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们本来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不知道为什么,彼此渐行渐远,最后从无话不谈,变成了无话可说,甚至形同陌生人。

朋友关系再好,也不要犯这四个忌讳,否则,渐行渐远,关系疏离只是迟早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不守信用,答应朋友的事做不到,迟早会分道扬镳。

有人说:“承诺,就像是以诚信为纸的支票。如果你能兑现你给出的每张支票,你会收获更多的诚信而使你的支票更有价值;但如果你拿出太多的支票而无法兑现,总有一天你会失去诚信,而使你的支票沦为一文不值的废纸。”

一个人若是答应了朋友的事而又做不到,只会让朋友心存顾虑,敬而远之。

做人做事,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皆是因为好人品。做人,人品往往比才能更重要,守信用才能走得更远。

信用,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是一个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做人,信用才是最好的底牌。

西塞罗曾说过:“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往往什么事都干不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键是要讲信用。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讲究言必行,信必果。

做人做事能否赢得对方的信任,皆由一个人的人品来决定。

正所谓,人品是底子,行为是面子,只有底子好,面子来映衬,人生才有更多的可能,人品端正,讲究诚信,才能收获真情,言出必行,说话算话,方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人生在世,最大的破产,就是失信。

事业破产了,还可重新再来。人格的失信,几乎无药可救。

一个人不守信用基本不足以扎根这个社会。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不讲信用是行不通的。

人在社会上如果不讲信用,便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肯定也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

无论到了什么年纪,都别让自己的信用破产。

诚信重千斤,丢失了再无人信任;诚信如根基,动摇了再无法重建。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原谅一个人是容易的,但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信任如水,最怕忽然之间变浑浊,信任如镜,一旦碎了,难再修复。

《郁离子》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在过河时船沉了。不习水性的他,连忙抓住一根大麻杆高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来,商人大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便打算离开。

渔夫责怪他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商人却理直气壮地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不料的是,后来那商人又一次原地翻船。

有人来救时,那个渔夫说:“他就是上回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便没人再愿意救,商人溺死河中。

明明说好的事又临时变卦,明明确定的话又临时改口,只会打乱别人的计划,辜负别人的心意。

给他人的承诺也一定要兑现。当你答应了别人的请求时,就意味着你身上多了一份责任,一份来自于对方的殷殷期盼。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做承诺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是否能给出承诺。若不能,坦诚地解释原因,然后优雅地拒绝;如果答应了,无论过程有多困难,即便是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也一定要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常生活中,小到一次见面约会,大到签署合约协议,只要有“一诺”,应必说话算数,不可随意更改、推诿、毁约,这样才能取信于人。

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不是金钱,也不是权力,而是信用。

老话说:“人无信而不立,业不信而不兴。”在这个社会,只有守信用的人,才能站得住脚。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谁都愿意去信赖一个守信的人,相反一个失信的人,是绝对不会被信任的。

守住信用不失分,挺难;丢失信用想补回,更难。

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信用,因为它比金钱还贵重,无论是话语的承诺,还是金钱的借贷,当信用没了,也就意味着人格破产。

做人最基本,就是讲信用。借钱,如期归还,诺言,努力实现。

千万别言而无信,把人骗。诺不轻许,言不伤人,许下了承诺,就要兑现。

不管你是事业,还是家庭,都需要足够的诚信。守信的人,才有人喜欢,才有人重用。

不守信的人,也许能赢得一时的蝇头小利,但都不会有大的发展。

诚实有信,才会让你的事业越做越大,才会让你的人脉越来越广。

穷,不失尊严,富,不丢人品,做人做事,诚信为本。许下的诺言就兑现,答应的事情别蒙混。

真心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真心对你。

再难,不欠债不还;再苦,也说话算话。

给朋友的承诺也一定要兑现。当你答应了朋友的请求时,就意味着你身上多了一份责任,一份来自于对方的殷殷期盼。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朋友才会信任你,友谊才会长存。

2

在朋友面前,显摆你的优越感,关系会疏离。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有意或无意的在言语和行动中去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很多人总试图在表现自己优越感的过程中获得喜悦和满足,以此获得他人的羡慕和尊重,却忽略了,这个行为本身的无礼和肤浅。

