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斧子》

“如果你是大树,我们就是小斧头”。

这是Bob Marley1973年与乐团合作的专辑《Burnin’》中的歌曲《小斧子》里面的一句歌词。

/ 专辑

当时写下这句话,是表达歌者们对牙买加音乐工业为人垄断的现状,限制了创作自由的不满。

句子本身也是牙买加的谚语,形容那些声量虽小却依然将对权势之人发出挑战的人。

这句话也成为了导演史蒂夫·麦奎因日后在创作《小斧子》的灵感,并最终选择以其命名了自己的整个企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史蒂夫·麦奎因

2010年,刚刚凭借《饥饿》完成生涯转型、正式进入剧情长片执导工作的他开始对相关的材料展开了搜集。

其后《羞耻》在威尼斯获得的成功,不仅为“法鲨”带来一座影帝,也让其获得了更大范围的知名度。

/《羞耻》剧照

再后来,便是《为奴十二年》一路逆袭,九项奥斯卡提名、并最终捧得最佳影片宝座的故事了。

无论这当中是否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但《为奴十二年》在口碑和票房上的出色都对《小斧子》的最终成型有着很强的推动。

/《为奴十二年》剧照

2014年,史蒂夫首次透露了自己正在为BBC创作剧集的计划;一年后,BBC官宣。

随后,便是长达五年的筹备和拍摄期,直到2019年Amazon确认联合出品,并敲定美国的播放权,才最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BBC的原计划是设定为“由5个故事组成的6集电视剧”,当时项目一段时间出现在媒体报道的故事梗概也大概为“从上世纪60年代讲到2014年,讲述(伦敦西印度)社区在历代所经历的改变、抗争与发展”。

但最终,《小斧子》在这两个设定上都发生了些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斧子》海报

尽管BBC和Amazon在播出时,都按照电视剧周播制对用户进行了推送。

但在前期的宣传与推广中,它都采取了分篇的方式,依次打入了不同电影节的片单中。

其中,《情人的摇滚》和《红树林》率先得到了戛纳的支持,同时出现在了戛纳2020单元「THE FAITHFUL」中。

/《情人的摇滚》海报

这是否意味着,在电影节正常举办的情况下,他有可能凭借两部电影同时进入主竞赛,达成一个鲜少的“成就”,我们无从得知;

但至少,可以看到凭借长片处女作《饥饿》在“一种关注”实现首秀后,时隔12年,“老家”对他回归的肯定与欢迎。

这两部电影随后也在纽约和伦敦的电影节完成了亮相,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曝光和宣传。

作为整个系列里最大牌的演员之一,或许出于“明星效应”,由《星球大战》走出的约翰·博耶加领衔的《红白蓝》则额外入选了纽约电影节的片单。

/《红树林》海报

这种分篇式的推广让《小斧子》大概从去年年中就已经了累积不少话题性,也为没有参加任何电影节的余下两部——《教育》和《亚历克斯·惠特尔》进行了良好助推。

如若仅是定档并且以周播的方式“烧”完5集,它或许并不会引起如此多的反响(甚至是在颁奖季能够有所收获)。

/《教育》海报

而在最终的成片里,也将故事时间线的重心都放在了上世纪60-80年代,没有再触及时间更近的事件。

倒是开播之时,正值美国“弗洛伊德案”余波、选战引发的分歧和种族议题的争论;颇有种“借古喻今”的意味。

即使是大洋两端不同的国情,也并非共有的记忆与经历。

但《小斧子》所捕捉的问题与记录,依然可看作是2020年种族议题影视来自另一个视角的出发与讨论。

《红树林》

作为全系列的开篇,《红树林》的长度达到了128分钟—不仅是系列最长,也不禁让我在猜想:如果按照当初BBC六集、五个故事的规划,是否就意味着这故事会被拆分成上下两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树林》剧照

在看《红树林》之前,想起了许多对《小斧子》整个系列的期望与想象:因为感觉对美国相关部分的了解(还算)很多了,

但直到知道有这么个企划时,才发现自己对另一端的上世纪种族关系史接近空白——这种历史课式的故事呈现显然是填补这个空白领域最好的钥匙。

《红树林》选择的便是发生于1970年,在西伦敦诺丁山一间加勒比餐厅所爆发的冲突与对峙。

当时被逮捕的九个人,被称为“Mangrove Nine”,这个叫法自然也就联想到了“芝加哥七君子”。

/《红树林》剧照

和《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有些相同的是,《红树林》也是把最多篇幅的戏给到了庭审,

