺

近日,一组英美学者共同重构了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泄殖腔与开口区域的三维构造,并将这一区域与现存的脊椎动物——鳄亚科(Crocodylinae)和短吻鳄科(Alligator)进行了对比。相关论文发表于 1 月 19 日发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人员发现,鹦鹉嘴龙的泄殖腔富含黑色素,其功能可能是用来呈现并展示视觉信号的,类似狒狒的屁股与某些蝾螈的泄殖腔开口。他们推测这一区域还有可能像现存鳄鱼一样分布有麝香腺。这类腺体可以用来传递嗅觉信号。研究者曾对这批化石标本进行过描述,并且提到了标本中完好的保存着泄殖腔以及相关区域,但作者在新论文中表示,之前的研究对泄殖腔细节上的重构是错误的。

白垩纪的发光甲虫

在一项刊登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的研究中,科学家在缅甸北部的一块琥珀中发现了一种叩甲总科(Elateroidea)甲虫的雄性成虫。大部分叩甲总科的物种都属于萤类(lampyroid),而该类昆虫的腹部较柔软,很难保存为化石。本次发现的甲虫开创了一个新的叩甲总科下属科:白垩光萤科(Cretophengodidae)。该白垩光萤科甲虫腹部的发光器官表明,它们在约一亿年前(白垩纪中期)就演化出了发光功能。鉴于蚂蚁、青蛙、早期鸟类等叩甲科昆虫的潜在猎食者都发生了辐射演化,科学家认为,叩甲科昆虫的发光能力最初的演化是为了自我保护。

俯冲或源于矿物颗粒间的挤压

俯冲(subduction)通常指一块地质板块隐没于另一板块的下方,进而沉入地幔。俯冲是板块漂移学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科学家一直未阐明其成因。一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新研究表示,大洋板块边界上的矿物颗粒之间会因板块压力而挤压,混合并下沉。在亿年尺度上,这个过程会弱化大洋板块的边界,使其更易受垂直剪力和弯曲的影响,因而在与大陆板块碰撞时,更容易发生俯冲。这也就意味着,板块俯冲的根本起因或许是矿物颗粒之间的挤压。

NASA 首次观测到太阳羽流的细节,有助于探索太阳风的形成

据美国航天局(NASA)的消息,一项新研究将 NASA 的观测数据与尖端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首次观察到了太阳羽流的细小结构。该研究显示,太阳羽流是由许多细丝状子结构组成,这些细小结构承担了大部分的羽流发射(plume emission),并且这些细小结构可能是太阳风扰动的主要驱动因素。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太阳大气如何转变为太阳风这个问题。相关成果于 1 月 20 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

发现迄今最早的超大质量黑洞和类星体

近日一项发表于《天文物理期刊》的研究显示,人类发现了宇宙中最早的超大质量黑洞和类星体。在论文中,该研究团队宣布发现了类星体J0313-1806,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远的类星体。这颗完全形成的遥远类星体出现在130亿年前,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类星体,为天文学家提供了早期宇宙中巨大星系的形成过程。

冒名顶替入学的法律责任将被明确:撤销学位、开除公职

1 月 20 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教育法修正草案,拟进一步明确冒名顶替入学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通过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等欺骗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学资格顶替入学的,或将被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至三年;已取得学位学历证书的将被撤销;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将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生物学家被任命为美国首位部长级科学顾问

日前,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宣布选择一位研究政策专家担任总统科学顾问和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主任。这个熟悉的面孔是现年63岁的埃里克·兰德,他是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管理的博德研究所的主席和创始董事。作为一名数学家出身的分子生物学家,兰德在前总统奥巴马的领导下担任了8年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联席主席,并与后者的科学顾问John Holdren密切合作,同时与拜登进行了互动。

新气体检测芯片研制成功,体积小灵敏度高

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TUT)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使用半导体微加工的检测芯片,可以在室温下检测呼出气体中挥发性气体的浓度。在可柔性变形的纳米片上装载有聚合物,当气体被吸收时会膨胀和收缩。通过测量目标气体被吸收时发生的变形量,从而提高气体检测灵敏度。该芯片只有几平方毫米大小,采用半导体微加工技术,有望制成物联网气体传感器用于远程医疗,可以很方便地在家中进行呼吸测试。

全球专家学者联合发布全球海洋变暖“2020年度报告”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基于全球海洋观测数据,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1月2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传来喜讯:由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共建单位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3个研究单位20位科学家(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Prof. M. Mann、AAAS/AGU/AMS会士Prof. K. Trenberth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布了国际第一份涵盖2020整年的全球海洋环境(温度和盐度)变化研究报告。新的研究指出:2020年海洋升温持续——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时,报告还指出:海洋“咸变咸,淡变淡”的盐度变化态势加剧,海水垂向层化持续加强。

“深海一号”能源站交付启航 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

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山东烟台交付启航。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这一最新海洋工程重大装备,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了13项国内首创技术,被誉为迄今我国相关领域技术集大成之作。

天通一号03星发射成功 中国航天迎来2021年开门红

北京时间1月20日0时2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发射迎来2021年开门红。

国内首艘500千伏海底电缆运维船交付使用

由南方电网公司自主建造的海底电缆综合运维船“南电监查01”19日在海口交付使用,这是国内首艘具备对500千伏海底电缆进行高速巡航和低速定位检测的海缆运维船,填补了国内海缆运维检测方面的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