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阅读《侯卫东官场笔记》,是在10多年前,通过网络偶尔看了几部,当时的感觉就是:侯卫东这个人太幸运了,无论在什么地方,总能遇到赏识他的人,提拔他的人,这种成功之道,没有可复制性。

10年的时间里,我还是原来的我,经过了一些的事情,心态开始变得坦然,近来由于工作的不顺,我想到了这部小说。重新阅读,忽然发现,10多年前我没有认真的阅读,更没有能研究一番,如果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能通过侯卫东的经历,找到那么的官场禁忌和升迁之道,现在的我也可能有另外一番境况,不谈官场,把那些与我自己不相关的事情撇开,认真地阅读这部小说,这10年来,我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官场小说,更是一个励志故事。

这是我决定认真阅读这部书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身处体制,可以从小说中找到自己,这就是一部官场的镜子。

读完了小说的第3部,我认为这是一部情节小说,阅读门槛很低,我们可以抱着官场猎奇的心态来阅读,体制中的人更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无论升迁顺利者,还是被动的成为了单位中的“老板凳”,在小说中,大多可以对号入座,更重要的是,小说指出了每种人不同的原因,让人信服,这样做,在无形中增添了这部书的亲和力,这也形成了这本书最大的看点。

同为公开招考的第一批学生,任林渡和侯卫东就是两种不同的境遇,任林渡在侯卫东不如意的时候,已经当上了团委书记,情况比侯卫东要好,后来的发展不如侯卫东,小说里总结了一个原因,就是嘴快。

心里藏不住话,显得轻浮,不稳重,这当然不是大将之风,更重要的是,把领导还在构思当中的秘密传了出去,这显然会对工作产生影响,所以,社交场合挥洒自如,却不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尽管后来任林渡也成为了县处级干部,却不是小说里认可的官,而仅仅是一个高级的吏。

至于小说中出场的各个老板凳,具体而言就是那些没有升职欲望,也无法得到提拔的人,在单位里混着日子,做事推诿,得过且过,也都有这样和那样的原因,这些人得不到领导的重用,也都是合情合理的。

这面镜子,可以看到自己,能有多大的成绩,也基本上能从中提取出来。

按照小说的总结,一个可能会得到提拔的人,要有三分能力,有三分关系,还得有三分机遇。

侯卫东从分配到上青林开始,想做的就是一件事,要做政绩,想方设法的把路修好,甚至动用了他母亲的存款,这就是政绩,因为有这条路,他得到了一帮村干部的认可,也因为有这条路,他得到了县委书记祝焱的赏识,找到了秘书这条非常快速的升迁之道。

秘书这个岗位,能够近距离的接触领导,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快的。

侯卫东跟着祝焱处理事务,得到了工作方法,跟着祝焱拜年拉关系,学会了建立关系网,在领导身边,成长很快,小说的第八部里,祝焱看到侯卫东联系上了省委书记的秘书赵东,就评价说,侯卫东非常上道。

就这样,侯卫东工作当中有成绩,当田坎干部时,修了一条几代上青林人都想修的路,当开发区主任时,规划和招商并行,打造了全省排第四的开发区,在县委书记的任上,推进了全省最难的矿山整治工作,打通了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扫黑除恶,还老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些就是他的三分能力。

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了自己的关系网,在青林镇工作时,他与管交通的副县长,县交通局的领导和技术员都有联系,这是他石场生意兴隆的原因,在益阳县委当秘书时,成为了县委书记的铁杆下属,以后,一直都以部下自居,帮助祝焱处理了不少的私事,以祝焱为起点,侯卫东后来认识了周昌全,同时,还积极的帮人,把曾经的秘书杜兵推荐到省委组织部工作,这样就建立了非常密实的一个关系网。这三分关系,让侯卫东非常受益。

至于三分机遇,对侯卫东来说,就非常巧了。当上青林镇副镇长时,是跳票,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时,是去救火,以后的每一次被排挤,他都能把坏事变成好事,重新寻找到更高的关系,职务不降反升。

有这些作为参照,小说中的杨柳等人,也觉得心平气和,何况小说之外的我们。

这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摆在自己的位置。

二 摆在位置之后,要想有所发展,侯卫东就是一个励志的榜样。

读书时混得不错,是学生会的干部,还抱得美人归,这些都不是我所羡慕的,他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在上青林当田坎干部的时候。

第一,坚定不移的爱情选择。假如我是他,在被发配到那个荒僻的地方之后,大多会放弃爱情,感到无出头之日的时候,就选择一个当地农民结婚,这一辈子在抱怨之中度过,寄期望于子女。在他的工作岗位,正好有一位做饭的临时工,这个选择也是不错的。但是,侯卫东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仍旧立下了三年之约,他没有选择放弃,这就是一个事业成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第二,随时随地虚心学习。自我膨胀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在我身边,就有很多人成为领导的秘书之后,仿佛他就是领导,被旁边的人吹捧一番之后,就飘飘然,和很多领导都称兄道弟。侯卫东非常重视在领导身边学习,从生活的细节,到察言观色,甚至到后来,学会了像领导一样去分析问题,揣度别人的想法,接触的人越高级,他也就越厉害,待人处事越来越有分寸,自然,官也就越来越大。