优越感没错,错在显摆你的优越感。

看过老舍先生的《离婚》,书中有一个叫小赵的角色。

他不仅人品卑劣,狂妄自大,最让人难以忍受地是,他总是在处处表现他的优越感,以此来羞辱别人。

同事老李的妻子从乡下来到城市,他不仅不帮忙,还恶意刁难人家,让别人出丑。

明明知道老李的老婆孩子都没吃过西餐,却故意将他们接到了同事聚会的西餐厅;

明知道老李夫人不懂西餐礼仪,却偏偏要各种言语误导,让他在所有同事面前不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像小赵这样的人并不少,他们或许不会明目张胆地去羞辱别人,但却不乏冷言冷语的嘲讽,以及炫耀性十足的自夸。

越是浅薄的人,越是会炫耀自己拥有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在和朋友交往时,常常犯了“自说自话”的大忌。

常常喜欢秀优越感的人,注定没朋友。

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则会明知道自己比别人条件好,却从来不说,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优越感,因为这种优越感,会让人心里不爽。

真正高层次的人,绝不会秀自己的优越。

优越感到底是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这样描述:优越感就是人们对理想自我的一种向往,以及达成理想自我之后所拥有的一种情感体验。

具有优越感,其实是很普遍、很符合人性的一件事,区别只在于一个人应对的方式。

聪明的人懂得收敛自己的优越感。

蔡康永世家出身,家世雄厚,接受的是精英教育。

蔡康永是非常有资格有优越感的。

他的生长环境、事业上的成功、储备的知识,让他完全有资格在气势上碾压任何人。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看过蔡康永节目的人都知道,无论在什么节目中,他的存在总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如沐春风的温暖。

不只蔡康永,你会发现那些真正优越的人,往往越低调。

周润发,时常穿着人字拖和最普通的 T 恤,乘公共交通工具,陪妻子到菜市场买菜;刘青云,出门买菜的时候被街头采访,不但没因记者把他当普通市民而生气,反倒认真回答记者问题;叶圣陶, 8 岁开笔,20 岁出书立卷,28 岁轰动于世,成为著名教育家。

成名后去教书,只在自己的经历栏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

一个人骨子里越缺少什么,才越爱显摆什么。

那些拼命显摆自己优越感的人,暴露的只有自己的低层次。

一个人,知道隐藏自己优越感,是因为他懂得换位思考,知道把别人放在心上。

一个人,若能知道给别人制造优越感,不仅能让别人如沐春风,更能让彼此关系更亲近。

3

喜欢占朋友的便宜,过度透支友情,再深的友谊也会耗尽。

曾国藩说:“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

喜欢占朋友便宜,不是精明,而是愚笨。

正如马德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爱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欢爱吃亏的人。你想着吃亏的时候,就会赢得别人。”

爱占朋友便宜的人,最终会得不偿失,失去友情只是迟早的事。

生活中有些人爱占朋友的小便宜,碍于面子,朋友多半不会太计较。

但时间长了,占得便宜多了,你的所做所为会被朋友所嫌弃。

朋友的退让,是出于情义,不说是给面子,但不代表他不会不满。

一味占朋友的便宜,是自损友谊的行为。

便宜占多了,友情就淡了。

做事没分寸,再深的友谊也会耗尽。

生活中,拿“友情”做挡箭牌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觉得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友谊就是用来消耗的。

对他们来说,占朋友的便宜,是理所当然;朋友的拒绝,反而成了不通情理。越是对他们越好,他们就越是心安理得地占便宜。

朋友对你好,是因为他珍惜彼此间的友情,相信你值得他付出。但若把这份友情当做理所应当,把朋友当做算计的对象,这份“值得”就打了折扣。

若一次次耗费友情,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友情耗尽了,朋友就成了路人。

人生在世,别因物质亏待朋友,也别因利益消耗了友情。

看似占了便宜,实际损失更多。

占人便宜,看似聪明,实则愚蠢。把别人当成傻瓜的人,才是真正的傻瓜。

成年人的绝交,真的就是占一次便宜就够了,谁也不愿意被占了便宜后,还去珍惜那个人。

感情是有成本的,透支过度就会成为一场灾难。轻则渐行渐远,重则反目成仇。

占朋友便宜,看似你占便宜,其实你丢掉的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远比你得到的那些小便宜贵重得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万别想着占朋友的便宜,便宜占多了,友情就远了。

