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崛起,特别是以刘慈欣,郝景芳为代表的科幻作家频频发力,使得中国科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更被人誉为“科幻元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非常成熟的科幻思想以及科幻文化了。这些科幻作者或是结合自然,或是结合当时的历史,进行脑洞大开的创作,给人们留下了一篇篇拍案叫做的文章。而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两年的科幻热,一起谈一谈我国古代的那些科幻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会觉得中国最早的科幻故事应该是《山海经》,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且不说《山海经》成书年代可能已经晚至汉代中期,单文体来说也只能算志怪小说。而战国时期列子(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篇,作为中国第一部科幻文学作品,要远比其他的早上太多。顾名思义,“汤问”的意思就是商朝开国君主殷汤(成汤、商汤)和其大臣夏革之间的对话,虽然很明显这并不可能,但是作为一部寓言式的文学作品,并不妨碍它的优秀。比如众所周知的《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典故皆出于此。

当然了,这些都算是神话作品,而《列子·汤问》中最为科幻迷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充满着蒸汽朋克风采的《偃师献技》篇。

该篇记载,周穆王为人风流贪玩,在其西巡昆仑山的归国途中,遇见一名叫做偃师的傀儡戏技师。于是便要求其为自己进献技艺,偃师自然从命,便在大厅里表演起他的傀儡来。只见在偃师的操纵下,其傀儡唱歌跳舞无所不能,舒展自如与真人无异,更是媚眼连连挑逗着周穆王的嫔妃。

周穆王这哪受得了,立马勃然大怒,要把偃师拖出去斩了。偃师见此赶紧拧下傀儡脑袋,剖开其胸膛,映入眼帘的不过是些木块布条罢了,周穆王看了确实只是傀儡,自然没有生气的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偃师将其再度组装,神情动作又与刚才丝毫不差,周穆王自是惊讶万分。好奇之下的周穆王试着废了傀儡的心,傀儡就不能说话;又试摘了他肝,傀儡双目便看不到,于是周穆王感叹:

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成语“巧夺天工”和“巧夺造化”就是来源于此。而当我们看到偃师的傀儡,你是不是会想起《攻壳机动队》里面的特工—草薙素子,卡梅隆科幻巨作《阿丽塔》里面的阿丽塔。而如今,在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当代,2000年前的列子绝对不会想到,我们已经把他的故事实现了几近一半。

比起周穆王和偃师傀儡的故事,在中国科幻史上,另一个玄之又玄的故事就是传说中的“秦始皇和外星人建交”。而这个故事记载在东晋著名科幻作家,史学界王嘉所写的《拾遗记》里面。

根据该书记载,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由于其好神仙之书,总想着各种长山不老。于是一群十丈长(相当于现在27米高),全身披着羽毛兽皮,叫做宛渠国的国民就乘着形式螺的飞船“沦波舟”从海底来到秦王宫会见秦始皇。

当然了,初次见面肯定要吹嘘一番的。宛渠国国民说自己从天地初开的时候就存在了,平时一天能走一万多里,并以万年为一日,实际上这里就是暗示自己是长生不老的。并且他们还对地球的情况了如指掌,比如看到翼州有异气,就知道尧出生了,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是有着神奇能力的“外星人”。

秦始皇听到这些描述,只能“卧槽”一声,越来越佩服。等到宛渠国国民走后,秦始皇立马派了自己的亲信徐福带着庞大的船队下海搜索“宛渠国”,当然了既然了是“外星人”,肯定不会在地球上,徐福也自然找不到了,由此便留下一段玄之又玄的神话。

不仅如此,在另一个传说版本中,是宛渠国国民经过推测叫秦始皇北造长城,南修水利,以此保护自己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王嘉的作品中,宛渠国国民所乘坐的“沦波舟”不就是兼具“潜艇”和“超音速飞机”功能的飞碟么?而且他们还会使用“天眼系统”来侦查地球,能在那个时代想到这些科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不得不令人佩服其想象。

如果说《列子·汤问》里的《偃师篇》是中国最早的短篇科幻故事,那么《拾遗记》就可以算是中国第一本实际意义上的短篇科幻文集了。因为除去秦始皇和外星人的会见以外,该书还载有“尧帝亲眼见UFO—贯月查”,“颛顼的洲际精准导弹系统—鬼影剑”等等,实际上都算是对未来科技的想象。

中国古代的科幻记载当然不仅于此,接下的还有比如《墨子·鲁问篇》篇中的“木竹鹊”,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中的战斗机器人“傀儡子”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这些实际上都算是工具类的。

而交通工具类的则有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的“支机石”,唐王贞范《洞天集》中的仙槎,都是可以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宇宙飞船。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还真是有着一颗科幻的心。而且不仅仅是文学家们会科幻进行创作,在广阔的民间也有着非常完善的科幻故事体系,例如奇异旅行集《镜花缘》就是收集民间故事汇编而成的一部“科幻作品”。里面的双面人简直是小时候噩梦一般的存在。

但是很显然,虽然我国古代的科幻文学非常灿烂,可是近代以来却一直都是被欧美所把控。从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开始,我们只能不断追赶别人的脚步。而我国第一部原创科幻小说则是“荒江钓叟”(笔名)在1904年所创作的《月球殖民地小说》,而后在鲁迅、梁启超等人的呼吁下,才有了中国近代科幻史的蓬勃发展。

当然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存在,中国的科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