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一组中印边境两军对峙的最新照片在网上流传开来,在照片中可见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印度陆军在班公湖、曼冬错一带的某段实控线两侧,分别部署了越冬帐篷等屯兵点,摆出了长期斗争的架势。当然,在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帐篷、窝棚之类的屯兵点,也不是一路延伸过去、延伸到实控线上的、只相当于急造军路级别的印军战备公路,而是中印两军的坦克同框的场景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那么,这组照片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照片中出现的坦克与步兵战车到底属于何种型号、性能如何、分别隶属于中印两军哪支部队?目前中印两军在西部边境地区的对峙、我们的长期对印斗争究竟进行到了何种地步呢?

照片拍摄地推测

咱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好了,根据随照片一起公布的信息和大佬们齐心协力的判断,最终确认这张照片的拍摄地是在班公湖与曼冬错(即印方所谓的斯潘古尔湖)南侧的热钦山口、热钦沟一带。

从军事地形学的角度考察,中印边境西段班公湖、曼冬错一线海拔较高、地形割裂,严重缺乏大兵团展开所需要的战役地幅,部队的展开严重依赖于山地之间的小平原或河流冲积平原,部队的进攻也严重依赖于高山峡谷之间的个别进攻通道,在兵力的运用上是有非常大的限制的。

落实到具体的战术地幅上,咱们很容易就能够发现:中印边境西段南侧班公湖、曼冬错一线,反而是一个比较有利于部队展开与发展进攻的战术地幅。班公湖和曼冬错的西侧,就是咱们的普尔楚边防站(对面是印度的楚舒勒地区),地形相对平坦,而连接着这一平坦地形的东侧分别是热钦山口、羌山口、约拉山口以及著名的牒穆绰克地区。在占据这一平坦地形的前提下,只要向西北侧越过印军修建在楚舒勒地区的丁如泽简易机场(据说可以临时起降C-130运输机)后沿什约克河谷行军、西南侧沿印度河谷行军,实施一次战役突击距离后,兵锋可直插印拉达克地区的首府列城。

故而,说到底,不管是对于印军还是对于我军来说,班公湖、曼冬错沿岸谷地对部队展开配置,意义非常重大;而热钦山口、羌山口、约拉山口、什约克河谷地、印度河谷地等,无论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印度军队来说,又都是重要的进攻通道(考虑到达成战役目标所需的突击纵深,对我军的意义更大一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难怪中印两军围绕班公湖与曼冬错一线的长期对峙和军事斗争会主要围绕这些山口、以及山口两侧的瞰制地形展开,难怪中印两军会把坦克与步兵战车给开到山口地带“顶牛”、几乎面对面部署了,无它,因为这些山口与山间小平地、冲积平原在中印边境西段南侧,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话说,这是再典型不过的“兵家必争之地”。

前线中印坦克对比

第二个问题则是中印双方此轮对峙所出动的主战装备,先说印度陆军好了,从亚什.莫尔上校公布照片放大后分析,可以看出印度陆军动用的主战装备包括了T-72M1型主战坦克和BMP-2型步兵战车。至于隶属的部队,可能是原本就配置在楚舒勒向列城进攻通道锁钥部位的装254旅,该旅隶属于印军北方司令部第14军步3师战斗序列,下辖第85装甲团(类似于我军的坦克大营)和两个枪骑兵团(类似于我军军改前的装步营),该旅主战装备正是T-72M1和BMP-2;

再说我军,尽管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我军把著名的ZTQ-15型“新轻坦”拉上去了,但是后来放大的图片看,我军出动的装备仅仅是ZTZ-88A型这种第二代主战坦克,具体隶属的部队不明。但不管怎么说,印度陆军没有把T-90S这种一线主战装备弄到前沿,而是动用了T-72M1这种二线装备,而我军使用的装备看起来甚至比T-72M1还要单薄一些,还是ZTZ-88A型这种“富有年代感的老爷车”,相信军迷们一半是失望一半是担心。

