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地图上,河北省邯郸市下有一个不起眼的县叫临漳县,这个“漳”,是漳河,就是“掘漳河许攸献计”的漳河,临漳县下辖一个乡,过去叫香菜营乡,2018年3月1日改名邺城镇,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河北名城——邺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邺城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修建城市,距今已有超过2700年的时间。而“邺”作为地理名词则更要早得多,它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邺,业之居住地之意。

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西门豹西门大官人和河伯的故事是邺城最早见诸于书简的记录。后来有关这个故事衍生出各种段子,其中最著名的无非是——

潘金莲正在屋中梳洗,忽然王婆来说:“西门大官人叫你去河边相会哩。”潘金莲心中喜不自胜,心想他果然是个伶俐用心的人。急忙赶去。到了河边,看到几个巫祝跪倒在地,一面色严峻的男子对她道:“烦你去给河伯带个话。”

从魏国魏文侯将邺城定为陪都时起,邺城正式成为河北政治名城,但它并没有太过辉煌,魏国的首都开始是安邑(今山西夏县),后来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而秦国统一之后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咸阳,到了刘三儿起义建立汉朝,其首都一直是长安和洛阳。

到了东汉末年,一位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的中年人在邺城画了一个圈,从而改变了邺城随后的命运,他就是东汉末年的大将军、冀州牧袁绍。

袁绍占领冀州,开始以邺城为中心营造治所,准备作为自己征讨天下的大本营。而实际上袁绍打仗不行,但做基建则是蛮灵的,他的邺城异常坚固。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袁绍势力大减,但邺城在袁绍去世后依然坚守了3年时间,最终因为内部出现叛徒才被曹操攻破,前面提到的《三国演义》的回目“许攸献计”,说的就是这场攻城战。

曹操彻底平定袁绍地盘后,认为邺城易守难攻,占据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因此将自己的丞相府迁往邺城,在袁绍的基础上继续营造行政中心,即邺北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邺北城北临漳河,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部中心为宫城区,西为苑囿(铜雀园),东为戚里(王公贵族居住区)。城东建春门与城西金明门以一条东西贯通的大道将邺城分为南北两部分。鼎盛时,邺城所辖人口近四十万,是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北方第一城。

曹操扩建后的邺城

曹操据邺城多年,这里实际上成了当时北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后来魏国的陪都。当时邺城最有名的建筑,就是邺城三台。邺城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三台村,是邺城的地标建筑。

邺城三台模型

东汉末年的最著名的神棍预言——“代汉者,当涂高也”。其中的一个解释就是邺城的地标铜雀台很高,在大路上都看得见,因此铜雀台就是这个“涂高”,给了曹丕篡汉的理由。

而河北文人集团围绕铜雀台形成了东汉末年的男团组合,人称“建安风骨”。后世李白文风写意意识大家,用“蓬莱文章建安骨”七个字对这个时代留下了千古的怀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发挥曹植的《铜雀台赋》的句子,借以激怒周瑜。而这个段子源远流长,杜牧的诗中也认为曹操发动南侵是一场荷尔蒙引诱下的雄性激素的冲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公元216年,曹操进位魏王,下令提升邺城为王城。4年后曹操去世,也是葬在了邺城西郊。同年曹丕建立魏国,邺城成为和洛阳、谯、许昌、长安并列的五都之一。

西晋末年,经历了八王之乱的西晋就剩一口气了。末代皇帝司马邺为了避讳将邺城改名为临漳。实际上这其实没什么必要,因为经过16年的八王之乱,邺城已经基本上全被毁掉了。

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刘渊建立的汉被石勒的的后赵干掉。历史上都认为朱元璋是所有开国皇帝里起点最低的一个,那是开局一个碗,可实际上石勒才是真正的最低起点,他是奴隶出身,连人身自由都没有,石勒吃亏就吃在自己是少数民族上了,导致知名度不高,也没赶上高考加分的好时候。

