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在七岁以前,一直和母亲生活在宫外。他的生母吴贤妃,原本是汉王朱高煦府上女眷,后来被朱瞻基看中。因为罪臣女眷的身份不方便入宫,所以朱瞻基将她安排在宫外。

宣德三年,吴氏为朱瞻基生下一子,取名朱祁钰。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重,他请求母亲照顾吴氏母子。于是在朱瞻基驾崩后,张太后将母子俩接进宫中。

张太后一直履行对儿子的承诺,对吴氏还有朱祁钰十分照顾,还封朱祁钰为郕王。长大后,明英宗朱祁镇就以长兄的身份,为朱祁钰举办了婚礼。而有幸成为郕王妃的女子,就是汪氏。

汪氏家族世代为金吾左卫指挥使,出身也不算太高,但她贤德善良,是作为妻子的好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朱祁钰临危受命,被群臣拥立为帝。而汪氏也由郕王妃,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朝的皇后。

朝廷与瓦剌的战争,殃及了不少百姓,汪皇后不忍见到尸横遍野,便命人为他们安葬。明英宗的妻子钱皇后,因为丈夫被俘虏,整日以泪洗面。汪皇后见状,便常常去安慰皇嫂。

一年之后,明英宗被瓦剌放了回来。然而此时朱祁钰被欲望吞噬,视皇兄为眼中钉,于是将英宗一家幽禁起来,这一关就是七年。

在此期间,朱祁钰动了易储的心思。当初于谦等人为了拥立朱祁钰,与孙太后达成协议,保证储君一定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可如今明朝局势稳定,英宗也已被幽禁,朱祁钰便想废掉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汪皇后知道此事,第一个提出反对,她说:“若此,恐碍监国名。夫犹是祖宗之天下,已代之为帝而反其子,让也。让则公,公则贤名皆归之。”大意是说朱祁钰登基纯属侥幸,如今怎么能废掉正统的太子呢。

而朱祁钰则认为,汪皇后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朱见济不是她所生。于是废掉了汪皇后,改立朱见济生母杭氏为后。就这样,汪氏成了继胡善祥之后,明朝第二位废后。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联手,趁机发动夺门之变,拥护英宗复位。

明英宗对朱祁钰,自然是恨之入骨,可还没等到自己下旨,朱祁钰就病逝了。英宗随即废了他的帝号,还赐了恶谥。但他怒气难消,开始对朱祁钰身边人下手。首先就是清算拥立朱祁钰的人,于谦、王文等大臣深受其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明英宗下令,让朱祁钰的妃子殉葬。朱祁钰的妃子不多,但都在殉葬名单中出现,包括已被废掉的汪氏。其中最受宠爱的杭皇后,当时已经去世,明英宗气不过,便派人去捣毁了她的陵墓。

明英宗一向不喜殉葬制度,甚至在他临终前,也废除了这一制度。但他在朱祁钰死后,让其妃子殉葬,恰好说明他对朱祁钰的恨意。明英宗也下定决心,要让其活着的妃子不得善终。

然而事实上,汪废后却逃过一劫,最终没有殉葬。既然明英宗下定决心报复,为何唯独放过了汪废后?有人或许会说,当年汪废后劝阻朱祁钰易储,可能明英宗感激她,才免其一死。

其实不然,明英宗并不会感激汪氏。一来,在明英宗眼里,朱祁钰根本就不算皇帝。而自己的儿子朱见深,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不需要汪氏求情。二来,就算汪氏曾经劝阻,可朱祁钰还是易储了,所以她没有功劳。

汪废后之所以能够逃过一劫,全靠平日积累的口碑和人缘。汪氏贤德,深受群臣尊敬百姓爱戴,她被废后,大家都很同情。还有英宗的钱皇后,与汪氏交情颇深,加上钱皇后也是贤后,于情于理她都会站在汪氏这边。

群臣可怜汪废后,纷纷上书请求,将其名字从殉葬名单中划去。英宗起初不肯,可大学士李贤说:“景泰妃虽尝为后,然旋见幽抑,生亦何有恩而死殉之。且遗二女幼,可悯也。”

就是说汪氏已经被废,况且她的两个女儿皆年幼,完全不必殉葬。英宗的钱皇后与周贵妃,向来不太和睦,可在这件事上,难得达成了一致。她们也都向明英宗求情,于是英宗同意,免去汪氏殉葬。

在钱皇后的照顾下,汪氏得以回到郕王府居住,她在宫中的财产,以及服侍她的宫女、太监,都被她带回了郕王府。因此,汪氏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有一天,明英宗得知自己心爱的玉玲珑,被汪氏带回了郕王府,于是派人去取。没想到汪氏得知后,将玉玲珑丢进井里,并说道:“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数片玉耶!”

明英宗知道后很生气,随即没收了汪氏所有财产。这件事也说明了,明英宗从未感激过汪氏,他免去汪氏殉葬,完全是看在妻子和群臣的面子上。不过虽然财产被没收,但在钱皇后的照顾下,汪氏的生活也没受影响。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他知道汪氏曾经力保过自己,于是心存感激,对她很是孝敬。就这样,汪氏又接连历经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最终于正德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与朱祁钰合葬景泰陵。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