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和省上新冠病毒疫苗
重点人群接种工作统一安排部署
日前
绵阳在各县(市、区)设置59个接种点
对医疗卫生人员、冷链物流、
交通运输等9类重点人群进行接种
接着跟小绵一起去接种现场看看
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月14日14时许,记者在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现场约有30余人前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人员需经过以下流程:
01
逐一出示健康码并接受体温测量
02
预检分诊、信息登记等环节
03
信息核实无误后才能到接种室进行接种
04
接种完成后需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05
无异后方可离开
完成接种的夏女士告诉记者,接种时和接种后身体均无异常,“该疫苗经过多次实验,我对疫苗本身和国家政策充满信心。”
404医院大西门分院接种门诊
西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随后,记者又赶到404医院大西门分院接种门诊和西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样也有不少人接种。
李云是其中一名接种者,从登记开始到接种完毕,全程只用了4分钟,在留观室她告诉记者,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因为自己是医护人员,接种疫苗不但让自己放心,而且能让患者放心。
据市卫健委副主任、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疫情防控组副组长周万明介绍,我市高度重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上统一安排部署,现阶段正稳步推进9类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4日晚8时,全市9类重点人群已累计接种45000余剂次。
周万明表示,我市将在完成9类重点人群接种后,持续压茬推进其他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新冠疫苗焦点解答,你关心的都在这
1月14日下午,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张驯就新冠疫苗关注焦点接受了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的采访。
Q
记者: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A
张驯: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根据我国新冠疫苗开展的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以及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的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显示:我国新冠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Q
记者:疫苗有何不良反应?哪些属于正常?
A
张驯:接种新冠疫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通常在两到三天之内自行缓解。
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
目前我国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Q
记者:打了疫苗是不是就不会被感染?
A
张驯: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本次接种的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均产生高滴度免疫应答,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
Q
记者:打了疫苗是否还需要防护?
A
张驯:需要。尽管疫苗接种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接种之后,还是需要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好习惯。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疫苗保护率能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打了疫苗之后防护措施不减,才能更好保障大家安全。
Q
记者:接种注意事项以及提前的准备工作都有哪些?
A
张驯:(1)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前,接种医生会询问健康状况,请如实告知相关信息。
(2)接种完成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安排休息。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
Q
记者:近期打过其他疫苗怎么办?
A
张驯:建议14天内接种其他灭活疫苗,28天内接种减毒活疫苗者,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Q
记者:疫苗需要打几针?
A
张驯:目前所使用的新冠疫苗需接种2剂,两剂次要求间隔28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
Q
记者:接种对象的要求?
A
张驯:目前新冠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8-59岁的部分重点人群。
不能接种人群包括:
(1)对疫苗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
(3)发热、患有严重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群;
(4)新冠肺炎康复者或无症状感染者;
(5)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夫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
(6)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
(7)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8)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9)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
(10)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调节剂者;
(11)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请扩散周知!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可以给小绵留言!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文宇 刘晓东 实习记者 何安安
责编:梁丹蕾 审核:刘益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
扩散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