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耀眼古诗词文化中,有慷慨激昂的唐诗,有温柔婉约的宋词,更别说中华民族诗歌开端的《诗经》了。

古人在吟咏诵读的过程中,找到内心的满足。在诗歌这些灿烂的明珠中,骆宾王的《咏鹅》,是每个人儿时最想学的一首诗。湖南一位老农,名叫危勇,他就模仿《咏鹅》创作了一首《咏鸡》,还获得了国家级文学奖。

《咏鹅》最大特点就是生动形象

传说《咏鹅》作者骆宾王从小就是一个神童,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早逝,母亲也改嫁了,年幼失怙的他只能跟随着族中的长辈生活,过着漂泊贫寒的日子。

有一次族中来了客人,听闻骆宾王"神童"的名号,便有心考考他,客人指着池塘里的一群白鹅,让骆宾王作一首关于鹅的诗。骆宾王望着池塘里的白鹅,稍作沉吟,便吟出了日后流芳百世,深受儿童喜爱的千古名诗《咏鹅》。

其实以成人的眼光来看,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涵义或者哲理。但妙就妙在,骆宾王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白鹅水中嬉戏的画面。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鹅优雅细长的脖颈曲向天空,仿佛是在吟唱。"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人有鲜明的视觉感受,而"浮"和"拨"二字,更是点睛之笔,让白鹅的动作活灵活现。就这样,骆宾王的《咏鹅》传诵了千年。

朴实老农作诗致敬经典

《咏鹅》千百年来被孩子们吟诵,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是很多人学的第一首诗,也是启蒙诗。对于湖南湘阴鹤龙湖镇的一位老农来说,这首诗也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意义,这位老农叫做危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危勇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如今已经是古稀之年了。在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并没有机会得到很高的教育,匆匆读个几年,勉强认识点字,就开始帮家里务农,或者到镇上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了。但是危勇始终对文学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危勇会在农闲时,看一些书,自学一些写作、写诗的技巧,也会尝试着写出来。可这受到了家人和村民的笑话,认为他就是一个农民,还装什么知识分子呢?危勇面对大家的嘲讽,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继续热爱着文学,热爱着古诗。

就这么过了大半个辈子,但是他对诗词的爱好从来都没有变过。2016年,湖南举办了第二届的"农民文学奖"比赛,还有万元奖金,诚挚邀请湖南喜爱文学的农民们参加。

危勇爱了古诗大半辈子,现在有一个获得荣誉的机会,他高兴极了。

危勇想要去参加比赛,但是家人都不看好他,一个连初中文凭都没有的人,能做出什么好事来?还想获奖?简直是天方夜谭啊!这时的危勇没有管他人的说法,开始一心扑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上。

一开始危勇并没有想好作什么诗,他冥思苦想了很久,都没有灵感。为了不耽误家里的农活,他只能一边干活一边想自己的诗。

有一天危勇在喂鸡的时候,看到自家的鸡叽叽喳喳地吃着稻谷,母鸡在梳理自己的羽毛,公鸡则站在高处喔喔地叫着。突然灵感就像一条闪电,快速闪过危勇的脑海!他想起了小时候学的一首诗。

危勇刚上学的时候,老师教了一首诗,因为非常贴近自己的乡村生活,危勇很喜欢。这首诗就是《咏鹅》,危勇小时候一边放鹅,一边吟诵这首诗,那种怡然自得的惬意感,他至今难忘。

于是,危勇打算致敬经典,根据《咏鹅》作一首诗,来描绘乡村生活中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家禽——鸡,诗名他也起好了,就叫《咏鸡》。

危勇细心观察鸡的姿态和习性,用多年养鸡的经验,作出了一首诗:"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咏鸡》斩获农民文学奖

危勇将这首诗拿去参加了农民文学奖比赛,经过评委会的点评,《咏鸡》获得了第一名,获得了万元奖金。

评委会的专家们是这么点评危勇的《咏鸡》的:《咏鸡》短短18字,将鸡的形态和习性描绘出来,"呼"对应"唤","三更"对"五鼓","皓月"对"晨曦",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符合唐诗格式和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一出,危勇的家人都震惊了,没想到他真的作出诗来了,还获得了奖。危勇一下子就成为了乡镇的红人,大家都知道龙湖镇有个老农作诗获了奖,也是文化人呢。

不过,危勇《咏鸡》获奖的消息在网上传出后,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网友认为,危勇是抄袭了骆宾王的《咏鹅》,不仅开头改成了"鸡鸡鸡",而且字数一样,格式也差不多。

认为《咏鸡》没有《咏鹅》有美感、诗意,质疑农民文学奖的含金量。

但农民文学奖评委会的主席,青年文学作家张一一依然力排众议,把这个奖颁给危勇。他认为,农民文学奖比赛的创办,是为了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作热情,希望他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以身边的事物进行创作,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是一种朴实接地气的价值体现,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我们不能因为农民的知识水平和艺术水准,对他的作品太过苛刻,他能够借鉴经典文学,融会贯通作出接地气的诗,是件好事。

危勇在获奖之后也表示,自己会继续留心身边的小事,坚持热爱文学的心,给大家创作出更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了,如何获取前人的知识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是我们每个热爱文学的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热爱生活,阳光积极向上,就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为文学创作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