石勒死后,他的侄子石虎篡位。石虎是五胡时期有名的残暴皇帝,也很喜欢基础建设。在他的统治下,邺城迎来了又一次的大规模发展,共修建了宫殿九座,高台四十多座,还将原西晋都城洛阳里的大钟、飞龙、铜骆驼等装饰物运到邺城。

“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层薨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当其全盛之时,去邺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
——郦道元《水经注》

石虎死后,诸子争位。著名地摊儿文学主人公、石虎的养孙冉闵崛起,杀光了石虎的全部子孙,又下令邺城的汉人拿起菜刀杀胡人,这就是著名的《杀胡令》。关于冉闵这个人,争议很大,地摊儿文学上把他描绘成汉族大英雄,没有他,整个淮河以北的汉人就已经灭族了。然而冉闵也杀汉人,死在他刀下的汉人并不比被羯(jié)人吃掉的少。但冉闵却说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最有气势的一句话,那是在他兵败被鲜卑慕容氏抓住后,慕容儁(jùn)说,你是个奴仆下人,怎么敢妄称天子?

冉闵说: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

顺便说一下,公元338年,邺城城东北,有一个氐(dǐ)族小孩出生了,他叫苻坚。352年,冉闵的《杀胡令》下,各族少数民族纷纷逃离,14岁的苻坚看着城外的黄河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再回到这里。370年,苻坚率领十万前秦军队攻克邺城,前燕灭亡。中国北方再次短暂的归于统一。

随着淝水之战的诡异失利,前秦帝国居然土崩瓦解,请看《淝水之战》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EM05FAT0543HZ1R.html

398年,取代慕容鲜卑的拓跋鲜卑成为北方的霸主,统一了中原。又过了100年,改革家拓跋宏学习汉制进行改革,但是汉制知识体系的固有概念太硬了,魏孝文帝的改革只是让曾经强大一时的北魏迅速走向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并立,其中东魏的都城,又回到了邺城,此时距离冉闵被前燕灭掉,已经过了182年了。

东魏时的邺城

东魏实际在权臣高欢的掌控下,高欢坐镇晋阳(今太原),但仍下令营造邺城,以粉饰太平。东魏在古漳水南岸营建邺南城。南城东西六里、南北八里,规模大于北城,并大兴土木,增修了许多奢华建筑,如太极殿、昭阳殿、仙都苑等。南北两城呈“日”字形,邺北城的南门就是邺南城的北门,两城紧密相连。后因漳河改道,城遗址现已在漳河北岸。

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改东魏为北齐,定都邺城,这是邺城作为国都最后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与此同时北齐的西边是北周,定都长安,南面是南陈,定都建康(今南京),中国形成了又一个版本的三足鼎立,邺城也成为三个国都里建筑最多、文化昌盛、经济繁华的国都。

公元577年,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北周灭北齐,邺城降级成一般城市。580年,北周的相城总管尉迟迥起兵反抗权臣杨坚,杨坚讨伐成功后迁怒邺城,将全部人口迁往安阳,随后彻底将邺城焚毁。就这样,曾经是六个北方王朝都城,拥有370余年建都史的邺城就此消失了。

邺城充满了魔力,它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地位,却又如被下了诅咒一般,无论是从袁绍,还是到最后的高洋,任何对邺城的大规模营造都会引来势力灭亡的危险,但它又吸引着更多的野心家和枭雄不断的为它添砖加瓦,成为中国北方最举世闻名和让人倾倒的无双大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浓重一笔。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在新建好的铜雀台上大宴群僚,那时无论是曹操还是邺城,想到了自己接下来的命运了吗?

最后再多说说彻底毁掉邺城的杨坚。杨坚,史书上记载是正港的弘农杨阀,四世五公杨彪的后代。后代陈寅恪大师考古研究杨坚是山东寒族的后代,假托是弘农杨阀,这里就不深究了。北周时,少数民族当政,杨坚娶了少数民族,自己也不得不改姓别姓。这样,当他上班时是普六茹公爷,下班后回家面对老婆是普六茹坚,只有关起门来对着杨勇、杨广时才会说:你们是我杨坚的儿子,一定要争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