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此战之中,清军阵亡了24600多人,有1790余人被日军俘虏。这些俘虏有的被残忍杀害,有的被就地看押,有的被送往日本。那么这些被送样日本的俘虏有些怎样的遭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为了跻身西方“文明国家”,日本“善待”了被押送到本土的清军俘虏。

1894年9月,1.5万清军和1.6万日军在朝鲜平壤爆发大战。清军将领叶志超先是指挥失误,使得清军处于劣势,而后为了保住小命,竟然丢下大军狂奔500里逃回了清朝境内,致使清军惨败,683人沦为俘虏,其中608人被押送到日本本土,其余人中途因为各种原因死亡。

清军俘虏们被押送到日本之后,并没有被拉去做苦力,而是得到了“人性化”的待遇:

  • 1、日本将清军战俘分为将校、士官、兵卒三个等级来安排伙食,将校24钱、士官18钱、兵卒16钱。
  • 2、战俘中的伤员由日本赤十字社和陆军预备医院负责救治。若有死亡者,将给予军人的待遇,和日本阵亡的士兵安葬在一起。
  • 3、允许清军战俘和家人通信,书信往来的渠道由日方提供,不过信件要经过检查,确保对日方无害。

这三条可以说既解决了战俘们的生存问题,又给了他们面子。为啥日军对战俘们这么好?是转了性子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善待”战俘,是为了应对西方记者的表面文章,暴行依旧存在。

1894年7月16日,日本对清朝宣战刚半个月,英国终于同意在五年后放弃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有了这个先例,其他西方国家也会同意撤回。在这个时期,日本特别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为了利益,防止被西方国家抓到把柄,使得之前的谈判成果落空。

当时日本已经加入了国际红十字会,必须要按照国际惯例,优待俘虏,倡导人权,优待俘虏,不过他们都是做给西方媒体看的。

608名清军俘虏被送到日本之后,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有西方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待遇还都不错。他们不用劳动,每天都能吃饱穿暖,待遇比当初在清军服役的时候还要好。这一切都被日本媒体大肆报道:清军战俘受到如此待遇,非常吃惊,纷纷合掌作揖致谢。这一切都别记者们展示给了国际媒体,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而清朝由于不懂一些国际惯例,反而许多做法收到了国际上的谴责,即便清朝是被侵略的一方,而日本是侵略者。

事实上,除了展示给媒体看的,当时日军依旧是以暴行居多。清军战俘被送往日本的时候全部都是赤身裸体,双手被绑得结结实实,600余人被关押在一个小舱室里面,人挤着人,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吃的也只有烂青菜和萝卜,或者残羹剩汁,闻起来不知道是腐烂的味道还是地上污物的味道,战俘们就这样熬了好几个月。

除此之外,日本还在平壤之战后枪杀了600多名清军俘虏。在旅顺,又残杀了900多名清军俘虏。可以说杀死的战俘比押送本土的多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他们不是英雄?俘虏回国后,普遍受到唾弃。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日双方交换俘虏,清朝交给日本11名俘虏,日本交给清朝1500余名俘虏。日本的俘虏回国之后被奉为英雄,而清朝的俘虏回国后受到朝廷和百姓的唾弃。

首先,清政府将回国的俘虏们就地解职,直接打发回家了,并且没有发放一文钱的遣散费。

清军将领谭清远在平壤之战中奋勇杀敌,伤重被俘。但是他一回到清朝之后却被革职查办了,他在户部的档案也被抹去了,绝了他的前途。而那个在平壤之战中狂奔500里逃跑的叶志超却因为李鸿章的关系,最后只是去职回乡,比浴血奋战的谭清远待遇还要好。

俘虏们虽然曾经浴血奋战,但是回到家乡却遭到了乡亲们的白眼,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离开。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古人诚不欺我,当清朝的兵真的是太苦太难了。

而被放回日本的那11名战俘,有人还因此战中的功劳升迁了,相比之下,军人待遇的天差地别,或许也是日军战斗力远胜清军的原因之一,因为日军打起仗来顾虑更少一些。

直到今天,日本大阪还有当年清军战俘的坟墓,他们墓碑都是朝着西方,那是中国所在的方向,墓碑上的职位已经被划去,只留姓名,因此墓主人的具体身份已经不得而知,但我相信这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清军士兵都是一些很爱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