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以性情温顺、勤勉忠诚、埋头苦干的精神为世人所喜爱与赞美。在新时期,我们更加讴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时代精神,像“老黄牛”一般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十二生肖中,牛也是颇受画家喜爱的题材之一。近代以来白石老人、徐悲鸿、李可染等名家以牛为题的作品皆为佳构,他们笔下的牛不仅有动作和神态的描绘,有品性和精神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他们赋予了牛人格化的魅力。

作品赏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可染 《迎春图》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

“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这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多次题写在他的以牛为主题的作品上的跋语,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爱描绘的对象,从40年代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他留下了许多以牛为题材的精彩作品。

《迎春图》这幅作品的题材来源于作者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和最有牧歌情趣的场景。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寄托了朴厚的感情。画面左上角的梅花倾斜欹侧,采用折枝构图,截取表现一段,以浓墨勾勒枝干,以朱砂点画花瓣。在“峰高无坦途”的绘画革新路上,不时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算是很好的劳逸搭配,从而反映出李可染生命情调的两个侧面。

李可染 《牧归》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陶渊明), “虹随雨余散,鸦带夕阳归”(储嗣宗),这都是古人对夕阳西下鸟儿归林的薄暮景象的诗意描写。李可染把这种意境变成了一幅直观的水墨画。两个小牧童骑在牛背上踏着夕阳归去,突然身后的树林上空响起一片鸦声,回首望去,鸦带夕阳归。夕阳西下,层林尽染,倦鸟归巢。没有悲伤孤寂的情感,反而是一份悠闲、惬意和从容。两位牧童闲适的坐在牛背上,悠然自得。生动勾勒出一幅乡间夏日极富野趣、生机盎然的质朴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柳牛》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

此为齐白石晚年的作品,一生画牛并不多,偶尔为之,总有深意。构图极为简洁,枯树下一头牛,背对着观众,面朝远方。有齐白石怀念家乡至亲之意。总有其少年牧牛生活的心灵记忆的回现,或谓乡愁。题款八十九岁矣,或是对客寓生活的倦怠。作品中的牛体躯丰硕,尾巴长垂,仅露牛角,其它均隐去不画,既抽象简约,又活泼传神。

徐悲鸿 《水牛》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

徐悲鸿笔下的牛,从构图和造型都直接描绘现实,画面朴实自然,注重突出生活的感受。一只水牛闲懒的卧于水中,惬意无比。水牛用笔虽简但结构清晰,看似不经意的疏懒之作,却又笔笔到位,彰显出徐悲鸿先生深厚的绘画功底。

吴作人 《齐奋进》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

吴作人是本世纪正在形成和走向成熟的中国油画学派中独具特色的开创者和代表人之一,同时,又致力于民族传统中书法与水墨画的研究与创造性实践。牦牛是吴作人常画的题材,他画的奔牦寄托了自己的精神和理想。他曾经说到:“那高原上成群的奔牦,把寂静的原野,翻腾得云雾迷蒙,使人看了心潮澎湃。

奔牦表现出一种强劲的运动,在它身上体现着奋勇和豪情。”吴作人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画家,他的奔牦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格力量的赞美,体现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时代精神。这幅作品以书法性的笔墨与造型相结合,又将人格精神力量与质朴生活气息汇为一体,独创了清通简要、刚健清新的新风格。题款“齐奋进”寄予了画家的理想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整幅画面除两只牦牛外,不着一墨,但毫无空虚之感。总之,这是一幅有着深刻寓意的中国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曾 《荷叶盖头归》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

范曾善画牧牛,通过笔墨抒发思古之幽情,行笔洒脱飘逸,线条节奏感强,呈现出清新典雅而又活泼韵致的特色。通观全幅,作者用笔极为简练洒脱。浓墨,勾勒衣纹,轻巧明快;牛体由中墨渲染,一挥而就,墨气淋漓,气韵流转。孩童跨于牛背之上,神采奕奕,悠然自在,尽得天地之灵气。画面构图爽利,大片留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趣味盎然。在范曾众多的书画中是比较重要的作品之一,画面极具感染力。

来源:荣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