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通地铁今天透露,轨道交通15号线已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具备全自动运行初期运营条件。目前,工程建设及运营单位将对全线各项设施设备进行进一步综合系统调试及各项演练,确保春节(农历新年)前开通试运营。15号线是上海的第四条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也是首条全线全功能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地铁线路。记者今天探营发现,与18号线一样,15号线列车车头驾驶舱位置没有驾驶员,乘客可在此看到隧道内场景,预计这里又将成为乘客的“打卡”热点。

15号线驾驶舱可以看到隧道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号线起自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站,止于宝山区顾村公园站,途经闵行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等5个行政区。线路全长约42公里 ,设地下车站30座,其中8座车站与路网中既有和在建的9条线路形成换乘。

据申通方面介绍,桂林路站因施工建设难度和“新冠”肺炎疫情综合影响,需要适当延长工期,将暂不开通。

桂林路站因站本体长度、场地及周边管线搬迁等多方因素,施工组织难度极大,工艺十分复杂。经各承建单位合力追赶进度,首先确保了全线轨道贯通、列车上线调试等计划节点。

目前,该站建设尚需时间,未来开通后可同步实现与9号线桂林路站换乘。

娄山关路站可与2号线站外换乘:步行约5分钟

15号线娄山关路站可与2号线换乘。“目前,通道因涉及与商业体地下空间改造,暂时实行站外虚拟换乘,待改造完成后即可实现2号线与15号线的同站换乘功能。”15号线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王振辉告诉记者。

记者体验了一下,从15号线6号口出来到地面,步行到2号线娄山关路站大约300米,需要5分钟左右。

此外,15号线部分车站受去年疫情影响,施工受到影响,连接的地面人行道尚未全部恢复,相关施工单位正在全力推进施工作业,争取早日为乘客提供出行便利。期间,乘客可通过临时便道进出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号线车站的大理石座椅别具一格15号线创下地铁建设史上多个之“最”

1、一次性开通线路最长:为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一次性开通最长地下线路(42.28公里)。

2、建设周期最短:工程于2016年8月开工,2020年底建成,历时4年4个月,期间因“新冠”疫情防控、重点任务保障等需要,实际施工时间仅3年5个月。

3、开通等级最高:为上海乃至全国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运行等级最高的(UTO)全自动运行线路。

4、信号调试时间最短:2020年6月10日首列车上线调试,10月4日完成信号调试,面对42.28km的超长线路,历经3个月零25天,全天24小时调试,圆满完成了信号调试任务,用时最短。

5、区间穿越次数最多:15号线工程区间成功穿越各类建筑体57幢,穿越既有运营地铁16次;穿越直径2460mm雨水管、直径2000mm原水管等重大管线8次;穿越北横通道、高架线桥等重大市政设施14次;穿越高铁及铁路8次。穿越河流23条。

6、管控风险点最多:15号线各类点共258项,占“十三五”规划期间轨道交通建设重大施工风险总数的63%,其中超深车站9座,全部为地下三层车站(占车站总数三分之一),全线投入盾构70台,盾构进出洞140台次。

7、管线搬迁及交通导改次数最多:15号线工程涉及前期管线错综复杂,交通组织环境条件苛刻,其中13座车站涉及110kV及以上超高压,DN2000(直径2米)上水,DN1000(直径1米)煤气搬迁;交通翻交达168次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线路串联9座高校校区,辐射多个城市副中心及科创园区

王振辉介绍说:“15号线沿线连通了9座高校共10个校区,是名副其实的大学通学线路,其中有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仙霞路校区、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上海大学宝山校区。”

线路还连接了4座公园、真如副中心、长风商务区、南站地区、漕河泾科技园区、紫竹高新区等重要区域,将有力带动和支撑地区发展。线路串联上海西站、南站枢纽,对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配套具有重要作用。

“15号线吴中路站和上海南站站因地制宜,协调车站与周边环境条件,设计打造上海地铁‘最美车站’。”王振辉告诉记者。

记者观察并了解到,车站突破性地采用无柱拱顶结构型式,取消了柱网,在确保轨道交通使用功能的同时,为大客流组织提供更灵活的运营方案,并将地铁车站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吴中路站站厅美轮美奂吴中路站或成“网红车站”

15号线吴中路站特别美。它开创性地采用了预制大跨叠合拱型结构,以“无遮挡大空间”作为主导理念,着重强调空间的完整性,凸显大空间的视觉观感。站厅围绕“大跨拱顶”这一显著特征,在管线布局、结构工艺、视觉表现等方面予以一体化设计,公共区最大净跨为21.6米,为国内软土地区最大跨度的全无柱车站。

尤其是站厅两侧装饰以城市天际线LED灯带,视觉效果引人入胜,有望成为市民乘客打卡的网红车站。

上海南站站换乘通道

还有上海南站站,可与1、3号线换乘。记者体验了一下,换乘步行时间约4分多钟。

车站主体设置在万科商业地块内,为提高地铁与商业空间的结合品质,取消站厅层公共区立柱,将主体部分的顶板设置成弧形顶提高空间感。同时结合万科地块商业开发设计,车站站厅层主体一侧与商业下沉式广场全连通,形成通透明亮的站厅层,既节能又美观。

这座车站通过开放地下空间,盘活整个片区。实现了综合换乘功能,将地面公交、地下商业、地铁、国铁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换乘枢纽,最便捷地实现1号线、3号线、15号线、国铁与地面公交车的换乘。

静默穿越实现毫米级沉降控制

15号线在建设工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其中,上海南站站-华东理工大学站区间穿越运营中的上海南站铁路咽喉段,设计团队通过线路局部精细化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被穿越道岔的数量,盾构穿越施工采取了极其精细化的控制措施,穿越段沉降量仅5毫米,确保了上海南站的安全运行。

值得一提的还有,15号线区间隧道穿越多条既有轨道交通,其中下穿1号线、3号线、9号线、10号线、12号线、13号线,上穿7号线,最小净距仅1.8米;多座车站在运营地铁保护区内施工,最近的顾村公园站基坑距离运营7号线区间仅10米,施工过程中参建各方通力协作,通过钢支撑轴力伺服、利用时空效应分区分块开挖和控制承压水等针对性技术措施及动态监测,确保了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