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来的照片模糊,往往是很多方面造成的,为了减少模糊情况出现,我们在平时拍摄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①保持较高的快门速度:较高的快门速度可以使晃动的主体清晰定格,也可以防止拍摄时相机的抖动而造成模糊,因为较高的快门速度可以克服这些抖动、晃动,能清晰的定格住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使用好的镜头:众所周知,好的镜头对画质提升是极其明显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添置高级一点的镜头还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拍出更好照片的基础条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说摄影靠的是镜头后面那个镜头,但设备也是极其重要的。

欢迎大家加入我的头条圈子“摄影技术交流VIP群”,这里是你交流、学习摄影技术、结交志同道合摄友的平台。

③及时卸掉滤镜:滤镜在我们摄影中经常会用到,它的使用,使我们的作品效果非常卓越,但在平时拍摄中,不需要滤镜的场合再用挂有滤镜的镜头拍摄时,就会降低清晰度,影响图像质量,因此在不需要滤镜的场合,我们要及时取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④使用镜头最佳光圈:所以镜头它都有一个最佳光圈,在这个光圈范围内拍摄,画面最清晰的,通常是最大光圈降个2-3档是所谓的最佳光圈,一般大多数镜头调到F8为最佳光圈,在保证快门和景深需要的前提下,可以调到最佳光圈尽量用最佳光圈拍摄。

⑤用液晶显示屏来检查照片的清晰度:现在的相机,已不同于以往胶片机,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相机的液晶显示屏来检查刚刚拍摄的图像画面,非常的方便,要查看拍摄的图像是否模糊,我们可以使用相机的回放功能,然后放大就可以进行清晰度检查了,如果画面模糊的话,我们可以调整参数再重新拍摄一张。

⑥使用低感光度进行拍摄:在拍摄中,我们对感光度ISO的设置是“宁低勿高”,在满足快门速度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将ISO值设置为最低,这样拍出来的画质最细腻,如果ISO设置很高的话,会出现噪点,画面就变得模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是使用三脚架拍摄时,我们要避免模糊所需要做的

①使用三脚架时:虽说三脚架是保证相机稳定的器件,但有时照片模糊的原因就是出在三脚架上面,所以使用三脚架,我们必须保证三脚架结实稳固,在使用中,尽量避免使用中轴来升高相机,尽量避免使用脚架最底下那一节细杆子,这两种使用方式都会使脚架不稳定,造成相机的晃动,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会模糊。在有风的场合下拍摄,三脚架一定要加“压仓石”就是三脚架下面挂钩处挂上重物来保持脚架的稳定、稳固。

②使用快门线:使用三脚架时,一定要配合使用快门线来进行拍摄,因为一般使用三脚架来拍摄的题材,快门都不是太快,所以直接用手去按快门,会导致轻微震动,造成图像的模糊,所以务必使用快门线来控制快门。

③关防抖:镜头带防抖功能为我们平时拍摄提供了不小的方便,手持拍摄时,轻微抖动它都可以帮我们纠错,从而保证图像的清晰,但我们将相机架在稳固不动的三脚架上拍摄时,如果不关闭此功能,它反而会对图像造成不利,因此使用三脚架拍摄时,要记得关闭此功能。

④反光镜预升:单反相机都会有一块反光镜,每次拍摄它都会升起、关闭,这一过程会产生轻微震动,这样的震动在我们手持高速拍摄的情况下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但在三脚架上使用慢速快门拍摄时,这样的升起、关闭所产生的震动就会对图像清晰有所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三脚架拍摄时机,可以在相机里进行设置,将反光镜进行预升来避免这种震动带来的副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码相机几乎都有个模式转盘,通过这个转盘,可以选择不同的拍摄模式。拍摄人像时,一般用到的模式有五种。

p程序自动模式

p程序自动模式是指相机测光后,自动确定光圈和快门的曝光组合,在该模式下,允许用户对曝光补偿,白平衡和感光度进行手动设置,多用于日常人像拍摄。

光圈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是人像摄影中最常用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随意设置光圈大小,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使曝光准确。拍摄时要注意快门速度的变化,以防止曝光时间过长,发生抖动,导致画面模糊。人像摄影在需要精准控制景深大小时,多使用光圈优先模式。

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设置相机在完成自动测光以后,还会选择大光圈,以缩小景深、虚化背景、突出人物,同时相机内部的色彩模式会自动选择适合表现人物皮肤质感的组合。初学人像摄影时,这个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只是无法让用户对景深进行精确控制。

快门优先模式

人像摄影在拍摄运动的人物时,会用到快门优先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随意设置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选择光圈大小,准确曝光,以达到凝固运动人物的效果。在拍摄虚实结合的画面时,也会用到这种模式。

手动模式

在摄影棚拍摄人像时,多使用手动模式,在固定好光源的情况下,手动设置曝光量,进行精准控制,以获得清晰的画面。还有就是在光线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相机自动测光无法准确读数时,也要用到手动模式。这两种情况下,都要多观察相机液晶屏上的拍摄效果和直方图,适时调整曝光量。

