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分享“情绪按钮”时,我提到我家爷爷的情绪按钮,在早上特别容易按下去。

尤其是这学期,幼儿园老师会准时卡在7:50分,在群里点名还没到校的孩子们,爷爷不想孙女“挨批评”,自己又一向重视守时,所以一过7点半,不管谁送,他都会本能地开始着急,要么忍不住催,要么直接上手替孩子做:

“7点35了!小叶子我跟你说,你再不换好衣服,肯定迟到!”

3分钟后——“还有10分钟了小叶子,马上来不及了!哎……你听见没有?别磨蹭了抓紧啊!

“马上小学了,你得有时间观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边说,一边帮孩子拉上外套的拉锁……)

哈哈,为了让小叶子更有紧迫感,爷爷有时还会“激将”一下,有天他站在门口嚷嚷,“7点50了!迟到了!”我一听吓一跳,然后一看表,呃,明明才7点43……瞬间感觉穿越到我的童年,我妈提醒我快点时,时间也是四舍五入型的

没有责怪爷爷的意思,反而很感谢,他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其实家里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有过这种压力状态下的反应。

虽然马上寒假,早上的硝烟可以告一段落,但因为“孩子时间观念不强”、而容易发生矛盾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

上兴趣班、网课、看多久电视、玩多久回家、晚上啥时候睡……哪个鸡飞狗跳起来,都够受的……

可咋整呢?我捋了捋曾经做过的、关于“提高孩子时间观念”的努力,比如:

教孩子认过表:

做过流程、惯例表,知道有多少事,先做啥、后做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尽量让她自我负责,迟不迟到的,感受“自然后果”。

还缺些啥呢?为啥大人对时间可以很着急,孩子却get不到呢?

我觉得吧,这中间好像还差了很重要的一环,那就是:

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力”。

举个例子,我们大人都知道,去兴趣班、去学校大致需要的时间,所以一快到点儿了,就箭在弦上,但孩子不懂啊。当我们告诉她只剩5分钟了,她可能觉得还久着呢。

时间长了,判断到底紧不紧急的标准,就变成了大人的声调和脸色,也难怪我家爷爷会四舍五入连蒙带骗说时间,以及进入“夺命催”模式——

因为,大人超超超超超级着急,对孩子来讲,的确是最直接的“得抓紧了”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怎么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时间感知力”呢?

我做了一些小尝试。

1、把“抽象”的时间变“简单”。

很多事情从大人的角度看,都觉得“天经地义”,但换成孩子的视角,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如我之前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教了小叶子认表了,但她咋就没有养成看表感知时间的习惯呢?

——直到蹲下来,我才理解了孩子,那个表挂的实在是太高了,大人看起来刚刚好,孩子得使劲儿仰个脖子还看得费劲,角度特别不友好。

于是,我给娃随便淘了个“可爱款”,走数字的,打算放沙发、床头、鞋柜——任何对孩子来讲“平视”可见的地方,方便她“感知时间”

再有呢,一小时有60分钟,这个时间也可以“形象化”,我和小叶子讲,每5分钟,相当于一架小火车,一个小时,一共有12架小火车。

“如果我们不在规定的时间做完该做的事,事情就会扎堆,好像小火车和小火车要撞在一起了。”

而如果及时完成呢?“恭喜你,还有2架小火车的时间!可以看一集《奥趣多》哦!”这种语言交流起来,孩子明显更爱听。

2、猜猜看“我感知的时间,准不准呢?”

不过,即便把10分钟形象化地做了“两架小火车”、“一节《奥趣多》”的比喻,也不等于孩子从此就理解了10分钟啥概念——还是要和具体生活场景需要多长时间,结合起来。

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就和孩子玩了一系列的“猜时间”游戏。

周六上午11点20,小叶子有乐高课,由于之前的机构倒闭了,换的新的这家还有点小远,走路得15-20分钟。

我预留了25分钟,带小叶子出门。

她自己猜,从出门走到机构,10分钟就够了。

“是吗?”我故意不剧透,像寻宝一样神秘兮兮地和孩子说,“我猜是20分钟!那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谁是准的呀?”

为了让过程更有趣、也增加孩子对“每段”时间的感知力,我在路上,拆分了很多段路,让孩子去猜,比如,

“从咱家出门、坐电梯到楼下,要几分钟?”

