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分阶段的,孔子把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规划了该做的事,并且每个阶段都有收获:“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人生阶段划分不只是他的人生当如此,同样也是对社会普遍现象的总结,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只是收获的成果不同而已。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该做的事,年少时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为以后做事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年后运用知识和才干做事,建功立业;到了老年,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某个人生阶段,该做的事没有好好去做,往往很耽误下一阶段的事。有人会说这不一定,凡事都有例外,这不抬杠,历史上例外的事也有,姜子牙到了80岁被周文王发现,得到重用,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伐商而夺得天下。姜子牙之所以大器晚成,是他在周文王这前没有遇到明君,使他的才能没有机会得到发挥。大器晚成毕竟是少数,像姜子牙80岁才成就一番功业更是异类。

如果在人生的前一个阶段没有做好该的事,与别人拉开距离,一直追赶是很累不说,别人已经占了先机,自己成事的机会就会相对少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除非有姜子牙这样的特质,才能赶上。

孔子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一个人到了40岁,还让人讨厌,这个人的一生就完了。

40岁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人生基本定型。经过30岁之前阶段的学习积累和30岁之后的而立,家庭基本稳固,更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事业也基本成型,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过去的生活。

还有更可怕的说法,人在30岁就定型一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曼·罗兰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里写道:“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只是在模仿自己中日复一日地度过。”

日本作家本间久雄的名言:“很多人都是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因为很多人自我设限,一旦定型之后,没有外力的破坏,就不想打破自己设定的人设,一直待在舒适区,觉得很安全,重复自己30岁的人生。

孔子说,后生可畏,“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如果四五十岁还不能闻知,就也不足敬畏了。孔子认为,经过人生的积淀,四十岁是出成绩的时候,五十岁时因成就而出名,如果一个人在事业成就期却一无所成,这个人今后成名的机会基本上就很少了,再想成名就更难了。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经过40年的磨练和积累,对社会、对人生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会对错不分,不再迷茫,做事有分寸,为人处世应该进退有度,一般不犯大原则的错误,只要不是大恶大奸之人,不会惹人讨厌的。

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不惑的年龄,还让人讨厌,说明这个人为人处世是有问题的。年龄一大把了,还处在迷惑之中,说话做事都不靠谱,可能做人不只是有瑕疵,而且很有可能不算一个好人。

俗话说,“人要坏,四十开外。”到了基本定型的年龄,还是一个浑身都是毛病的人,说话办事都让人生厌,又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有可能继续错下去,那可真是朽木不可雕了,就很难再从头开始;即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年龄老了,改掉坏毛病很痛苦,由着惯性,破罐子破摔,这个人一辈子可能也就那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告诫我们,一个人到了40岁以后,还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平庸也就罢了,但不能一无是处。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从迷惑中走出来,还有救;如果不知错,继续错下去,让人厌恶不已,这个人一生可就真的没救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阳货篇》:

【原文】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纪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恐怕这一辈子再也难有善行了。”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