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捷克中亚商会中国区域主席 扬·科贝尔 (Jan Körbel)

翻译:潘佳

始于40多年前的中国对外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选择的是渐进式的道路,避免了整个经济结构及其功能的急变。因此,中国一直吸引着外国公司来华投资,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大多数外国公司通常会与中国当地的合作伙伴合作,在那里设立办事处,并与他们建立合资企业。这种模式至今仍然很常见。

例如,德国汽车制造商就以这种形式在华运营。早在1980年,德国汽车制造商以及捷克斯柯达汽车便与中国本土公司合作开展业务。目前,捷克斯柯达汽车由合资公司上汽大众直接为中国市场交付汽车。上汽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国投资接受国,这也符合中国的政策。 2019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8万家,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834个。去年,欧洲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来自德国,荷兰和法国)达到约23亿美元。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其次是基础材料、食品和农业。

近年来,中国在海外,包括在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越来越多。目前,中国企业在欧洲已收购了许多公司。随着投资的发展,中国公司的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即公路和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航运)以及发电厂和能源配送领域,都有大型投资项目布局。

尽管中国已经迈出了巨大的步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先进的经济体之一,但许多欧洲公司仍认为中国应该更加开放,并确保外国公司与中国公司享有同样的竞争环境。欧盟商会多达62%的成员在2020年中国商业信心调查中表示,中国市场更大程度的开放,将使他们增加对中国的投资。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欧盟和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围绕全面投资协定谈判,以补充、扩大并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中国与欧盟个别国家之间缔结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总体投资协定旨在创造宽松的市场条件。欧洲投资者称,这将使欧洲公司更接近中国公司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为改善商业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回应了外国投资者的建议。此外,新的《外商投资法》于2020年1月1日生效,取代了有关"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现行法律。新法律也体现了中国更加开放的态度,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为有效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权益奠定了法律基础。

欧盟对中国的累计投资已超过1400亿欧元,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已达1200亿欧元,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说法,《中欧投资协定》旨在使欧盟公司更清楚、透明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在违反义务的情况下提供争端解决机制。

当前,欧盟在中国的全部投资中约有一半聚焦制造业,主要是运输和电信设备,化学和化工,医疗设备等。在金融服务方面,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其金融业务,在银行、证券交易、保险和财富管理方面,将持续放宽开放尺度。

此外,对于欧盟的潜在投资者而言,一个重要的消息是欧洲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将能够在中国分支机构工作长达3年,而不受劳动力市场配额等限制。欧洲投资者的代表将可以在投资之前自由进入中国。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双方取得具体的积极成果并加强合作。我们也相信,具有开创性的《中欧投资协定》的缔结,将为中国和欧盟的公司创造一个平衡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