不占朋友便宜,懂得礼尚往来,相处才会更融洽,友谊才更长久。

《礼记》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情,就是体现在这一来一往间。

在这世界上,所有关系都是需要礼尚往来的。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无论婚丧嫁娶,都会有账目专门记录亲戚朋友的礼金。

等别人有事的时候,会再还给别人一个厚点的红包。

不占便宜是教养,礼尚往来是修养。

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但一味索取,贪图小便宜,会损害彼此的友情。

朋友之间是相互的。就如《诗经》中所写,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也都有自己的底线。越是朋友,越要考虑清楚朋友这笔友情帐。

利用友情为自己谋利益,会让自己欠下更加不易偿还的人情账。

老话说,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朋友之间更是如此。

不要拿着一句“都这么熟了”,就肆无忌惮地占朋友的便宜。

交情是交情,金钱是金钱,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不该占的便宜,一分钱也别占;该自己付的账,一分钱也不要少。

关系越好的朋友,越应该把账算清。不要以为认识久,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占朋友便宜。

占朋友便宜得到的是小利,丢掉的却是友谊。

《菜根谭》说:“世事乃亏福,人情淡始长。”

身为朋友,懂得珍惜对方的一切,懂得礼尚往来,懂得主动谈钱,懂得对价交换,友情归友情,利益是利益,明白彼此的界限,才能融洽相处,友谊才会长久。

4

没有分寸感和界限感,关系迟早有一天会破裂。

三毛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朋友之间相处,分寸真的非常重要。

真正好的关系,都自带分寸感。“距离产生美”,老话说的真没有错。彼此尊重,彼此珍惜,保持分寸,保持距离,这才是最体面的交往方式。

最好的交往,是保持距离。

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讲的就是一种具有界限感的人际关系。

过于亲密,可能对双方来说都造成一种无形的压迫和困扰,反而不利于关系的稳定和持续。

熟不拘礼是一种随性,但懂得熟而不越界、不逾矩,才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

保持合适的分寸感和界限感,才是一段稳定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在相处关系中学会把握分寸,做到进退有度,才能更好维持朋友之间的关系。

正如梁实秋的《谈友谊》里写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才能不腻,才能持久。”

再好的朋友,你也不要给人家添这个麻烦,找朋友帮忙,也是要有分寸感的。

但是,这样的道理是很多人都不懂的,很多人仗着和对方是朋友,就打着友情的旗帜肆意侵占对方的便宜。

友情归友情,事归事,不拿彼此之前的情谊做交易,才是朋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

否则失去分寸感的友谊,尤其是还牵涉利益时,很快就会令产双方产生隔阂,将两人推得更远。

没有分寸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理所当然、不知感恩。

找别人帮忙的时候理直气壮,在问题解决后无动于衷,连句谢谢都不说。

要知道,谁也不欠谁。

别人帮你那是出于情分,不帮你才是理所应当。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在习惯得到之后,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而忽略了感恩。”

无论什么关系,一旦觉得理所当然,就会忘记感恩,久而久之,彼此的关系只会慢慢被透支完。

失去分寸感的友谊,无论当时是多么好的朋友,关系迟早有一天是会破裂的。

很多关系的破裂,往往都是从没有分寸感开始的。

曾经的关系很好,好到形影不离,无话不谈,但后来就因为关系太近了,导致双方在说话时变的毫无顾忌,没有分寸,什么话都说,什么玩笑都开。

但问题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红线和禁区,是不可触碰的。换句话说,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即使关系再好,也不可以。

三毛曾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失;自以为熟,结果反易生隔离。”

再好的关系,没有了距离感,只能把对方推得更远,产生更大的隔阂。

熟悉的人不是用来随便对待的,熟悉的人才更应该好好珍惜。

刚刚好,其实才是最难把握的度,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掌控好分寸感,而带给对方或自己尴尬且不舒服的感觉 。

有个词叫过犹不及。当过了那个界限,尊重没了,这种关系也就没了。

朋友之间,哪怕关系再好,也应该时刻注意分寸感和界限感,尊重彼此的隐私范围和生活空间。

朋友之间,不占朋友的便宜,礼尚往来,保持合适的分寸感和界限感,友情才会长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