不过,大伊万认为,从装备层面上来说,即使是ZTZ-88A型主战坦克,面对印军的T-72M1型主战坦克,它这个性能也未必落下风,至于BMP-2型步兵战车,在我军建立筑垒防御和野战筑城体系的情况下也很难占到什么便宜;从战役层面上来说,中印两军在热钦山口搞的“顶牛”行动,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出动过于先进的作战装备。

T-72M1型主战坦克的性能

先说ZTZ-88A和T-72M1的性能对比好了,虽然T-72M1看起来沾上了“T-72”这么一个比较唬人的名头,但从苏联当年卖给印度的T-72M1型主战坦克的性能具体分析,这么一个玩意儿性能其实也就是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水准。

很简单,从T-72M1的研发历程与技术状态来看,该型装备基本上就是个苏军自用版的T-72A 1983版的出口猴版,相比T-72A 1983型,T-72M1在炮塔主装甲带、全车火控和炮控系统上还做了阉割,部分炮塔装甲也就是T-72最早的型号T-72 Ural的水准;

在炮控和火控系统上,T-72M1的原型车T-72A 1983年型采用的是ТПД-К-1型昼间炮长观瞄镜和ТПН-3型夜间炮长观瞄镜,车长采用的则是ТКН-3型昼夜观瞄镜。整套系统就是个半自动的装表式火控,在动对静射击时在2000米外还有点准头,不具备动对动射击能力,采用的被动红外观瞄系统也不具备多强的夜间观瞄能力。更不用说相比T-72A 1983型,T-72M1作为出口猴版还在本来就不强的火控系统上再切了一刀,直接切回到比T-62型坦克好不到哪去的水平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火炮和配用弹种上,T-72M1和T-72A一样配备了老式的2A26M型坦克炮,其实就是装备在T-64型坦克上的2A20型115毫米坦克炮扩膛扩出来的应急产品,在苏军坦克炮发展史上只起到了临时过渡的作用、很快就被2A46系列坦克炮取代了。配用的弹种则是严重落后的、苏联八十年代大量出口坑第三世界国家的3БM17型穿甲弹,后来不知道是否换用了比较先进的3БM42/44“芒果”弹;

更不用说动力系统上,整个T-72在做到T-72B 1984年型之前,统一使用的都是费拉不堪的V-46系列柴油发动机。总的来说,T-72M1型主战坦克性能并不先进。

ZTZ-88A型主战坦克的性能

当然,相比而言,我军拉上去的ZTZ-88A型主战坦克的战术性能也并没有太大优势:

动力系统是一套12V150ZL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加上机械式变速箱,动力系统与单位功率同样是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水平;

防护系统不用说了,基甲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铸造式炮塔,但据说可以挂装“FY”系列重型爆反装甲以增强抗破能力,虽然图中并未挂装(巧合的是,T-72M1也没有加爆反模块)。但是,ZTZ-88A强大的部分是火炮和火控,相比T-72M1那个费拉不堪的第二代半自动装表式火控和2A26M型坦克炮,ZTZ-88A可是直接换装了强大的ZPT-94式105毫米坦克炮,在使用我军最先进的105毫米长杆APFSDS的情况下,穿甲能力直接比T-72M1加上3БM17领先两个档次;

而在火控系统上,ZTZ-88A采用了具备第三代主战坦克性能的下反稳像式瞄准系统,具备自动测量目标间运动关系、动对动/静对动射击等比较高级的火控功能,同样比T-72M1的火控系统领先一代。

故而,说到底,面对印军的T-72M1,咱们把ZTZ-88A型主战坦克派上去,咱们也算棋逢对手、性能相对领先。

政治宣誓大于军事意义

再说战役层面上,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坦克顶牛”的场面,政治宣示的意味要远远大于军事意义。

毕竟一方面,当对峙的一方把坦克拉上来、彰显出自己的强硬态度或作战实力的情况下,另一方为了将边境地区的态势拉回到平衡点上,可选择的也只能是同样把坦克拉上去、同样昭示出自己“绝不后退”的态度,从而形成“坦克顶牛”的场面;而另一方面,由于双方“顶牛”的距离实在太近,真要到了“擦枪走火”的时候,除非双方装备差距实在太大、比如一方上了T-90MS另一方把ZTZ-59D拉了上去,否则“走火”的结果大概率是互相摧毁、没有什么具体作用的。