第三,马上行动,不拖沓。找不了事做,就修路,这让我想到了《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他们的励志故事都是从修路开始的,相比而言,侯卫东修路更难,光是设计图就需要他十多年的工资总额,工程量更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但是,他知道信息之后,马上就去做,想方设法的拿到了设计图,动员几个村的老百姓投工投劳,硬是把路修出来了。选定的事情,不拖沓,马上就行动,这在他当了副镇长,当了县委书记,甚至副市长之后,都是这样做的,抓住机遇,马上就做,对事情而言,成效立竿见影,对提拔而言,升迁不再被动,他的这种性格给了他一个很美好的前途。

我现在开始学习写作,他的这些精神对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要坚定对写作的热爱。写作之路肯定不容易,同时,写书评,写故事文,写杂志文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向,要写什么,朝哪一个方向发展,这是必须要考虑清楚的,同时,也是必须要坚定自己的选择。

在新的一年中,我想从故事文发展,主要方向是公号的故事文,我认为发展好了,可以给写小说打基础,现在网络上最火的就是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只要一次成功,就可以带来几年才能拿到的收入,同时,这可以写一辈子。

比如说,学习要总结和复盘。学习了一段时间,如果没有进步,就得分析原因,就得和网友相对比,找出差距在哪里,最好能找到差的点究竟是什么。这是过去两年,我最欠缺的地方,对他人的成功,更多的是嫉妒,对自己的不足,常常进行掩饰,自欺自人就是因为总结和复盘做得太少了。

和过去的自己相比,和做得好的网友相比,找到思路上的不同,改进学习的方法,加强练习,注重成长,这样,我也能求得发展。

比如说,马上就做,加强实践。没有经过实践的认识大多是肤浅的,知道了,却不去做,这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知识的亵渎,侯卫东不是一天就被提拔为副市长的,他的发展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并且,每一步都很扎实,做出了其他人做不了的成绩,最关键的是他敢想,并把这种想法马上就付诸实践,而不是仅仅成为一种谈资。

在学习中,我也知道了很多提高写作的学习方法,比如说制作自己的写作日志,每天进行认识表达的训练,对小说进行情节积累,等等,但是,我更多的是去进行印证,仿佛有一双能看到作者用意的眼睛,就足够了,没有认真去实践,没有像作者那样去创造,这让我仅仅掌握一些皮毛,根本不能形成自己的写作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从这部小说中,得到学习写作的启示,这就是有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从学习写作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从谋篇布局上看,虽然是8部小说,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开篇提出一个困局,在这困局当中,主人公侯卫东是怎样坚持的,他产生过哪些动摇,在遇到的人和事情当中,对他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出现了什么机遇,他就是如何去把握这些机遇的。由此形成了一环接着一环的悬念,把读者引足小说的世界里。

情节是小说最大的看点。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把起点和终点确定下来,中间的过程就可以进行任意的夸张,越曲折越精彩,对读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第二,素材搜集上,小说所写的都是官场生活当中的琐碎事情,这些事情有共性也有个性,都合理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对我们收集写作素材有很多的启示。

做一个对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小说的素材加以运用,这又回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老调子,对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积累写作素材最好的方式。

工作中发生了大事,比如说,在小说里收取农业税,殡葬改革,新区开发,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出现过,媒体上有很多相关的报道,这些大事的确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这些事情做一些记录,进行一些关注,有自己的想法,这是积累素材的一个方式。

生活中的琐事,小说里侯卫东和几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是这部小说一个很大的看点,这也是大多数小说无法回避的话题,与此相关的有吃饭,行车,交友,结交权贵,与黑社会打交道,送礼,调动工作等等,这些事情是没有时代背景的,一代一代人都在重复着这些活动。

如果说时代的大事增加了小说的时代感,那生活中的琐事则增加了小说的血肉感,在素材的收集上,两个方面都应该注重。

第三,在人生的感悟上,这部小说同样也能给人以启发。侯卫东的成功有其偶然的因素,在关键的时候,他总能遇到提拔他,赏识他的人,而在每一次危机的时候,也总能化险为夷。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它的必然性。

侯卫东在读书的时候就是一个学生会干部,工作能力强,协调能力强,遇到事情有一种敢打敢冲的劲头,都是人,大不了赌一把。有这种场景再加上情商很高,能够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在与领导相处当中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深得领导的信任。一句话,他是一个很会来事的人。

侯卫东是读法律专业毕业的,出生在警察世家,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少做。他的母亲是小学教师,从小就对书斋有无限的向往,品行端正,绝不违法乱纪,这是他成功的保证。

因为他的敢打敢冲被称之为疯子,得到村民们的拥护,开办了石场,这让他有了在官场上运作的资金。因祸得福,在他身上有很完美的体现。

而在上青林修的那一条公路成为他最大的政治资本,他生命中的第1个伯乐就是看中他这一股热情。

在益阳开发区工作的时间,很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不但化解了与村民的矛盾,化解了一场新闻危机,还结交了省报的大记者。用大手笔开启了开发区的建设,这又成为了他新的政绩。

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政绩,把他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偶然,是因为有很多的因素是不可控的,必然是因为侯卫东有这种成功的特质。

也就是说,这部小说,我们至少可以从情节安排,素材收集,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进行学习,直接从中汲取写作的养分。

《侯卫东官场笔记》很长,我用了二十多天,仍旧没有看完,因为阅读这部小说,还影响了我的写作练习,小说的情节写得非常精彩,深深的吸引了我,假如对某些人物和情景进行优化,像《白鹿原》那样,去触动人心,这部小说就非常完美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认真的阅读,至少我从中得到了对于写作学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