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继告别“1元时代”后,共享充电宝又“暗戳戳”地涨价了。近日,中国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共享充电宝价格已经涨到每小时3-4元,且每日封顶价格也从之前的18元、20元涨到了30元。与此同时,各品牌之间跑马圈地的“战争”愈演愈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场店铺内的共享充电宝租借设备

“暗戳戳”涨价

中国商报记者对比了四家主流共享充电宝品牌,具体来看,街电的收费最高,为前五分钟充电免费,超出即按2元/半小时收费;小电为前五分钟免费,每小时收费3元;怪兽充电为前三分钟免费,按1.5元/半小时计算费用;来电的计费规则同样是1.5元/半小时。在封顶价格上,街电、小电、怪兽充电均为每24小时封顶30元,单次使用封顶99元,而来电每24小时封顶价格为20元。记者租借街电充电宝四小时后归还,付费18元。

不过,中国商报记者发现,同品牌共享充电宝在不同地点收费价格也不同,景区、口岸、车站等人流量大、地段好的区域定价往往更高。一名消费者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某景区附近的餐馆内租借充电宝,价格为每小时3元,而该品牌充电宝在非景区餐馆的定价是每小时2元。

此外,记者还发现,目前大部分充电宝机柜上并未标注使用价格,只有扫码取走充电宝后才可以查看收费标准。

实际上,这并不是共享充电宝第一次涨价。共享充电宝行业在2019年已经有过一次涨价,结束了长达数年的“1元时代”。

为何共享充电宝价格一路走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市场竞争环境愈发激烈,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企业需要铺设更多的新机柜,人力成本也随之上升,这似乎让涨价成为了行业共识。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也表示,共享充电宝最初的商业模式是希望该业务成为一个流量的入口,但随着商业场景的明晰,共享充电宝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裂变或化学反应,沦落成为一种纯粹的租赁收费模式。在拓展外延应用场景受限的情况下,涨价是增加营收的唯一途径。

“明晃晃”抢地盘

除此之外,进驻商家需要缴纳的入场费和分成也是一项成本。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入场费多是按年核算,收益分成各有不同,有二八分、五五分等分成模式。在共享充电宝的运营中,机柜的铺设地点至关重要,商家的人流量直接影响了机柜的成本回收周期,这让一些流量较大的优质场景或商家成为各品牌的必争之地。

中国商报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家人流量较大的商场走访时发现,一半以上的餐饮场所都安装了共享充电宝租借设备,且大部分都为街电品牌。一位商户告诉记者,从2020年年初开始,街电充电宝就已经进驻该商场,并在4、5月份时大量铺设。不过,该商户也表示,其店铺并不直接获取分成或受益,由于街店主动联系商场方进行合作,受益分成归商场方所有。

该商场另一名商户则告诉记者,自己的店铺摆放的是怪兽充电的租借设备,这是因为此前怪兽充电曾私下单独联系过该商户表达合作意愿。不过据该商户透露,商场方面已经通知自己尽快撤掉怪兽充电品牌的设备,具体原因不明。

记者随后来到了商场外一家独立经营的餐馆,这里同样摆放着街电的租借设备。商户告诉记者,前几个月街电推广人员主动联系自己,表示愿意将设备免费安放在餐馆内,并且给予该商户一定比例的分成。

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三电一兽”市场格局已经稳定的情况下,品牌之间的明争暗斗仍在继续。中国商报记者在怪兽充电的租用主界面发现,怪兽充电正在招募城市渠道代理,“高分成 低门槛”是它的招募口号。与此同时,怪兽充电还承诺可以免费帮助商家进行铺设,不需要提供设备押金,而且将有一定分成。

盈利模式日渐多样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共享充电宝用户已达2.29亿人。近年随着行业的日趋成熟,共享充电宝企业不断进行商业探索。由于受到企业竞争壁垒小、用户转换成本低等因素的限制,产品租赁仍然是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最核心的商业模式。但各品牌也积极探索其他商业模式,如开发定制化产品、跨界合作等。

中国商报记者发现,目前共享充电宝品牌正在发掘新的盈利点。以小电为例,其租借主页广告较多,目前还通过推出会员模式获取收益,连续包月会员为12.9元/月,单月会员为14.9元/月,包年会员价格则为159.9/年,会员可以享受前三小时充电免费,超时费用减半等特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也表示,共享充电宝企业盈利模式日益清晰,除了收取使用费外,还可通过广告位招租、用户回流商户等形式获取收益。共享充电宝行业目前的基础模式已经基本成熟,企业正向精细化运营方面发展。对小电、街电、来电等头部企业来说,未来将依靠运营经验及用户规模实现市场的进一步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