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月

很多人都向往陶渊明笔下的隐居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选择山林某处一片净土,从此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1998年,北大教师王青松和妻子张梅也是秉承着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毅然双双辞职,藏入深山老林,不用现代设施,不和外人打交道,从此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但是,10年后她们花光350万积蓄,为了儿子能接触社会,又毅然决定从深山里搬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王青松从小就是一名学霸,当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大,在学习上他似乎有着过人的天赋,在北大学习期间他一直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王青松最大的优点就是记忆力超强,他能把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看一遍就能记住,也可以一天背诵500个电话号码,他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在学习上一路过五关暂六将,大学毕业后又继续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就留在北大任教了。

在学校工作的王青松,虽然闲暇时间多,但是他没有浪费,于是,利用这些时间在各地探索新的事物。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刮起一阵养生的热潮,而王青松凭借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觉力,他利用闲暇时间研究养生术,甚至开启了养生班。

他的养生班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报名学习,王青松也因此赚到了一笔不菲的学费,几年下来也挣了350万左右。

他与妻子张梅的认识也是缘于养生班,两个人互有好感,并且互相留了电话,然后一直联系,随着联系的加深,感情越来越好,后来两个人就决定在一起,结为夫妻。

结婚后的王青松继续考博士,第一年他报考了汤一介先生的哲学博士,单科和总分第一名,但是因为没有关系,也没走后门,如此高的成绩却被拒绝了,但是他不气馁,第二年继续考,这次报了北大的法学专业,成绩依然优秀,单科和总分又是第一名。但是这次不知为何又被刷了下来。

经历两次挫折以后,王青松有些心灰意冷,考博失败一直是他的心病,但是却不知道什么原因。

与此同时,在北大任教的妻子张梅也因为评定职称的事屡屡受挫,对于学校的人事关系也疲于应对。

常年接触养生之道的王青松这个时候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他和妻子一商量,没想到妻子也十分支持他。

于是两个人一起离开了北大校园,来到了张梅老家,一个北京与河北交界的山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他们在老房子附近租了十亩的田地,在地里种上了蔬菜和各种果树,刚开始没辞职的时候,两个人在北京和山区两地来回跑,但是时间长了,两个人觉得太麻烦,也太耽误时间,为了专心在山区务农,只好双双辞了职。

王青松和张梅放弃令人羡慕的北大老师的工作,而来到农村耕田种地,引来了村里人纷纷猜测和议论,他们很多人把他俩当成神经病来看: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跑到山里当农民?真是脑子有病。

但是,他俩并不在乎村里的流言蜚语,在2000年王青松花20万在当地承包了2500亩荒山,由于承包的地多,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只好雇佣了十多个村民不定期来帮忙干活。

两个人在山里的生活非常简单,为了养生,他们几乎排斥社会上一切先进的发明,他们几乎不用电灯,不通网络,天黑只点一支蜡烛,仅仅靠收音机获取外界信息。甚至她们雇佣的农民来帮忙的时候,要求他们不要带任何先进的现代设备,不然就罚款200元!

他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如非必须很少与人打交道,在生活上也是自给自足,种什么就吃什么,就连洗衣服用的都是草木灰和皂荚,没有也不去买,怕出去一趟污染了他们的生活环境

他们的朋友如果要来,也让他们把车停在山外面,让这荒山成为与人类文明的隔绝地。

他们真正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烦躁,生活过得安稳而踏实。

03

在隐居期间,王青松的妻子为她生下了一个儿子,为了避免外界人打扰,就连儿子出生都是王青松自己亲自接生。儿子出生后,也一直没让他接触外界的事物,每天打交道的就是山里的这些东西,自己玩泥巴,跟猪、牛、羊说话,连一个玩耍的小伙伴都没有。

王青松夫妇对儿子的教育也是仅限于书本,不让他去幼儿园,自己在家里做启蒙教育,让孩子跟他们一起上午在地里干活,下午晚上读书写字,教孩子学传统文化,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长期的与世隔绝,让他们的儿子对一切社会文明一点也不了解。一次朋友带着相机来拜访他们,当他们的儿子看到这个相机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惊奇,也充满了疑惑:“这个古怪的东西是什么?能干什么用?”

当朋友拿起相机给他拍照时,儿子本能地往后躲,当闪光灯亮的时候,他竟然被吓哭了

朋友感到不好意思,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这是相机,用来拍照片的,拍下来的照片可以长久保存。

他们儿子对他所说的信息,似懂非懂,像是隔了好几个世纪的文明。

看到儿子的表现,让王青松夫妇触动很大,再加上朋友一直劝他:再这样下去,真的毁了孩子的未来,他不应该对现代文明的物质一点不了解,不然以后怎么适应这个社会?难道一辈子就在这个山区里当“野人”吗?

朋友走后,他们也深刻思考了儿子的未来,决定为了儿子,要回归社会,让孩子去接触现代文明。

从他们隐居山里到决定出山,不知不觉过了10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为了维护荒山的开垦和运营,他们把之前的挣得350万也基本花光了。

04

俗话说“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王青松夫妇隐居的这十年,说好听点是为了心中的世外桃源,其实是为了逃避社会责任,他们身为北大教师,本来可以在自己岗位上教书育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但是一个因为考博失利,一个因为评职称失败来躲避人事的纠缠,躲起来不与人交往。

也许是为了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社会的不满,选择隐居并不能展现他们的高洁情操,反而恰恰说明他们对承担挫折的畏惧心理,一两次挫折就打垮了自己的斗志了?

如今,王青松夫妇俩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决定搬出山里,回归社会。这无疑是对孩子成长十分有利的决定,也能让孩子尽快适应这个社会,不然等他长大后,真的就与社会文明完全脱轨了!

你怎么看待王青松夫妇隐居的事情?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