T-72M1型主战坦克

最后,说句不该说的话,真到干起来的时候,这种配置在一线的第一梯队哨点是没啥用处的,咱们完全可以发挥自己远程火力和无人机的优势、直接对印度军队的第一梯队战术纵深甚至第一和第二梯队结合部实施遮断,主力梯队则从己方的战术纵深发起攻击。故而,大伊万认为,咱们面对印度陆军的T-72M1型主战坦克,针锋相对地把ZTZ-88A型主战坦克派了上去,从政治上昭示出了自己“不想搞事,也绝不怕事”的态度,在军事上一方面没有使用过于先进的坦克让局势继续升温、也在坦克主要性能上确保了对T-72M1型主战坦克的部分优势,整体上值得肯定。

演习画面中的15式轻坦

最后,从中印边境西段南侧班公湖和曼冬错整体局势分析,印度军队似乎还没有后撤的迹象,更不用说从北方的加勒万河谷到南方的克勒青河谷地带,本来就是中印边境西方的“热线”了。经过一个冬季的对峙,印度军队的后勤没有像不少小将那样猜测的不堪一击,反而经受住了考验,起码在前沿维持住了一定的军事存在,这种实力还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相应的,这也决定了中印边境因加勒万河谷导致的对峙有长期化、复杂化的迹象,尤其是这种长期化与复杂化伴随着春天的到来,有可能出现反复,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延伸阅读:

如果你是二战结束前的德军,投降美军还是苏军?真是个费脑的活

二战末期的德军,投降谁比较好?

有战争,就有战俘,有战俘,就有战俘营,当了战俘,日子通常不会好过,命运也由不得自己,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在二战末期,纳粹德国已经山穷水尽,时日无多,德军上下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顶住苏军,直到美国人踢到我们的屁股!”,换句话讲,就是宁死也要投降英美军,打死也不投降苏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英法苏四大国主宰了战后的欧洲

向谁投降是个重要的选择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选择,我们自然也很清楚——谁不知道德军在东线干的那些暴行?在苏联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虐杀苏军战俘的行为恶名远播,憋足了劲要报仇的苏军,打起德军来嗷嗷叫,都不带动员的,要是落到苏联人手里,那还有好?

▲美国本土战俘营的大门

看上去跟普通军营差不多

相比之下,德国除了和法国还算有点“世仇”以外,和英美并无甚历史积怨,对待英美战俘也说得过去,据战后统计的数字,97%的英美战俘都活到了战后。况且,之前被英美俘虏的德军还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在北非和意大利战场上被美军俘虏的德军,基本都被运到了美国本土,虽然是要劳动的,但他们没有受到虐待,吃喝不缺,医疗有保障——

“二战中被盟军俘虏的德国士兵没有比被送到美国的战俘营更好的命运了”。

▲美国本土战俘营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来看看设在美国本土战俘营的待遇——提供包括肉类、牛奶和蔬菜等在内的食物,有行军床、毯子、淋浴等设施,多数营地还有商店,有可供战俘购买巧克力、香烟和饮料等。

俘虏们可以接触图书、报纸(尽管要审查)和乐器,进行足球等体育运动,音乐表演和戏剧。一些战俘营通过附近大学为战俘们提供了大学课程,包括牙齿保健在内的医疗服务在战俘营中同样得到了保障。

▲战俘们竟然还能上学……

这样的优待,以至于连一些美国人都嫉妒,他们抗议对德军俘虏太好,俘虏们被“娇惯”了!

被苏军抓住会怎么样?当然是扔到西伯利亚挖土豆了!要知道当年570万苏军战俘中,纳粹德国在集中营虐死了370万,这简直是血海深仇啊,要是落到苏联人手里,下场还能有好?所以,从种种迹象看,向英美投降的确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哎呦,可算等到向美军缴械了……

不过,事情并不是看上去那样简单。很快,那些向美军投降的德军就会发现,他们是满怀希望跳进了火坑……这是怎么一回事?美国不是优待俘虏的吗?