依然走的是类似的路数—“时刻提醒着观众共情的高频宣讲+大段台词陈尽愤怒与控诉”,但台词中诸如“殖民主义的恶臭”的使用却变得更为生猛。

而在庭审之外的,依然是对暴力冲击场面不加克制的展示,和彼时文化氛围的全景扫描,可能变得更加丰富了些。

/《红树林》剧照

它也在开篇就将《小斧子》的风格鲜明地摆在了观众面前:这里发生的故事不会被抹掉,需要被记住;

故事笔下的这些人都曾是“小斧子”,想要撼动“大树”。

《情人的摇滚》

与《红树林》同时在多个电影节亮相的这部是全系列较为偏爱的一部。

讲到这里,想突然鲁莽并且粗略地插嘴几句,上周在准备这篇文章集中补看史蒂夫前面几部电影的感受。

/《情人的摇滚》剧照

前面的四部电影中,我试着将其理解并划分为两个部分:《饥饿》与《羞耻》,戛纳一种关注和威尼斯的主竞赛,像是导演自己“留”在“欧洲”,并对自己过往作为短片拍摄者、活跃于画廊工作的“艺术人格”的存续。

两部对“控制/不受控制”这样的极端状态的表达和诠释,是电影核心的主题与讨论。

《为奴十二年》和《寡不敌众》,因为都更加(明显)积极活跃于颁奖季的公关战中,在商业方面的尝试要相对多了许多。

/《饥饿》海报

前者是“历史课”,后者是最近密集涌现的“侠盗片”的试图重新诠释。它们当然也没有丢掉风格,但更多地会在表达上,更加圆滑。

但无论是哪部电影,史蒂夫都没有放弃“呈现”二字。

/史蒂夫·麦奎因

《饥饿》对主人公在进行绝食抗议,“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状态展示;

《羞耻》(哪怕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尺寸/性瘾;

《为奴十二年》对奴隶主暴行不加以克制的展示。

哪怕是可能在反响上最为冷淡的《以寡敌众》,它都不关于像《瞒天过海:美人计》那样应接不暇时装秀与神偷片“艳压、绝色”的刻板标签,而对准了更为复杂的话题。

/《以寡敌众》海报

所以《情人的摇滚》最后也让我看到了“一脉相承”的感觉,并且可能是五部电影里最拥有以往风格的一部。

整个电影可以用 “任性”二字来概括,因为它就是一个复古气息满溢的派对。

/《情人的摇滚》剧照

观众进入到这个故事中,看到的是无不歇息的唱跳,也有偶尔宾客间失控上头的对峙,放弃了更多叙事的想法。

《情人的摇滚》重点,也不再是严肃的时政讨论和“苦大仇深”的史实回溯。它关于爱情,关于文化,关于着迷,用全景式的描绘通通将它们装下。

《红白蓝》

肤色之间,黑与白;

工作之间,科学与警务;

生活之间,歧视与关爱…...在不到90分钟的篇幅里,《红白蓝》里的主人公勒洛伊·洛根所面临的矛盾与实际问题如此饱满而又丰富,一触即发,就能酿成相当纯熟的戏剧矛盾来推进故事。

/《红白蓝》剧照

有了原型人物的真实经历作为支撑,也很大程度增强了整个故事的说服力。

主人公勒洛伊曾经有三个身份:从“科学学者”“警长”再到“作家”,《红白蓝》的故事大概也对应着他生涯中的三次改变。

这个故事选择在2020年制播,充满某种强烈的意义——制度系统性歧视的根源与现时执法的矛盾没有出路,也缺乏令人满意的回答;

/《红白蓝》剧照

勒洛伊的故事未曾在这里画下句点,而更像深埋一颗种子。

当然,这部里更给人带来惊喜的还有男主演约翰·博耶加。

/约翰·博耶加的星战角色海报

或许在过往一年,他更多是以和《星球大战》、和迪士尼的拉锯的“主人公“身份出现在新闻中,但是在这个篇章里,他负责的文戏(好像是第一次看),也是在系列电影之外,打破重复诠释的尝试。

