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

➤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想抓住未来,就必须从“我会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站位转换成“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

➤当前高校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敏锐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而非被动地应、懒惰地守、惯性地走,要把自己做成自变量,影响因变量

➤高校不应在几千、几百亩土地上封闭起来培养人才,而是要在集结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中办“大教育”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思琪

在远离大海的哈尔滨,在地处高寒的中国东北角,“国防七子”中唯一一所船海特色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下称哈工程),始终以追求服务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战略需求为使命担当,打造了一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为船、为海、为国防”的杰出人才,为海洋强国贡献了力量与智慧。

这里产生过我国第一艘试验潜艇、第一部舰载计算机等数十项“共和国第一”。建校初期还有200余名共和国将军、50余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数千名高级工程师和教授从这里走出。近30年来,哈工程又向“三海一核”领域和国防系统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

这些成就何以得来?又如何继往开来?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全面解读这所大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

《瞭望》:如果把哈工程比作人,你怎么形容她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又是如何练就的?

姚郁:哈工程师生传承着鲜明的“以忠诚为境界,以船海为特色”的精神气质。

这一气质的练就与这所学校的办学历程相关。学校60余年的风雨变迁始终与新中国命运息息相关,她的前身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她培养的13届学员成才率极高,她的科研也有力推进了新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很好地诠释了高校对社会的贡献。

1970年,她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在原址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即“哈船院”。当年的学校领导集体在困境中克服各种困难,缔造了国内一流的船海核学科,创造了一大批高端科研成果,解决了诸多领域人才短缺和断档问题,支撑了国防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今天的哈工程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使命担当,积淀形成深厚的“三海一核”特色优势,“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办学境界更是内化为师生自觉的价值追求。

《瞭望》: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国家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学校如何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布局?

姚郁: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作为船海核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学校聚焦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主动谋划布局,充分发挥海洋强国战略中“国家队”的作用,发挥科研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先行军”作用,面向国家和国防需求,发挥优势、拓展布局,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为此,学校主要在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打造国之重器、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创新、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推进高质量科研平台建设、探索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尝试。

2020年,全国第六家、海洋领域唯一创新工作站——水下智能技术协同创新工作站获批建设。工作站集中了学校在水下无人系统、水下智能探测和水下智能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深度协同,将着力解决深远海领域创新活力不足问题,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解决一批前沿科学问题,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推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走出一条国防科技创新的可复制、可推广新路。协同创新工作站的建立充分彰显了学校在特色优势领域围绕国家战略主动谋划布局的能力。

作为另一个服务国家战略的平台,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也已通过评审。创新中心是学校牵头,联合多家优势单位,在学校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建立的贯通产学研用的创新平台,以探索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装备研制全创新链条协调的创新机制,引领装备创新发展和颠覆催生。创新中心不但是校内科研团队跨学科的协同,更是全国范围内跨行业的大协同,是新形势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体现。

《瞭望》:学校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和站位做了这样的布局?

姚郁:要想抓住未来,就必须从“我会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站位转换成“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更加注重原始创新、更加注重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更加注重方向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做真科研,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祖国的海洋国土和国家急需。

创新工作站也好,创新中心也好,都会遇到技术挑战,都要寻求“从0到1”的突破。通过创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目的是以增量创新带动存量变革,这就是我们这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哈工程人的血脉中有这样的基因,这也是我们要在新时代交好的历史答卷。

培养船海核关键领域紧缺人才

《瞭望》:你怎么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国际形势变化对哈工程发展的影响?

姚郁: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哈工程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客观冷静地认清形势,走出一条科技和人才培养自立自强之路,为国防事业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船海核关键领域的紧缺人才。

《瞭望》:船海核关键领域的紧缺人才具体所指是什么?

姚郁:主要是三类紧缺人才。第一类是行业高精尖的急缺人才,即立足“三海一核”专业特色,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

第二类是顺应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即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包括学校与中船集团、中核集团等联合培养博士生。

第三类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急需人才,比如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高级研究型人才等。目前,我们与军事科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就属于这类人才。

《瞭望》:培养这些紧缺人才的关键是什么?哈工程有哪些重点举措?

姚郁:关键是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哈工程为此推出了“师资队伍建设20条”,涉及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专任教师分类发展、构建创新领军人才特区政策等多方面内容。比如,为深度对接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学校建立了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度,对创新领军人才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绩效分配、评价考核等方面赋予更大的自主权。对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科研人员,探索职称评审新举措。

为引导教师在世界科技前沿、新兴领域及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研究,学校还加大了经费投入和政策性供给,力求重点培育与引进一批具有“领跑”潜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后备青年人才。同时,重点扶持一批潜心教育教学的学术骨干,充分调动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培育造就一支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2016年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52人次,引进高水平师资352人,新增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黑龙江省“头雁”团队12支,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和国防以及行业的重大需求。

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博士后管理制度,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博士后人员薪酬待遇体系,使之成为聚集、培养、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的蓄水池。注重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牵引,推动青年人才主动融入学术圈,扩大学术影响力。

拓展布局未来人才培养

《瞭望》:哈工程曾经培养了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副总设计师孙光甦,“蛟龙”号首席潜航员、我国多型潜水器总师叶聪等一批船海核领域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未来,学校将如何布局和拓展人才培养?

