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声雷,开年巨瓜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大家都和香玉一样,在瓜田里目瞪口呆。

但纵使这瓜再爆,也盖不住 另一个扎心的热搜:

#80后90后的压力有多大#

从去年的热词「内卷」「996」,再到最近几起年轻人猝死事件。

这届年轻人,真的太难了。

在外为了学业、工作拼命,回家还要被催婚、催生。

越来越多的人连恋爱都不想谈了,更何况结婚生孩子呢。

据悉,我国2019年出生率仅为10.48%,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

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

房价高、工作忙,连自己都顾不过来。

抚养孩子的高昂成本,更叫人望而却步。

当代年轻人怎么会活得这么累?

一切缘由或许还要从这部纪录片说起——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这部8年前的诚意之作,尺度之大,超乎你想象。

摄制组走访了18个省市,试图从10个维度揭示中国教育的困境和改革痛点

凭着独到的视角和犀利的观察,这部纪录片至今在豆瓣享有9.2的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还得从一篇小学一年级的课文说起。

小鸭子想学游泳,鸭妈妈告诉他: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过了几天,小鸭子就学会了游泳。

乍一看好像挺励志的,但一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

这短短的几行字里,充斥着最典型的中国思维:

重结果,轻过程。

这种急功近利的风气,累坏了当代小学生。

无忧无虑的童年早就成为过去,现在的孩子们心里只有学习。

每天起早贪黑,厚厚的眼镜儿戴上了,身体素质也变差了。

孩子的母亲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但没有办法。

其他小孩儿也在努力学习,你不学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有人把当今的教育模式称为「军备竞赛」

别说小学一年级了,精英阶层从胎教就开始抓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基础科目的补习,家长们还要培养孩子的课外爱好。

基础版的课程是:书法、钢琴、围棋、绘画。

进阶版的课程更夸张:马术、击剑、花样滑冰、冰球等等。

这些让孩子毫无喘息空间、不断给其打鸡血的教育模式被称为「鸡娃」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内卷了。

这简直就是卷心菜他妈给卷心菜开门——卷到家了。

根据当年的调查报告显示:

八成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83.69%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考到前15名。

54.7%的希望孩子将来读到博士学位。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的孩子比比皆是。

在孩子在备受折磨的同时,家长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之前微博上有个大火的话题:#当家长群变成压力群后#

家长纷纷抱怨,自己不仅要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还要负责批改。

那要老师有何用?

有些学校更过分,直接把家长当成了免费劳动力。

家长通常不敢抱怨,担心老师在学校故意针对自家小孩儿。

然而这还不是最闹心的。

最让家长吃不消的是无底洞般的教育支出

教育出版行业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教材虽便宜,但教辅定价高啊。

试问哪个学生没有买过《五三》和历年高考真题?

与教辅相伴而行的,是校内教师开设的校外辅导班。

一般家庭,为了供孩子补课、上兴趣班,全家人都得节衣缩食。

而中产以上的家庭,则出现了顺义妈妈等匪夷所思的新角色。

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女性,不惜退出职场,回归家庭。

天天陪孩子学习、补课,活成一个全职家教,兼孩子的经纪人。

有些高知家长为了压别家孩子一头,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去年7月份,小学生陈灵石因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神了,这让一众硕博研究生情何以堪。

后来,万能的网友发现,神童的爸爸来头可不小,是某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父子俩的研究方向,惊人的一致。

大家不禁怀疑,这份研究成果是否真是陈灵石亲笔?

其父架不住广大网友的质疑,替儿子匆匆发布了一封道歉声明,还说要上交奖项。

至此,事情不了了之,而始作俑者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说到底,这些高知家长们,挤占的是其他小孩儿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

好好的创新能力比赛,竟然变成了拼爹大赛,多讽刺。

其实,这些孩子们已经足够幸运。

他们成长在城市,接受了完备的教育。

没有这些条件的孩子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11岁的董仁发,是贵州山区的留守儿童

他的父母在广东打工,几年才回来一次。

家里的几亩地交给亲戚打理,姑姑偶尔会来照看一下他的生活。

平时他只能在老旧的土屋中独自生活。

而这个房子不仅漏风漏雨,连电灯也没有。

别说什么课外补习班了,他连一个像样的文具都没有。

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课,放学,回家给自己做饭。

想玩了,就在家门口转几圈。

不想玩了,就早早上床睡觉。

他根本没有接触外界新鲜事物的途径。

连看电视都变成了一种奢望。

他家买不起电视,而这里有电视的人也屈指可数。

幸好。

还有愿意扎根于此的乡村教师

给他贫瘠的生活带来了一缕知识的曙光。

但如今乡村老师也面临着危机。

首先,这些贫困地区留不住年轻老师,很多人呆上几个月就辞职了。

其次,国家开始清退代课老师

而这就是最关键的。

因为在这些乡村学校中,留校几十年的老教师,几乎都是代课老师。

无法转正的他们,只能选择转岗, 挂职学校的保安和厨师。

如何去衡量这些老师呢?

