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1月18日引述了美媒的报道,美国《纽约时报》发文称,高超音速武器的性能或被严重高估。该文章称,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新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戴维·赖特在接受采访时说,高超音速武器就像海市蜃楼,并且认为高超音速武器基本上无法躲避预警卫星和拦截导弹。换句话说,也就是这种武器能够提早被对方发现,而且无法逃避拦截打击。

(高超音速武器的攻击全过程示意图)
高超音速武器通常是指飞行速度超过5倍音速(5马赫)的武器,尽管从广义上说,人类已经列装了数十年的"洲际导弹"也属于"高超音速武器"的范畴,但是现在所谓的"高超音速武器"通常是区别于弹道导弹的新式高速武器。

(高超音速武器的想象图)
高超音速武器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目前只有俄罗斯的"锆石"反舰巡航导弹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是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武器,目前各国公布的高超音速武器大多属于这一类,其基本原理是借助原先弹道导弹的第一级助推火箭,将武器本身送入足够高的太空,然后高超音速武器会再入大气层,并以超过5马赫的速度高速突防,并最终命中目标。

("钱学森弹道"和"桑格尔弹道"的区别)
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武器的飞行弹道不是简单的抛物线型,目前基本上分为"钱学森弹道"和"桑格尔弹道"两种模式。其中"钱学森弹道"是指弹头的中段飞行全在大气层内进行高速滑翔飞行;"桑格尔弹道"则是我们俗称的"水漂弹",它呈波浪形,弹头会在太空和大气之间交替飞行。
高超音速武器的特点在于速度快,并且武器本身在飞行中处于可控状态,这和弹道导弹有很大区别,因为弹道导弹虽然速度也很快,但大部分走抛物线弹道,其落点可以提前计算,这样就可以使用反导武器进行精准拦截,但是高超音速武器则使用滑翔弹道或者"水漂"弹道,所以飞行方向和最终落点无法预测,即使遭到专业反导导弹拦截,也可以凭借自身卓越的闪避性能直接躲开敌方反导导弹拦截。

(高超音速武器所产生的风洞效应)
由于高超音速武器有着上述独特的特性,因此受到各大国的关注,不过在这一领域中国和俄罗斯显然已经走在了前列。目前可以确认量产服役的高超音速武器一共有三种:俄罗斯的"匕首"和"先锋"两种高超音速导弹武器;还有中国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除了上述三种已经量产服役的导弹外,俄罗斯海军新式的"锆石"反舰导弹也是一种高超音速导弹,目前的测试数据显示"锆石"导弹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8马赫以上,射程则超过900公里,这种反舰导弹一旦服役,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做到"全球无敌"。

(俄罗斯媒体介绍的"锆石"反舰导弹)
高超音速导弹如此卓越,因此世界各主要强国普遍都在研制自己的高超音速导弹,但是就在这时美国媒体却站出来表示高超音速武器"或许被严重高估"了,而唯一的证据就是"高超音速武器需要借助运载火箭升入太空,因此目标过于明显,无法逃脱预警卫星和拦截导弹。"

(先锋导弹目前是以UR-100N"三棱匕首"洲际导弹的弹体承载的,以后有可能会换成"撒旦"的加强版"萨尔马特"洲际导弹)
客观上说,高超音速导弹无法逃脱卫星监视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除了"锆石"以外,其他的高超音速武器全部需要使用火箭发动机作为助推器,帮助导弹升入太空,然后发动机和高超音速武器本身分离,武器自身(弹头)以高超音速方式再入大气层,并一直到最终命中目标。
由于中美俄等大国很早就建立了导弹预警卫星系统,因此弹道导弹发动机驱动的高超音速武器一旦点火,其巨大的红外辐射立即就会被他国的导弹预警卫星捕捉到,这也意味着"高超音速武器"确实逃不过导弹预警卫星的监控。

但是,逃不过监控不等于就能确保拦截。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暂时还不具备有效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因为除了"锆石"导弹是8马赫以外,俄罗斯的"匕首"、"先锋"以及我国的东风-17等三种导弹的飞行速度都在10马赫以上,而且其弹道变化多端具备极高的闪避能力,目前的拦截技术不可能拦截飞行如此迅速的导弹,从技术上说,只有未来的大功率激光炮有可能有效摧毁高超音速武器。也就是说,现在的高超音速武器属于"看得见,但是打不着"的尴尬境地。

美国虽然在军事科学技术方面大规模领先世界其他国家,但是也不能说美国就在所有方面都领先,其中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就是美国的一个短板。其实美国对于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远比中俄都早,只不过美军的常规部队战斗力确实强大,甚至曾经可以有效遏制中俄的发展,所以美国并没有太重视高超音速武器这个新生事物,没想到中俄在这个领域利用美国的疏忽,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米格-31K挂载匕首导弹)
在中俄两国高超音速武器已经量产服役的情况下,美国这才如梦初醒,火急火燎地去搞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刚刚过去的2020年,美国政府为"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投了32亿美元,比2019年多了6亿美元。

(美俄高超音速武器对比:美军AGM-183A还在测试,而俄罗斯的"匕首"早已经开始战备值班了)
但是临时抱佛脚这种事情毕竟不能马上带来成熟的产品,所以美国出现了"高超音速无用论"这种奇怪的论调。其实只要想想就能明白:如果高超音速武器的技术指标不高,武器本身威慑不大,那么美国何必火急火燎地去开发呢?回想一下当年美国是如何忽悠苏联别玩航母的"忠告",也许就能回过点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