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贪多的场景。笔者基于自己的一些经历过的场景做一些反思,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1.创业

创业最大错误是觉得什么都是机会,所以在项目选择过程中都抱着广撒网的想法,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创业团队,坚持少即是多,学会做减法。如何做到少即是多?在主营业务上,聚焦核心目标,将所有精力和资源专注于核心目标,做好产品和服务;在团队人员上,控制好团队规模和人员质量,不要盲目扩张。注意,笔者说的是不要盲目扩张,而不是不扩张。一方面团队盲目扩张导致成本增加,如果业务量无法同步跟上,可能造成公司现金流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团队人数增加,对团队管理能力和制度会有新的要求,管理能力和制度如果无法及时跟不上,可能造成团队混乱,团队战斗力折损,得不偿失。

2.自助餐

自助餐是一种深受吃货欢迎的消费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吃到很多的美食,满足人类天生对食物渴求的原始欲望,特别是美食的极度渴求。从意识角度来说,大家最起码还得把本吃回来,所以我们得拼命吃。一般吃自助餐我们都是扶着进去,扶着出来。扶着进去,是因为吃自助餐之前要先饿一两顿,体力不支,得扶着墙。扶着出来,因为吃的太撑,需要大量血液供给消化,出来时体力不支,还得扶着墙。吃自助餐时,大家一般都是量力而行,吃多少拿多少,基本不浪费。但还是会遇到浪费的情况,座位上已经一段时间都没有人了,但桌子上还是会剩下一些甜点、虾、水果等食物,这是贪多的表现。

3.自媒体

引用网络对自媒体的定义,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其核心是输出价值,引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广告语来说就是: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利用自媒体,作为内容生产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输出知识,提高收入。作为内容消费者,可以提升认知。不论是内容生产者,还是内容消费者,都可能出现贪多的情况。

内容生产者贪多,不论自媒体平台是否适合,全部都注册,生怕错过,笔者曾经就是这样的心态。然后每写一篇文章,每个自媒体都要挨个发布一遍,耗时耗力,身心俱疲。每个平台的玩法和晋级规则各异,短时间没有取得自己期望的结果,比如提升到某个等级,或者获取收益过少,可能很快没有坚持的动力了。这个时候再调动意志力对抗享乐的本性,也很难彻底扭转局面。每个自媒体平台都有自己的特色内容,与其每个自媒体平台都发,不如找出适合自己内容的自媒体平台,深入研究一下该自媒体平台的规则,重点多花时间打磨自己的内容。

人类的天性是娱乐、及时满足和急于求成,从人类的天性角度来说,笔者认为网易号玩法设计的更为合理,更符合人类的天性。网易号有一套明确的升级规则,重点都告诉大伙了,剩下就是达成目标。然后再通过一个个任务获得积分,实现快速升级,通过及时满足让人有动力不断做任务。

内容消费者,每天从自媒体看自己关注的内容,特别看到一些经典内容,更多的是收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文章看了不少,时间也花了不少,但是认知和能力并未同比例提升。知识看得多不等于理解和掌握,需要多总结和实践,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基于结果不断优化。只有这样,知识才能被掌握。

4.读书

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人们通常会通过读书解答自己的疑惑,提高自己的认知。于是有些人就买了一大堆书,一开始在热情的推动下坚持看书。多了一段时间,前面用力过猛,热情耗尽,就开始靠意志强迫自己看书。再过一段时间,热情没了,意志力无法长时间对抗享乐的本能,干脆缴械投降,抛开书本,刷刷视频,玩玩游戏,快哉。

我们该如何读书呢?一方面,要让自己明白为什么读书,白话就是想清楚读书对于自己短期、长期的好处。只有认识清晰了,我们才会有长期坚持读书的可能。另一方面,读书不在于读了多少本书,关键在于是否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并不断实践书本上的知识,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自己认知和能力。很多人读了很多书,认知也没有提升多少,而且可能出现内容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读下一本记不起前一本内容,好像和没读差不多,就是因为只是停留在书本看了,却未实践,或者浅尝辄止。

以上只是列举了部分贪多的例子,生活工作中还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贪买、贪睡、贪利、贪权等等。面对各种欲望和诱惑,我们努力坚持少即是多,学会做减法,放下心中执念,修行“断行、舍行、离行”。修行的路上,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