美国之前优待德军俘虏自然有“瓦解敌军”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有充足的财力和物力来办到这一点,而且这些俘虏还能创造财富,用处不小,也没必要虐待他们。

整个二战期间,被关押到美国本土的德军战俘约有37万,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是高质量的劳动力。他们中多数为美国的农场劳动(少数从事工业生产)——在缅因州挖挖土豆、在德州摘摘棉花、在路易斯祝安娜收收甘蔗……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种地的德国战俘

美国农场的所有者则提供一定的报酬,扣除战俘营运行的开销,到战俘手里大约每天还能有80美分的收入。也就是说,这些战俘实际扮演了廉价雇工的角色,美国实际上还从这些战俘身上赚了一笔。

据统计,美国政府总共从战俘的劳动中获得了2.3亿美元的收入,美国历史学界普遍认为,这三十多万战俘在二战时期“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和福利”,不仅没有成为负担,反而还弥补了因年青人大量参军而带来的劳动力缺口。这些俘虏自知根本逃不掉(毕竟与德国隔着大西洋),自然老老实实的工作,不闹更不跑,大家相安无事。

但等到德国全面投降,几百万德军争先恐后向西线盟军缴械的时候,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首先,投降的德军实在太多,多到了超出美军将领的想象。光是1945年4月,在鲁尔一地投降的德军就超过了30万,这一家伙就接近了之前美国本土关押的总数量。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表达了自己的惊讶:“我们估计,在鲁尔可能俘虏约15万名德军,最后俘虏了32.5万人,其中还有30名将官……我们抓到的俘虏,甚至比两年前攻克突尼斯抓到的(约27.5万)还要多。”

柏林会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继续写道:“柏林处于熊熊烈火之中……从俄军战线潮水般溃退下来的德军,现在开始向英美军队投降。扼守易北河的我军,每天要接收数千名这样的俘虏……”那么,向美军缴械的德军总共有多少呢?

500万!这个数字远不是先前那三十多万可以比的。

▲在阿登战役中被俘的党卫军少年兵

其次,这样大规模的投降就发生德国。这里不是在美国本土那广阔、富裕、安稳的后方,而是距离遥远的前线,各种物资要千里迢迢跨洋运来,周围还充斥着对盟军多少仍有敌意的德国民众和不知数量的溃兵,各种乱七八糟的武器更是散落的到处都是。

这下,美军可就有点头痛了,他们面临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后秦军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处置突然出现的众多俘虏?在两千多年前,秦军可以简单粗暴地选择将俘虏全部杀掉,但美国却不敢这样干。既是办不到,在政治和道义上更不允许,背着正义之师的大名,怎能明目张胆地大肆杀俘呢?

那么把俘虏都运到美国行不行呢?这更不现实,因为把英美法加起来,也提供不了那么庞大的运力……

所以,美军只能就地“安置”俘虏。面对身处敌国、物资不足、俘虏众多的现实,艾森豪威尔下令,将降军定性为“缴械的敌对武装力量”,换言之,这五百万人,就不算是“战俘”,仍然是“敌人”!

既然不是战俘,那么也就无需按照《日内瓦公约》给予战俘待遇,国际红十字会自然也就无法监管了。事实上,国际红十字会提供的救济物品就被美国原路退回——不收你的东西,你也不要来指手画脚!

