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那些从教科书上撤走的经典文章
新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几次改革,陆陆续续撤换了原先一些篇目,有些可能是几代人记忆,这些文章里,哪些令你格外可惜?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名作,作者虽有多方猜测,终于不能确定,所以还是无名氏。中国首个长篇叙事诗。中国诗歌多短小抒情,叙事的少,特别是这种洋洋洒洒将近1800字的长文,又有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十分难得,这些使它在中国诗歌史上成为一个标志性作品。
诗歌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刚烈勇敢的女性形象,刘、焦之死,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礼教,也寄托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
它的删除,减少了学生需要背诵的负担,同时,也失去了一个领略五言长诗之美的机会。
《过秦论》
这是西汉大才子贾谊的政论文,精警夺目,气势流贯,鲁迅先生所谓西汉鸿文也。历来评价极高。各种古文选本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入选。可见此文魅力。其大开大阖的思路,雄辩滔滔的气势,严整精切的逻辑,共同汇成强大的感染力。作者最后的见解也令人拍案叫绝。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篇叫好又叫座的文章。政论文有了无与伦比的美学魅力。它的出现,摆脱了人们对政治策论枯燥说教的刻板印象。这一类文章,原来也可以如此鲜活。
课文中少了《过秦论》,可能也就少了一份语言的阳刚之美。
《六国论》
虽然顶着唐宋八大家名头,认识苏洵,还是因为他是苏轼的父亲,以及这篇经典古文《六国论》。没有这一篇立论精彩的文章,我们要怀疑苏洵何德何能,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类似六国论的文章,很多人都写过,很多人都有过对这一段历史的分析,包括苏轼,但没有一篇如苏洵这般深刻有力,精简动人。且作者以六国与秦的关系,比照了当时北宋与周边国家关系。更见现实意义。
文中的一些观点和议论,现在看来,也都是发人深思的。《六国论》全文,也不过区区六百来字。
《项脊轩志》
归有光,明代散文的一道光。《项脊轩志》又是集中名篇,入选课文的日子,感动过很多人。特别是文末最后一句,早成流行俗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无一句“我爱你”这类的呼喊,却无一字不见深情。好文章都是这样的。可惜了,这样一篇至情之文。
读《项脊轩志》,文不以辞美,清疏淡雅之至。
《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
这些都是鲁迅经典文章。这几年鲁迅的文章退出教科书一直是热议焦点。鲁迅的文章难读还经常要背,令中学生无不胆寒。这下好了,鲁迅文章大撤退后,大家不用再怕周树人了。
不少红色经典文章,也越来越少见了,如《七根火柴》,早无踪迹。
《竞选州长》《雷雨》《阿Q正传》《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触龙说赵太后》《孔雀东南飞》
《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项脊轩志》《促织》《朱德的扁担》《七根火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些经典文章的删除,哪些让你感到格外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