在图层面板中,每个图层默认都是“正常”的混合模式,也就是上方图层完全覆盖下方图层。

调节不透明度可以改变上下方图层的混合比例,但如果参与混合的图层数量多,这样会很麻烦;而如果改一改图层混合模式,就简单多了。

如果用鼠标点击一下,就可以看到全部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菜单。在 PS 里,有 27 种图层混合模式,大致可以归为 6 组:

1. 覆盖组

“覆盖组”,也就是上方图层覆盖在下方图层上。

默认的模式都是“正常”,上方图层完整的覆盖在下方图层上,只能改变不透明度来影响混合效果。

而“溶解”模式在调低不透明度后生效,相当于把上方图层“拆”成离散的像素点,再覆盖在下方图层上。不透明度越低,“拆”得越细:

2. 去亮组

“去亮组”,顾名思义,都能让照片变得更暗,去除亮的部分。其中,最常用的是“变暗”和“正片叠底”两种方式。

“变暗”混合模式,就是同一个位置,取两个图层里面较暗的那个。

也就是说两个图层中较暗的像素将作为混合后的保留,更亮的像素将被替换,更暗的像素则保持不变。

变暗模式常用于“去白边”。以下图为例:

新建一个空白图层,然后用仿制图章,取样所有图层,把天空部分仿制到有白边的山体上。

在“正常”模式下,效果如下图,仿制的天空图层不仅覆盖了白边,也覆盖了黑暗的山体:

而如果把仿制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变暗”,由于仿制的天空比白边暗比山体亮,所以混合时只影响高亮的天空而并不影响更暗的山体,完美实现去除白边:

“正片叠底”常用于素材的叠加。

“正片叠底”后的效果大概可以理解成,两个图层中只要存在黑色部分,混合后就会变黑。我们来看个例子:

把上图用用“正片叠底”的方式混合到照片上,边缘的黑色会在混合图片中显示为黑框,白色部分则对混合图片毫无影响。

3. 去暗组

去暗组和去亮组一一对应,只不过效果完全反了过来,混合后让照片更亮,去除较暗的部分。

应用最多的是“变暗”的对头“变亮”,以及“正片叠底”反过来的“滤色”。

“变亮”混合模式,就是取两个图层各自更亮的部份混在一起,常用于星轨、车轨的合成。

只需要选择一组连续拍摄的星空照片图层,把混合模式改成“变亮”。

这样每张夜空照片中最亮的部份,也就是星星部份就会显示出来。由于星空相对地球的运动,每颗星星的位置都有所不同,从而显示出了星轨。

“滤色”和“正片叠底”一样,常常用于素材的合成,只不过是完全过滤黑色,显示亮色。风光摄影常见的焰火叠加,就是一个例子。

搜索“烟花”的素材,基本背景都是黑色。

所以我们拖动烟花素材到照片相应位置。

把“混合模式”改为“滤色”,黑色的底板就完全看不见了,亮色的烟花正常显示。

4. 对比组

“对比组”的混合模式,都是以 128 的中间亮度为界,让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起到增加对比的作用。

风光摄影常用“叠加”混合模式,结合黑白画笔,来强化物体的立体感。

新建一个空白图层(或者中灰图层),然后在要提亮的地方刷上白色(或亮灰色),在要压暗的地方刷上黑色(或者暗灰色)。

“正常”模式下,这个图层会覆盖掉下面的图像,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如果把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叠加”,下方图像重新显示,但刚刚涂黑的地方变得更暗,涂白的地方变得更亮,立体感更强了:

“叠加”和“柔光”图层,还常常用于光线的渲染。

比如说,在画面中添加高光部分,正常模式下是这样的:

改成“叠加”后,下方图层影响要大一些,因此渲染出来的光线更通透强烈:

5. 差值组

倒数第二组叫做“差值”组,都是两个图层进行减法类的运算。

其中“差值”是比较常用的混合模式,用来检验图层是否对齐,三脚架是否有位移。

比如说,把同一机位的两张星空,拿来堆栈:

把上方星空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差值”,可以通过检查画面中是否出现亮色边缘,来检查哪个地方没有对齐。

这两张照片在差值模式下,山峰周围出现了亮边,说明三脚架有位移,两张的山峰不在一个位置:

如果完全对齐,山峰应该显示完全重合,差值模式下呈现出没有杂边的黑影。

6. 色彩组

最后一组,是“色彩组”。

“色相”的混合模式,就是上方图层只取色相值,和下面图层混合。

“饱和度”的混合模式,就是上方图层只取饱和度值,和下面图层混合。

“明度”的混合模式,就是上方图层只取明度值,和下面图层混合。

“颜色”的混合模式,则是上方图层只取饱和度值和色相值,和下面图层混合。

来看看具体的应用。

比如说,我们在使用曲线工具时,常把曲线拉成 S 形以增加对比度。但这样操作,同时也会强化照片的饱和度,容易造成失真:

而如果把曲线图层的混合模式改成“明度”,这样曲线图层只会改变下面照片的明度,而对色彩不会有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