▲一处关押德军女俘的营地,

可见条件相当简陋

美军将投降的德军(包括文职人员)按国防军、党卫军、女俘、未成年人等身份划分,分别关押在用铁丝网圈起来的方块露天营地中,每块营地大约关押五千到一万人,一个方阵装满后,再打开另一个方阵的铁丝网大门继续往里塞人。

▲“莱茵大营”是很多个营地的总称

这些营地大多设在莱茵河畔,于是得了一个非常富有诗意的名称——

“莱茵大营”(英文:Rhine Meadow Camps,德文:Rheinwiesenlager)。

但实际上,这里根本没什么诗意可言。把营地设在莱茵河畔是有讲究的,仔细观察这些营地的位置,就会发现,“莱茵大营”大多位于莱茵河的西岸——以天堑为障碍,打消战俘越狱逃回德国腹地的念想。

▲空中俯瞰“莱茵大营”

万一有战俘不肯就范,闹将起来拼个鱼死网破,该怎么办呢?这并不是杞人忧天,战俘中有相当数量的党卫军,他们多数可是死硬的纳粹分子,不是党卫军的,也被纳粹洗脑了很多年,指望他们在思想自动转变过来,不现实……

美军的办法是——来了,先饿三天!

在战俘们来营地的前两到四天,美军并不提供食物,甚至也没有饮水。美军这样干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始终也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有部分美国和加拿大历史学者认为,这就是要来个下马威,故意先渴死饿死一批,让俘虏们丧失反抗能力。

“饿三天”之后,那些体弱和伤病的战俘,往往熬不过这几天就一命呜呼了,没死的也会因饥渴而手足无力,完全不会构成威胁了。

饿三天只是开了个头,再往后,战俘们会发现他们之前对西线盟军的想象完全错误,一位战俘回忆——

“我们住在周围被围着铁丝网的、非常拥挤的土坡上,食物异常缺乏,一天只有一顿饭吃,数量只有美国士兵的十分之一,很多人迅速瘦的只剩皮包骨头。我向一位美国军官说,这样做违背了日内瓦公约,他回答我:公约与你们无关,你们没有任何权利!”

挨过头几天后,美军开始提供食物和水,但数量难以维持生存。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1200大卡的能量(不活动),要劳动的话则需要2000-3000大卡,而美军分发的食物每天只有400-900大卡。食品种类主要是鸡蛋粉、奶粉、饼干、巧克力、咖啡,没有蔬菜和水果,在饮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食品会迅速消耗体内水分,许多人出现严重的便秘,甚至要相互用手抠才能大便……

一位党卫军“北方”山地师的幸存战俘约翰·福斯在他的回忆录《黑色雪绒花》中写道——

“占领国想不顾一切地证明,他们不比我们更优秀,而是更差……当梦寐以求的饮水终于被抬进来时,一名少校还徒劳地让大家排队,老兵们照做了,但美国人抓来的平民们却如奔牛一般冲向水桶……最后谁也没喝上!”

“……整座医院被勒令清空,那些新近截肢的伤员没有包扎就被送到这里……其中一些人死得太惨了,我们爱莫能助……”

“晚上我们即便走路都会丢掉性命,如果某人想去上厕所,看守会立刻开枪,我亲眼见过三名战俘这样送命……被审讯者要供认那些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美国人还让一些人跪在尖锐的铁片上,摧垮他们的抵抗意志……”

“莱茵大营”中几乎没有帐篷之类的设施,“战俘”们要遮风挡雨,唯有挖地洞栖身。据统计,在1945年4月到7月的4个月时间里,“莱茵大营”中约40%的战俘是以睡地洞的方式熬过来的,超过50%的人一直睡在露天,只有6%的人得到了帐篷。

挖地洞只能靠手工——利用餐具和罐头盒做铲子,食品包装箱的纸板就是“建材”。这样的地洞,其“建筑质量”可想而知,一旦下雨,不光营地中一片泥泞,这些深1.5到2米的地洞经常因渗水而坍塌,缩在其中的战俘就这样被活埋了……

至于洗漱、医疗、消毒之类的设备,“莱茵大营”里统统没有,伤病员的治疗和护理主要由战俘中的医护人员自己解决。如果某个营地里有一两个战俘是军医,可能还能拯救几个人,如果一个医护战俘也没有,伤病员就只能等死了。

每个方阵内只设有一个简易的地沟“厕所”,很多病弱无力的人因为缺少体力,几乎不能穿越肮脏混乱的人群到达那里,只能在栖身之地排便,许多伤病员不仅得不到照顾,还混糊满粪便……这种状态,并不比德日军的集中营好到哪里去。整个大营遍布地洞,污物满地,瘟疫横行,痢疾、伤寒、坏疽、肺炎等疾病蔓延,许多战俘死于非命。

