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发过一个动态,源于我在某音上看到的一个视频。
一个小女孩确诊了中度抑郁症,反而喜极而泣。
因为她终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是因为矫情,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她生病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没有人能懂得产后抑郁的绝望和崩溃。”
近期还有一则新闻。
1月6日下午,香港某著名的豪宅区,一名女子抱着五个月大的女儿从高楼跳下。
被人发现时,她与孩子已没了气息。
她叫罗力力,34岁,郭晶晶好友。
她家世很好,母亲年轻时白手起家闯下家业,父亲是中医世家第六代。
而她自己创业经商,资产过亿,热衷慈善,在港颇有名气。
她期盼而来的女儿,是她眼里“最美丽的惊喜”。
不曾想,她会以这样惨烈的方式让自己和女儿的生命戛然而止。
她的好友回忆,罗力力怀孕后曾希望和男友结婚,男友却一直逃避。
感情上的挫折让她患上了产后抑郁,她称自己是“单亲妈妈”。
治疗过,却没什么效果。
甚至越来越重。
直至,别人眼中的女强人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她内心的痛苦。
抑郁离我们很近,近到每个人可能都有抑郁情绪的时刻。只是有些人调整过来了,有些人却越来越严重。
抑郁症患者根据病情程度,从只是有轻微的抑郁情绪,到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抑郁。
从各种负面情绪开始,易怒,焦虑,失眠,到对什么都兴趣缺缺,自责,再到整个世界都与我无关,否定自我存在价值,直至极端地选择自杀离开这个世界。
心理上的病,总是比生理上的病更不容易发现。
因为无形,因为无知,也因为易于隐藏。
随着这个时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对于个人来说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焦虑也越来越严重。
加之人生在世,难免变故,突来的打击,承受能力也因人而异。
各种情形下,总会有各种不好的情绪。
消除不掉的就会累积叠加,就像一根又一根的稻草压在骆驼背上。
直至最后一根稻草的“崩溃”。
如果不查相关资料,真的不知道,这种被称为心理感冒的病原来是这么的普遍。
那些人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
甚至有一些人是我们眼中看着“阳光开朗”的人。
他们将合乎社会规则的一面展现给别人,自己内心却挣扎在愈来愈沉重的压抑中。
直至再也承受不住,全面崩溃。
不是他们不愿意敞开心扉,而是他们更愿意选择安安静静地自己承受,不愿麻烦别人,会因自己的情绪给别人带来影响而自责。
但他们又是痛苦的,他们明明知道自己这种状态是不对的,可是就是没有办法自己走出来。
他们喊不出话来,也听不见别人的声音。
外面的世界慢慢被他们剥离,内心世界变得灰色暗淡。
他们越来越觉得活着毫无动力,也许离开这个世界,就不痛苦了。
蓝色是忧伤,深蓝是抑郁,黑色是绝望。
想象这样一个画面:
一个人,不知什么原因,驾着小船出海。
离开喧嚣的城市,从风平浪静的蓝色近海,慢慢驶向大海中心。
慢慢的,开始风起浪逐。
他在风雨飘摇中战战兢兢地摇着双桨。
第一个浪打来,一根船桨被卷走。
虽然艰难,仍可以继续前行。
第二个浪打来,又一根桨被卷走。
没有了桨,进退两难,只能随浪而行。
最后,一个大浪拍碎了小船。
这个溺水的人在漆黑深海中挣扎,嘴里想喊救命,但发出来的只有咕咕的声音。
最后只有绝望地看着,手伸向渐行渐远的那一点光明,意识一点点的消失,沉入黑暗。
不能光喊溺水的人快自救,你要拉他一把
其实,得抑郁症的人并不是没有一点苗头。
没有发现,除了对这个病不了解外,还有就是关心不够。
有些人本就内向,突遇变故陷于抑郁,周围的人也不一定能及时发现。
但最亲近的人如果留心一定能感觉到,只是他们可能想当然地认为他变懒了(什么事情都没兴趣做),或者矫情(莫名情绪化),或者更内向了(封闭自己)。
丝毫没有意识到他是得病了,心理的疾病。
而有些看起来外向的人,只是更擅长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
他们选择遵从社会规则,也选择了独自承受着一切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
在外面脸笑得多开心,回来独处时内心便有多沉郁。
如果没有发泄的途径,时间久了也会出问题。
这种反差其实应该很好发现,但现实是身边的人觉得他自己能解决,并没有太在意这些。
无论哪种,等到发现一些苗头时,都已经不是简单的情绪问题了。
“你要开心一点,不要老想一些不开心的事。”
“你要多出去走走,散散心。”
“胡思乱想对身体不好,你就不能想一些积极的事么?”
当说出这些话时,其实是寄希望抑郁症患者自己“想开了”,想开了自然啥事都没了。
这是让他们自救。
殊不知不管这些张嘴便来的劝诫有没有用,即使有用,也只能劝那些只是些许抑郁情绪的人。
而真正抑郁的人,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劝导开的。
他们需要治疗,需要身边的人的理解、爱和关心,需要远离导致抑郁的原因和环境。
病情越严重,需要越长的时间治疗,也就需要陪伴的人更多的耐心。
溺水的人,你喊他快上来自己救自己毫无用处,需要的是你到他的身旁,拉他一把。
结束语
罗力力的产后抑郁症源于男友对婚姻的逃避。
产后敏感的心理时期,糅合对感情的失望和愤怒,对当“单亲妈妈”的恐惧,最后演变成对未来生活的绝望。
虽然几经治疗,可是导致她抑郁的原因和环境并没有改变。
她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
最后她觉得自己走了,孩子也是痛苦的,所以带走了孩子。
如果她的男友选择承担自己的责任,一起配合她的治疗,悉心照顾。
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
可惜已经没有如果。
抑郁并不可怕,因为大多数抑郁是可以治愈的。
但抑郁也是可怕的。因为它太不受重视,往往发现不对时,都已经很严重。
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才能真正深刻体会。
最后压垮抑郁患者的,是明知身处绝境却走不出来的绝望。
最后,希望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能真正走出来,回到这个精彩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