“从楼下这里,到小区门口,要几分钟?”

“从小区门口,到第一个马路口,要几分钟?”

每一段,小叶子都很有兴致地参与,然后很快我揭晓答案,哎呀呀,竟然没一个猜对的,5分钟的她说成两分钟,1分钟的她说成3分钟……猜错的简直是毫无规律……

可见一条熟悉的、已经走过好多好多次的路,但在“时间”的层面,孩子是有多么“不熟”,也难怪她出门对大人提几点了、还差几分钟就迟到了没啥感觉了……

每到一处新的“地标”,我还会邀请小叶子加上起始时间,算算一共用了多久,这样又玩了会儿加减法,最终我们算出来,门对门到机构,一共需要15分钟。

等上完课,我问小叶子,你还记得我们来的时候要多久吗?小叶子还记得是15分钟。

我又邀请她一段一段地猜时间,结果最后点对点回到家,竟然要17分钟了。

“咦?为啥上次是15分钟,这次是17分钟呢?

小叶子很费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去的时候是上坡多还是下坡多?”“下坡。”

“回来的时候呢?”“上坡多。”

“嗯,所以呀,速度会有影响。”我借机问她,“也可能路边我们又看了会儿小花、车多等了会儿才过马路。那我们需不需要预留多一点的时间出发呢?”

“需要。”

“需要预留多久呢?比15分钟,也就是3架小火车多一点,是几架小火车?”

“4架!嗯……20分钟!”

“好咧,那以后说好了,我们最晚需要11点就出发哦。”

“好的!”小叶子愉快地答应了。

这个游戏特别好,对于常常去的地方、常常上的课、常常做的事情,平时可以多“猜猜看”,时间长了,孩子对于哪段路=几分钟脚程,一节课=多长时间,一件事需要多久,就会更有数。

3、让感知时间的能力,变得“更敏感”。

上面这点是从“事儿”、或者“路途”出发,提高对所需时间的感知力,那单位时间能做什么?怎么更细致地感知到时间和所做的事儿之间的联系呢?

我分了两步走,一是邀请小叶子头脑风暴,1分钟能做哪些事、3分钟、5分钟……再让她实际做做看,是不是真的能做到,比如洗漱、洗澡、找网课材料……

她平时玩high了就不记得喝水,我提醒她喝水时“现学现卖“,你自己说1分钟能做的事里面,有啥来着?包括喝水不?她觉得才1分钟嘛,不耽误玩,也就喝了。

二是玩了个“心理时钟”的小游戏:

任务:从小凳子走到小车(可以是家里的任意距离),挑战10秒走完,要求全程不能停下来或倒推,必须一直往前走。

10秒等于多久呢?小叶子就得琢磨着时间了,我允许她使用各种方法,比如看表、或者心里数数。

跟着是20秒:

30秒:

哈哈哈,过程特别好玩,尤其是时间越长,小叶子“计时速度”越变形,她以为30秒到了,实际才25秒。

换去外面玩也可以,慢慢的不用看表、也不用数数,就感知,对时间的掌控力会大大的增强。

这个游戏我在全脑教养的工作坊里也玩过类似的,当时刚刚吃完午饭,为了提神,老师邀请所有人站起来,统一说“开始”,然后在心里感知1分钟到了时,就坐下。

你猜怎么着?虽然在场都是成年人,但极少有一秒不差坐下的,最夸张的甚至过了20秒还以为没到1分钟,哈哈~

所以呀,也不用追求对错,就是用玩的方式让孩子感受时间,就好了。

再深入一点的话,“时间感”也会和“在当下”以及“投入”的程度有关,有些事可能会感觉度秒如年,有些事可能又觉得转瞬即逝,也很妙啊。

——早一点去体会到时间的奥妙,它以怎样的方式行走、流逝,学习去和它去做朋友,挺好的……

好啦,分享我的一点点小尝试,有兴趣可以试试哈。

不过我必须得说,关于“时间观念”,不管做了多少努力,咱都别指望,孩子从此就各种守时、自律、争分夺秒啥的了。

孩子还在成长中,认知和行为能力,都还不是一个成年人,即便是成年人,也不是机器人,一样有很多的做不到。

抱着“帮助”、“提供支持”的想法,咱们会更轻松,孩子也才会在“无压力”的情况下,慢慢的变更好——慢、慢、慢成长~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