他们有的连普通话都说不好,大多数只拿到了初中文凭。

他们开不了英语课,也没办法提升教学质量。

但他们扎根在这里,拿着微薄的工资,尽其所能的传授知识。

比起上课藏一手,在校外开班赚钱的特等教师。

香玉觉得他们才是是当之无愧的教师。

贫穷没有击退乡村教师办学的热情。

县城中学出现后,他们流失了大量的学生。

最后教无可教,只能转业。

而县城中学也遇到了自己的劲敌——超级中学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让广大学子如雷贯耳的衡水中学。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高考工厂,该校打破了多个记录,成为家长心中的「神坛 」。

但。

超级中学的崛起和县城中学的沦陷是捆绑在一起的。

优质生源和教师的流失,使得县城中学的升学率持续走低。

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导致学校最终被兼并。

能进超级中学,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进重点大学。

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考大省的内部竞争尤为激烈。

比如:河南、山东。

同样的分数,考生在本地只能牵强考普通一本。

但在北京却能上985/211。

而这也是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希望能早日实现异地高考的原因。

寒门本来就难出贵子。

而近几年盛行的高校自主招生,更加剧了对农村学生的排斥。

仅以清北去年的招生为例:

第一类是特招生。

第二类是港澳台、国际生源。

我们的最高学府都尚且如此,更别提其他的重点大学。

这两类生源本来就占了半壁江山。

而剩下的入学名额有一千多万的高考生在抢。

那些连辅导班都没上过的农村孩子,怎么可能抢得赢?

即使这些农村孩子勉强挤进了大学的校门。

也会发现自己变成了小镇做题家。 (即,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那种落差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他们要么奋起直追,拿奖学金,考研读博。

要么水过四年,60分万岁,毕业打工。

但是,不管进入怎样的学校。

校园终究是象牙塔。

残酷的职场才是所有学生最终的归宿。

2020应届毕业生874万,历史最高。

在这里, 人力资本远胜一切。

双休、交五险一金,都能算是公司福利了。

996成了大厂「 福报」,007早已成为广告和电商行业的常态。

熬不住的打工人,很多都选择辞职考研

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学历内卷。

2020考研全国总报考人数是341万,相比2019年增长了17.59%。

因疫情回国的留学生更是不计其数。

学历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大部分人在读完硕士时,年龄已经奔三。

结果发现,找工作依然艰难,职场竞争比读研之前还要激烈。

而与此同时,社会却在不断贩卖年龄焦虑

30岁以上就算「中老年人」,35岁以上分分钟被裁员……

仿佛一旦奔三,就已经半截入土了。

但三十而立,不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吗?

如今,80后向四十岁迈进,90后到了而立之年,00后正式开始奔三

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

我们还没好好享受生活,就被迫投入激流。

随着年龄一同增长的,是对于「房子、票子、车子、孩子」的焦虑。

电影《猜火车》有一段经典开场白: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他妈的三件套西装。……选择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说是最无耻的事了。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嘛要做?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

现实中,也有一些年轻人选择逃离内卷,逃离996,逃离各种各样压力的来源。

在韩国,有个专门的词用来形容这类人——「N抛世代」 。

即,抛弃N种事物的年轻一代。

2011年,三抛世代出现,他们抛弃恋爱、结婚、生子。

2015年,有了五抛世代 , 抛弃人际关系、房子。

近年,又多了七抛世代 , 抛弃梦想、希望。

抛弃这些东西的原因很简单:

成本太高,供不起。

工资跟不上物价,积蓄付不起首付。

更别提生娃后那无底洞般的教育投资了。

到如今,抛无可抛,只好彻底放飞自我。

韩国的年轻人决定活在当下,先吃饱喝足,其他事以后再说。

中国的年轻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年轻人不想结婚生子,却能冲动消费。

归根究底还是想给平淡的生活多增加一些趣味,偶尔犒劳犒劳自己。

N抛世代,抛弃的不仅是身外之物。

还有最宝贵的生活热情。

这代人似乎再也找不到父辈们为理想燃烧的动力。

他们,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