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厚待的不是薄姬,而是所有不曾伤害过她且没有威胁到她的利益的人。
01、吕后对所有不受刘邦宠爱的嫔妃,并不差
吕后厚待薄姬的原因,在《史记》薄太后篇有明确的记载:因为薄姬不得宠。刘邦出于同情才临幸了她一次,虽然一举得男,但薄姬却在“一夜情”后再也没得到过刘邦的宠爱。
总的来讲,薄姬是因祸得福,因为不得宠,所以嚣张不起来,甚至还有点可怜,吕后心如明镜,在刘邦死后,不仅没有为难她,反而把她送去儿子代王的封地,成为了“王太后”,享受天伦之乐。
《史记 外戚世家》: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
简单来讲,刘邦死后,他的后宫被吕后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得宠的,全部被幽禁起来;另一类是不得宠的,能得到吕后的善待,其中有儿子的还会送到儿子的封地去做“王太后”,享受天伦之类。
而薄姬和戚夫人则是这两类人的代表,也是“唯二”被史书记载了结局的刘邦姬妾,她们的结局,基本就是刘邦后宫中得宠和不得宠嫔妃的结局了。
所以,吕后不是厚待薄姬,而是厚待后宫中所有不得宠的嫔妃;也不是报复后宫,而是报复后宫中得到刘邦宠幸的嫔妃,如戚夫人;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知道除了戚夫人,吕后还祸害过刘邦的哪个姬妾,说她把刘邦的后妃全部残害了,其实也言过其实。
02、越受刘邦宠爱,结局越惨,薄姬幸运在不被刘邦宠爱,没有作恶的资本
从刘邦8个儿子的结局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情况:
1、凡是吕后养大的,都活得不错;
2、越受刘邦宠爱的儿子和姬妾,结局越惨;
3、越不受刘邦喜欢,对吕后威胁越小的,结局越好;
吕后死前,把刘邦的4个儿子都干掉了。剩下的4个里,一个是她亲儿子刘盈,两个是她的养子:刘肥和刘长,还有一个是最听话的刘恒。
这也直接导致了薄姬和代王刘恒在诸吕被杀后,锦鲤附体,天上掉下个皇位给他们。
吕后死后,群臣害怕刘襄成为皇帝会被清算,密谋商量该立谁为皇帝才不会引起刘襄的反弹时,刘邦众儿子的情况:
活着的只有3个,除了刘恒,其他两个都是吕后养大的。不立刘恒,要立谁?
虽然史书把薄姬和刘恒吹得仿佛圣母下凡,但是彼时刘恒的代王妃应该也是一个吕氏女,代王妃给刘恒生下了4个儿子,刘恒在前往京城准备当皇帝前,代王妃死掉了,刘恒当上皇帝后,代王妃的4个儿子全都死掉了。
薄姬和刘恒真的那么善良吗?不一定。代王妃和她4个儿子的死,始终让人无法相信她的婆婆和丈夫有多么的善良。有些人的善良,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作恶的本钱罢了。
03、有感:
从吕后对待刘邦的姬妾的方式来看,吕后其实是一个很合格的当家主母。
对待失去母亲照顾的庶子,她无论是白莲花时期还是黑化时期,都接手养大了。
她之所以对戚夫人之流那么残忍,是因为无论从政治、感情上,都曾被她们伤害过:刘邦至死都想废掉太子刘盈、连续2次想把已经嫁人的鲁元公主改嫁到匈奴、临死前还想把刘盈派到战场上去送人头,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要吕后的命。刘邦之所以能坚持那么多年想铲除掉吕后的儿女,难道没有“宠姬”们的作用吗?
吕后从白莲花变成罗刹女,刘邦和他的宠姬功不可没。作为一个女人,吕后其实非常累。
对待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愚蠢的善良最要不得。吕后的仁慈都留给了不曾伤害过她的人,而薄姬恰好因为不受宠,不具备伤害吕后的能力,因祸得福而逃过了一劫。
因此,与其说吕后厚待薄姬,不如说吕后厚待所有不曾伤害过她的人。最后,愿所有人都被世间善待。
戚夫人是自己蠢死的:为什么戚夫人那么蠢还敢跟吕后斗?开国功臣都被杀了,她还不罢手
吕后女儿被害史:刘邦渣爹史:中国第一位皇长女,嫁人生子了,还两次被逼改嫁匈奴
刘邦有多想弄死刘盈?:恨则欲其死,宠妾灭妻的刘邦,对嫡子精神虐杀后想其死在战场上
吕后的白莲花历史:吕后:没钱的男人比有钱的男人更坏,因为没品无德所以无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