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李晓喻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中国经济指标又多了一个。

商务部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9999.8亿元人民币,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逼近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速高达6.2%,比2019年水平还高。

用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的话说,中国吸引外资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的“三提升”。

在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因疫情锐减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在难得。

奥秘在哪?

还记得疫情暴发之初,中国吸收外资额一度缩水10%以上,“外资纷纷撤离中国”“中国经济地位不保”等论调不绝于耳。如今成功“逆袭”,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却是必然。

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经济复苏进度领跑全球,在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几十年罕见大衰退时成为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很多深受疫情冲击的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就成了助其尽快摆脱困境的理想选择。

商务部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在华外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利润实现增长或持平,超过90%企业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或谨慎乐观态度。

“我们对中国经济、市场可持续性和高潜力的发展抱有充分的信心,这种信心在疫情过程中得到了加强。”采埃孚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沃尔瀚宁·施艾德表示。

星巴克总裁、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也说,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全面、精准,率先基本掐断了境内病毒传播。因此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复苏进展“非常顺利”。因此,星巴克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

除了在当地市场是否有利可图,营商环境好不好也是影响外企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在不少国家纷纷出台贸易投资保护政策时,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改善营商环境,并为外企复工复产提供帮助,也让外企坚定了投资中国的信心。

目前,中国全国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缩短到33条,自贸试验区缩短到30条;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则不断增加,2020年新版比上一版增加了127条。一减一增之间,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清晰可见。

此外,中国还全面取消了商务领域外资企业审批备案,外企投资更加便利;出台外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规定外企可以投诉中国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当行政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此打击报复,对外企权益的保护力度更大。

“我们已经享受到了和中国企业同等的待遇,这增强了我们持续在华投资的信心。”路易达孚北亚区首席执行官陈嘉渊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说。

通用电气(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也称,中国政府针对性地帮助包括GE在内的外企解决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极大降低了疫情对GE在华业务的影响。早在去年3月初,包括武汉在内的GE所有在华工厂及办公地点就已恢复正常运营。

2021更牛?

展望2021年,尽管疫情走势和世界经济复苏程度还有诸多不确定性,但考虑到种种有利条件,中国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料将进一步增强。

一方面,在2020年中国GDP同比增2.3%后,不少经济学家近期都预测,今年主要经济体表现会持续分化,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以上,继续跑赢其他国家。

去年,中国消费品进口占进口额比重已超过10%。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使中国国内市场越发壮大,这都为中国吸收外资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今年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会继续加大力度,对外企的“磁力”也将因此上升。

宗长青透露,下一步将做好五方面工作: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更多优质外部要素资源参与国内大循环;

——持续创新产业链招商引资方式,推动国际国内产业链对接融合;

——持续提升开放平台水平,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联接点、支撑点;

——持续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外资企业稳健运营;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外资参与“双循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仔细研究这些措施,每一项都意味着外企来华投资的不必要限制会更少,可享受的便利和支持更多。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经过疫情,中国市场庞大、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稳定、经济韧性强等竞争优势充分凸显,实力和影响力也在疫情中被放大。在此情况下,中国吸引外资高增长不会是短期现象,而将成为长期趋势。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陈昊星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