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情乡韵”

· 凤栖湖的清晨·

/ 第164期 /

———————

文: 杨晓

朗诵者:德清县新闻中心 郎玉朝

01

早上送孩子上学后,就径直去了凤栖湖。

时令已是深冬。一天在路上,儿子对我说:“爸爸,你看!我吐出来的白烟。”经他这么一说,我也才发现天是真的冷了,都有哈气了。总觉得德清的冬天和老家的冬天不一样,同样是冷,老家的是“寒冷”,德清的充其量算是“清冷”,冷空气中总带着一点湿气,冷气袭面,打在脸颊上,冰冰的,润润的。

清晨的凤栖湖就是这种“清冷”。我倒觉得,正因为这种“清”的感觉,置身其中,困意顿无,整个人都立刻清爽起来,散步,读书,思考,计划一天的事情,就成了环湖步行的内容。也会去观察湖边的事物,眺望远处的山峰,俯瞰湖中的倒影。清晨之时,物色纷呈,很有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湖中三三两两的野鸭结伴在水中游弋,我猜想它们当是一家子,个头较小的不时将身子潜入水中,稍许后再钻出水面,扑棱着身上的水珠。两只较大的估计是它的父母,看着小家伙顽皮,在一旁贴心地呵护着,画面特别的温馨。我不知这些野鸭从哪里来,更想探究一下它们是何时发现了这一片水域,然后在此安家。宽阔的湖面因为这些野鸭的出现,陡然生出了几分性灵。

湖中的残荷已不复存在,早几天来的时候还见成片挺立在水中。盛夏之时,荷花盛开,清风徐来,顾姿生盼,映衬着不远处的国际会议中心,不论是建筑点缀了荷花,还是荷花点缀了建筑,都是相得益彰。

湖水格外的清澈,俯首望去,“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只不过少了春夏时节的柔软和清爽,现在单是看着,就觉得冰冷沁骨。某天清晨,薄雾迷蒙,湖面水汽氤氲,时有野鸭游弋,远山、高楼的倒影在水中浮现,清素淡雅,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03

夜里降了霜,湖面上的人行栈道上也铺了薄薄的一层,我想踩上去,但又害怕破坏了那份完整。“城区没下雪嘛!”看看远处的城山上已有白雪覆盖,隐隐约约闪着亮光,多少有点遗憾。冬天不下雪总觉得缺点什么。老家已下了几场,漫山遍野,雪花飞扬,这才是冬的意象。“就权当是雪吧!”心里这样想着,就轻轻地从上面走过,身后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人说这两句诗是名词的堆积,我倒觉得“鸣”和“迹”做动词讲更有意义,就像此刻,从一层薄霜上踩过,留下了痕迹。有脚印,说明有人来过,或许是匆匆的行人,也可能是此刻像我一样散步的人。

会议中心东侧临湖的那个广场很有感觉,每次走到那里,就感觉像是站在了海边。路面是黑白相间的细石子铺的路,平整干净,曲线的设计让你的视线不自觉地就投向了远方,和宽阔的湖面相映衬,心里涌起一种旷达的感觉。旁边有几个小水池,浅浅的,里面蓄满了水。突然发现水里面的倒影很有意思,也不清楚当初设计的时候把它们定义为什么样的作用,但那一刻,我看到水里面的会议中心气度雍容,国旗迎风舒展,再换个角度还能看见远处的树影阑珊,偶有飞鸟掠过,似乎惊鸿一现。“真够别致的!”我暗暗惊叹道,也想着月夜的时候,一轮明月映在其中,“掬水月在手”,明月与这座建筑相映成辉,或许更有一番感觉。第一次体验到设计的美感,纯粹是偶尔的自我感觉,不知是否合了设计师的意图,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自个看着舒服就行。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那一刻脑海里竟浮现出苏州博物馆的影子,大概还是那白墙黛瓦和人造湖面的意象,在此刻也给勾引了起来,多年之后居然因为这一池浅水反倒惦念起它的美好了。有点后知后觉,但有些美确实是需要时间去体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揉碎的锦缎在水中上下浮动,让人心头涌起一丝温暖。我沿着湖畔行走,边走边背英语,也会背首古诗。这也是后来发现的,走路的时候可以做很多事情。步子不紧不慢,脑子里有思考,走路也不觉得累。那个练太极的老人已在展示他的招式,一招一式舒展自如。偌大的广场只有他一个人,沉浸其中,似乎不为外人所扰。我挺羡慕这种了无挂碍的境界。每天按时见到,似乎也成了清晨湖畔的一道风景。

过去的一年,诸多感慨。疫情之下,深感国家的不易和伟大,一直也是用匹夫之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出力虽小但也未曾懈怠。也体会了俗事的纷扰与纠结,更多的是平常之下的一如既往,心境难免焦虑,有时也会感到沮丧。有一天清晨,送完孩子上学,看看时间尚早,突发异想,“何不到凤栖湖转转!”虽然近在咫尺,平日里却很少来。那天绕着湖畔转了一圈。第二天又去了。第三天,很自然地就过去,一直持续至今。

05

凤栖湖的夜色很美,有音乐喷泉,有人潮涌动。倘若您能早起,不妨也来感受一下她的清晨,绕她走一圈,或许你会发现那一刻的心境会非常的平静通透,一如那片清澈的湖水。

欢迎投稿《乡情乡韵》

图片来自网络

执行主编:归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