《亚历克斯·惠特尔》

由新人演员谢伊·科尔领衔的这部或许是全系列较为令人失望的一部。

而巧合的是,在看完去搜索五部在Metacritic的得分,它也恰巧是得分最低的一部(77分,而其他四部的得分都在80分以上)。

/《亚历克斯·惠特尔》剧照

作为和《红树林》《红白蓝》一样都是直接采样真实人物的故事,它与另外两部高下立见。

主角亚历克斯·惠特尔是一名获得过大英帝国勋章的小说家,在1981年因为布里克斯顿骚乱入狱之后,他获得了狱友的鼓励,开始阅读许多书籍;

也最终促成了自己日后书籍、独幕剧等作品的写作。

可以说,亚历克斯的个人经历早就和他的创作、大历史背景的变化紧密相扣,他的故事就是那段历史的生动佐证。

/《亚历克斯·惠特尔》剧照

按照标准、每年都屡见不鲜的“文学人-冲奖”传记片路线拍,再佐以他的文本介绍,感觉就是很稳妥并且不会有太大难度的选择。

但在最后的成品里,总感觉选取了太多无关他本人的细枝末节;也没有借由他的视角,对1981年的骚乱进入到更深的观察。

仅1小时的片长让亚历克斯的变化仓促而又突兀,感觉这明显是个值得更好诠释与讲述的故事。

《教育》

最后更新的《教育》,看似没有任何“电影节出身”,却竟然是整个系列里我最喜欢的一部。

小男主Kenyah Sandy(豆瓣暂时没有译名和单独的演员条目),的表演相当抓人与亮眼,作为结局篇留下了相当具有气势的一笔。

/《教育》剧照

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伦敦对移民后代在教育上实现的歧视与恶意打压,这里有点想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在学校实施的种族隔离与“黑白不同校”政策以及相关的“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

它所揭示的问题更为邪恶,系统性机制抹杀那些机会与希望,在这里的孩子们对先祖的历史一无所知直至最终忘记“根”,拷打、虐待、歧视…...标题里的“教育”二字在这里变得无此讽刺。

/《教育》剧照

主角Kinsley也是深受其害的一个黑人孩子,于是整个故事中沿着他的成长轨迹,把那些遭遇、痛苦和变化都细细道来。

但这样沉重的话题,却被处理得很“轻”;它没有更多展现上的花式,反而还佐以些无心的幽默,也始终贴题男孩的成长,再最终诗意上升到万千星河…...予人启示和回味。

对照着长度相当、却相对来说最失望的《亚历克·惠特尔》,真的很难想象,如此有力量的故事在一小时内得到了很为完整的表达,并且渴望更多、更多。

它或许也是五部电影里,最适合拓展为一个小长剧的故事。

/《教育》剧照

《相对无言》《肥瑞的疯狂日记》…...英剧不乏对成长向故事的挖掘与选题,这个故事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小男主过硬的演绎,“嗅”到了成功的意味。

如果个人排序的话,对五部的喜欢程度大概是:《教育》>《情人的摇滚》>《红白蓝》=《红树林》>《亚历克斯·惠特尔》。

不可否认《小斧子》在部分表演者的呈现以及单集之间的质量差异难免还是构成瑕疵,比如对比过往史蒂夫曾经合作过的演员,比如《为奴十二年》的露皮塔与切瓦特、《以寡敌众》的维奥拉,有些演员的表演对于当集的故事可看作是“拉垮”;

/《教育》剧照

某几个章节碍于时长,不能对故事的表述进行更为圆满的修饰,也留下了遗憾。

但整体企划充满的意义,以及通过回溯历史投射到现时话题的照映,它依然是不容错过、至少值得关注的“年度电影“。

是纪录,是预言,是致敬,是诗篇,是愤怒…...五个视角,五个故事,试图让看客们思考、查找、沉浸或是接受。

2020年,在弗洛伊德案发生,“Black Lives Matter“运动随之而来,导演斯派克·李的激烈发声等等事件之外,史蒂夫·麦奎因也完成了《小斧子》的企划,他和他这五部电影会在日后被记住,以一种值得尊敬、而又浓重的方式。

/THE END

无他,一个平平无奇的纽约之王而已

《无依之地》是怎么拍出来的?

在威尼斯的那些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

成名作即禁片,91岁了,如今他还在拍

影后水准,疼痛的感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