姚郁:未来的人才培养,我们不会改变哈工程多年坚守培养行业关键领域紧缺人才的初心使命,也不会改变培养“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毕业生的定位,我们会大胆推进人才培养改革,适应人才需求新变化,回应国家关切和社会关切。

近几年,学校一直谋划和拓展两个新的板块,展开人才培养的新布局。

一是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建立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英国高等教育有900年的历史,海洋装备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经过两年努力,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建立了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依托船舶工程、轮机工程、自动化工程、水声工程4个专业,在智慧海洋领域开展合作教育和研究,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打造人才培养新的高地。2020年9月,首批137名新生进入联合学院学习,招生超出预期,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二是布局智慧海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着力培养引领智慧海洋科技发展的领军人才。新学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面向未来、坚持学生中心、坚持体系重构、坚持多元协同,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实施“12345”行动计划。1是一个目标,即面向海洋未来,聚焦智慧海洋,培养能够引领智慧海洋科技发展的领军人才;2是两项探索,即探索海洋领域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规律、探索智慧海洋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模式;3是三项改革,即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体系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改革;4是四项举措,即科教融合育人、产教融合育人、军民融合育人、国际合作育人;5是五项保障,即党的领导、组织保障、条件保障、政策保障、经费保障。

学校希望通过这两个本科生育人实验高地,培养更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瞭望》:本科生之外,体现一所研究型大学培养实力的其实是研究生教育,哈工程在研究生教育上又有哪些新拓展、新布局?

姚郁:国内研究生教育现状基本是“山羊和绵羊一起放”,即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混在一起培养。但专业学位定位是面向工程应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学术学位更强调培养科学家型的人才。

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上,学校与现实需求还有差距,正通过调动社会资源、挖掘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办学,不断提升培养能力。2020年,学校在烟台布局建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烟台研究(生)院,突出产教融合,与烟台市40余家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人才,首批40余位老师、571名研究生已经入院入企开展科研和学习。

这一方面充分调动和利用了社会资源培养高层次专业学位人才,另一方面也精准对接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希望通过这个突破,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提升,努力在全国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打造产教融合标杆。

从2018年开始,学校与军事科学院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军地双导师模式,开展新军事变革急需人才联合培养。每年招生40名博士、20名硕士,合作导师近百人,获得教育部认可。

《瞭望》:站在国家教育改革新发展阶段的起点,你有哪些思考和谋划?

姚郁:这些年来,围绕新时代国家对人才的新需求,学校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和思考。新形势、新阶段下,作为校长,我也越来越感受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清晰和提高。

特别是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2020年7月底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新历史阶段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从中领会到,在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哈工程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上,责无旁贷。

为此,从去年开始,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三个办学的核心内容陆续展开大规模论证,组织召开了200多场座谈会。经过半年多系统梳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先后出台本科生人才培养40条、研究生人才培养20条、科研20条和师资队伍建设20条,统称为“工程100条”,基本理清了未来3~5年哈工程的发展思路与格局,为师生注入发展动力与信心,也将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在学校操场上建起“雪地航母”(2020年11月22日摄) 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把自己做成自变量影响因变量

《瞭望》:近年哈工程围绕沿海城市正加快布局拓展,这是在寻找船海梦的着陆点吗?

姚郁:应该说,哈工程虽然是一所船海特色鲜明的高校,但她居于内陆,并不临海,所以打造哈工程的“出海口”是学校几代人的共同梦想。

青岛是我们最早进行布局的沿海城市,我们希望借此打造人才高地,海上试验场,推进国际化办学,拓展新兴交叉学科。这四个定位,目前一直在有序推进。学校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还联手打造了全国唯一一个军民两用海上综合试验场,未来这一试验场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研工作。

2020年,学校又主动融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战略,与三亚崖洲湾科技城共建创新发展基地,为我国深海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贡献力量。

《瞭望》:你怎么看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发展重点?

姚郁:我认为,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不被具体事务所限制,不被某一专业所束缚。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以往,我们的教育多培养单一专业、单一学科的人才,习惯于在原来固有的舒适圈钻研,实际上不利于学生成长。这体现了教师指导能力、师资配比水平的不足,凸显了教育模式改革的紧迫性。

当前一些教育领域暴露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所造成的,比如我们更多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该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提升抗压能力。

高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归根结底是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体现。高校不断提升教师水平、改善办学条件,都是为了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样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建设性地改造社会,为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高校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敏锐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而非被动地应、懒惰地守、惯性地走,要把自己做成自变量去影响因变量。

我认为,高校不应在几千、几百亩土地上封闭起来培养人才,而是要在集结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中办“大教育”,这种方式既解决高校为社会服务的问题,又解决了人才培养载体的问题。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思维、全新的体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公众期待,得到用人单位认可。

对于未来不确定性,我们不要抱有任何幻想,要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ND—

信息来源: 瞭望 2021年第3期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院等编著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