根据一些幸存战俘回忆,每天都能看到一百多具尸体被运走,被摞成五层埋在外面的尸坑,至于死在地洞里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没有任何人统计过在“莱茵大营”中死去的战俘究竟有多少,也没有人去挖掘这些死者。

“莱茵大营”总共存在了四个多月,事实上,俘虏们根本没想到他们会在这种简陋至极的营地里呆这么长时间,很多人还以为会很快被转移到法国或美国的战俘营,因此毫无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连衣服都只有进去时的一身——别的不说,设想一下你四个月露天生活不洗澡……

还能熬过来的战俘最终被分流,有的被遣送回家,有的被关押到英法等国的正规战俘营——英国人还算保持了绅士风度,整个战争期间基本上给予了战俘应有的待遇,法国人则是有仇报仇,逮住战俘不狠狠折磨一番,如何能一雪亡国之辱啊?不枪毙就不错了!据说,后来连蹲过德军战俘营的法军士兵都看不下去了,要求政府出面干涉,以结束对战俘的虐待……

▲加拿大记者詹姆斯·巴克切写了一本关于

莱茵大营的著作《Other Losses》

他的结论是死亡80-100万

莱茵大营最后被美军用推土机填平,那些死者便永远埋葬在那里了。关于在“莱茵大营”中死了多少人这个问题,美国公开宣布的数字是5000多人,但这个数字肯定是大大调低了的,因为按这个数字算出的死亡率为0.1%,跟当时平民的自然死亡率差不多,显然极不合理。如果按照幸存战俘的回忆估算,死亡率大约为15%,总人数则要达到75万到100万!

从人道的角度讲,被美军、苏军、法军虐死的德军战俘自然是战争中的受害者,但是,如果仅仅讨论这些而不联系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罪恶则是不公正的。

▲纳粹集中营令美军目瞪口呆

由此产生的愤恨和道德优越感

使他们对德国战俘下手毫无心理负担

想想德军在被侵略国家的烧杀劫掠,想想在那些众多的纳粹集中营里,仅仅因为肤色、民族、出身就被虐待、被杀害、数以百万计的死难者,但凡一个正常的当事人,都无法去抑制报复和惩罚的冲动——以仁慈而著称的艾森豪威尔,下令建立“莱茵大营”,也很难说没有目睹纳粹集中营惨状后受到刺激的因素。

▲莱茵大营一处原址的纪念碑

直到今天,“莱茵大营”的死亡人数仍然是一个谜,这些营地的原址被德国政府列为“考古受保护地区”,禁止挖掘探究。

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要仰仗美国的保护,不能让老大面子有失,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国有“不打扰死者”的文化传统,第三也是要以此来表示对二战的罪行担责——我们有错在先,该遭报应!不管是什么锅什么祸,我们都认了!这个事,不计较了!这与日本年年装可怜,把自己打扮成无辜受害者的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对而言,投降英军可能下场会稍好一些

没有实地考察的结果作支撑,一切只能靠猜估了。整个二战中,德军的失踪人员约有130万,长期以来,这个130万人一直被认为是死在了苏联,因为德军战俘在苏联的死亡率确实较高,最高时能达到60%。

但根据苏联解体后公开的档案,失踪德军中约有10万到30万要由苏联认领,而剩下的一百万,还是说不清。有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研究认为,这一百万,得记在美国的账上,当然也有美国的“爱国”学者辩称——没这回事!黑锅,还得俄罗斯继续来背……

所以,战争,是残酷的,投降,是没准的,凭着想象和老经验,也无法保证选对了投降的对象……放眼世界,如果有的选,投降中国绝对是最优选择,咱们优待俘虏举世闻名,童叟无欺,只要投降,除了肯定不会被虐待以外,说不定还能有意外的收获——比如朝鲜战争中的黑人战俘,反而在战俘营中获得了与白人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