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耀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秦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书中所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在当时老子所指的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其中“道”是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具体的说,“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指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德”的本意是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运行。后引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践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

“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

老子云:“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其意是:那创造并养育这个世界的造物主,他虽创造了和养育了世界的万物,但他并不强行占有;他无所不能却不自恃其能,他是万物之主却遵守客观规律不任意宰制。这是多么高尚而深不可测的德啊!

老子当时对“德”的要求:“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一章)即是说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

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继续论“道”和“德”的关系:“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十三章)

他说,因此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有德的人就认同德,失丧的人就认同失丧。认同道的人,道便悦纳他;认同德的人,德便欢迎他;认同失丧的人,失丧便拥抱他。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十八章)

知道其雄伟强壮,却甘守雌爱柔顺,而成为天下的溪流。作为天下的溪流,永恒的恩德与他同在,(使人)复归于纯洁的婴儿。知道其光明所在,却甘守暗昧,而成为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作为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永恒的恩德至诚不移,(使人)复归于无限的境界。

知道其荣耀,却甘守羞辱,而成为天下的虚谷。作为天下的虚谷,永恒的恩德充足丰满,(使人)复归于存在的本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

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诫命来自律,因为他内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 需要恪守道德诫命,因为他内心没有道德。

道德高尚的人是无为的,其道德不是刻意为了实现什么。道德低下的人是在追求道德,其 道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有大仁爱的人,是在追求仁爱,却不是刻意实现某种目的。有大正义的人,是在追求正 义,而且其正义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

有大礼法的人,是在追求礼法,却没有人响应,就抡起胳膊去强迫人了。

所以,丧失了大道,这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这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这才强调 正义;丧失了正义,这才强调礼法。所谓礼法,不过表明了忠信的浅薄缺乏,其实是祸乱的端倪了。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四十一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高的道德却好像幽谷低下,极大的荣耀却好像受了侮辱,宽广之德却被视若不足,刚健之德视若苟且,实在的真理视若虚无,至大的空间没有角落,伟大的器皿成形在后,声音太大时,人在其中就听不到什么;形象太大时,人在其中就看不到什么。老子提倡高尚的德要像山一样高大,并让德能够普遍实施,像幽谷一样低下走进百姓中间,让大家知晓道能自然运行,是要靠大家高尚的德才能实现。

老子认为只有让人们对德本质上的认识和内涵的深刻理解,才能促进道在客观环境下良好的运行。道是客观自然的,德是主观自修的。因此,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许多对德的论述,并要求人们对德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