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前段时间,有个新闻上了热搜,大致意思是“被人脸识别拍到就得多花30万?有人被迫戴头盔看房”。
此事爆出之后,事件持续发酵,引起了关于售楼处人脸识别的各种讨论,甚至于延伸到小区入口和学校入口处人脸识别进入的讨论,乃至上至央媒下至自媒都各种上阵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也不详细展开说了,就简单聊聊威海楼盘售楼处人脸识别那些事儿,以及来龙去脉。

往后退几年,那时候的威海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没有品牌房企,只是一些本地房企在开发,比如华夏,威高,盛德,森威,明海等等或大或小的威海本土开发商。

当时的售楼处也并没有人脸识别系统,客户去售楼处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自然到访客户,即自己进售楼处的。另一种是中介带访客户,即是被中介带着进去的。

不管哪种形式的到访客户,一般离开的时候都会被要求登记个人信息,登记信息一般包含姓氏和电话号码,电话号码一般是登记前三后四,隐去中间几位。

那些年这方面基本属于威海房地产的“洪荒时代”,售楼处也并没有把到访客户分的那么明确的规定。

哪怕客户以前自己到访过售楼处,最后又被中介带访成交,那也无所谓,没什么影响。

可能个别的售楼处除外,会把自然到访客户和中介带访客户区分的很明确,互不干涉。凡是自然到访客户中介是不能再继续带访了,或者规定一个带访保护期,保护期内不可以干扰带访,保护期外就无所谓了。

那么怎么区分自然到访客户和中介带访客户呢,一是靠客户首次到访的登记信息,二是靠现场售楼员的“火眼金睛”。

但是,这又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登记信息的不准确,有的客户会老老实实登记真实信息,但是很多客户要么拒绝登记,要么登记假信息。有时候可能姓氏是假的,有时候电话号码是假的,因为现场并不能有效核实信息真假,所以登记假信息很容易很简单。

只要客户想,那登记的肯定是假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所谓售楼员的“火眼金睛”,说实话,我还是很佩服这一点的,房产圈也流行一句话,“只要去过一次售楼处,售楼员都能认出来的”。

但是人嘛,总有“犯错”的时候,单纯的依靠人眼“扫描”多少都有“错误”的概率,而且有时候会遇到售楼处人太多,或者某个售楼员休假的情况。那样就更没法确定客户之前是不是自然到访的。

以上两个问题就导致无法准备判断来访客户究竟是怎么来的。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一套系统应运而生了,那就是人脸识别系统。

先说说这套系统的厉害之处,首先你得相信目前的技术,近年覆盖大面积区域的所谓“天眼计划”,还有各种监控扫描技术的提升,让人脸识别首先在技术上并无什么难度,甚至于某些公司可以为开发商售楼处提供全套人脸识别架构系统方案,对于识别的准确率可以做到非常的高。

我非行业内人士,对于其技术细节和识别细节没有太多的研究,总之,就是技术上小意思,分分钟给你实现。

有了这套系统,确定客户首次到访的时间信息会准确无误的显示,甚至于戴帽子戴口罩有时候也无济于事,所以才有了新闻报道里的戴头盔造访售楼处的情况。

那么,说回来,为什么售楼处要上这套系统呢,前文也说的很明白,就是为了判定客户首次到访是什么时候,以哪种形式来的,是自然到访还是中介带访。

那么为什么要判客呢,这其中就牵扯到利益问题了,很多人好奇,开发商和中介或者渠道分销不是合作关系吗,甚至于某些时候双方还被吐槽“沆瀣一气”,为什么还要如此执着的去判客呢。

这就说到其实在多数情况下,二者的关系是“相爱相杀”的,“相杀”是因为很多开发商投入巨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楼盘的宣传,这些都是需要很多钱的,宣传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潜在购房者知道这个盘并且来买这个盘,如果是自然到访客户并成交,那这个钱花的就很值,获客成本虽然高,但是换得了回报呢。

但是,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某些购房者看到了广告,然后被中介带访并且成交了,这个过程广告费花出去了,虽然也成交了,但是还需要向中介公司支付一定的佣金,这么一看,有点亏啊。

“相爱”是因为单纯的依靠广告效应以及自身几个售楼员对于客户的“穷追猛打”显然是不够的,无论来客量或者成交量都会不足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从业人员众多的中介分销渠道来“拉”客户,毕竟中介人群大,朋友圈的广告覆盖人群可以做到更广,并且售楼员并不能以过多的夸张宣传来“引诱”客户到访,但有时候中介就无所畏惧。

那么威海楼盘售楼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人脸识别系统呢,首先这个玩意并不是本地开发商最早引入的,肯定是品牌房企进入威海之后引入的,那么早期的威海品牌房企诸如天恒,保利,华润好像并没有。

再往后就是恒大,万科,富力,中南等等等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说一句哈,售楼处经常以各种名义组织一些小活动,有的是关于儿童游乐的,有的是关于琴棋书画,手工的,可能你没太多想就去参加了活动,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