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一个奇特的场景,充满了各种意外情况,这是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无法理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中不乏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作战任务的英勇军人,他们坚信自己能活着回来,正是他们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战争神话。如果手中拥有了超越时代的新型武器,那么创造战争神话的难度就会小得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一直受到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困扰。当德军在北非战场上缴获美军M9A1“巴祖卡”火箭筒之后,发现这种结构简单武器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装填速度快,威力也不错。于是德国工程师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发挥在空心装药方面的技术优势,发展出“坦克杀手(Panzerschreck)”火箭筒。与“巴祖卡”不同的是,“坦克杀手”的火箭弹发动机在离开发射管后会继续燃烧,因此有着150米的射程和更大的威力。1943年,“坦克杀手”开始列装德军部队,并取得不错的战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坦克杀手”确实非常不错,但是重量、长度都较大,多次使用的发射管造价仍不够便宜。因此配发到德军之后,一线部队仍会出现使用集束手榴弹、反坦克地雷等武器对付盟军坦克的悲剧情况。对此,德国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大量配发的反坦克武器,不仅威力要足够,更重要的是生产要简单,造价要便宜。同时操作还要足够方便,让士兵能够轻松上手。这些条件综合到一种武器上,看起来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1942年11月,兰格韦勒博士率领团队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反坦克武器“Faustpatron”,它采用无后坐力炮原理,抛射一个超口径弹丸。1943年7月,经过改进的样品开始配发德军,并定名为“铁拳(Panzerfaust)”。这种武器几乎满足了德军所有的要求,一次性使用的发射器,操作非常简单。为了便于培训,“铁拳”上面还有操作说明和警告文字。

德军步兵搭配使用“坦克杀手”和“铁拳”,对抗盟军的坦克攻势,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尽管盟军攻势依旧凌厉,但付出的代价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甚至很多坦克兵都对这两种武器,尤其是“铁拳”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们用德语发音来称呼这两种武器,显示出无比的尊重,甚至是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用“娘娘腔”英美坦克兵的回忆无法说明这两种武器的恐怖,那么用“钢铁洪流”苏联坦克兵的回忆,来从侧面展示它们的影响吧。苏军坦克兵对“铁拳”的恐惧写满了作战日志,德军反坦克小组在城市废墟中,携带“铁拳”渗透到坦克纵队侧后方。一次性发射多枚“铁拳”,瞬间击毁多辆苏军坦克后迅速转移,让苏军根本无从还手。

苏军作战日志上写着“我无法将兄弟拉出燃烧的坦克”,充满了悲怆的痛苦。要知道,他们终于从斯大林格勒打到了柏林,却遭到了“铁拳”的暗算。由于“铁拳”的诸多优势,使它格外适用于城市作战。博格达诺夫将军指挥的第2坦克军在柏林战役中,共有287辆T-34坦克被德军摧毁,其中67辆是“铁拳”击毁的,这个比例相当可观。

博格达诺夫将军不得不亲临前线,违心地告诉他的坦克兵们,“铁拳”的杀伤力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大。由于坦克在城市作战中,不得不关闭所有舱盖,防止被爬上炮塔的德军士兵投进手榴弹,这也从侧面增加了“铁拳”的威力。在封闭的狭小空间内,被空心装药战斗部击中后,坦克中会产生可怕的高温高压燃气,坦克成员会在痛苦中丧生。为了防备“铁拳”的偷袭,苏军坦克兵开始在自己的坦克侧面焊接钢板,甚至使用钢丝床架、栅栏来作为附加装甲。

这就是我们在一些柏林战役的照片中,看到的T-34坦克都加装了附加装甲的原因。而这种临时措施到现在依旧是防备空心装药最有效的手段,只不过进化为更先进的格栅装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军在战场上缴获了大量“铁拳”,并装备给自己的部队投入作战。战后,根据“铁拳”为雏形,研制出RPG-2反坦克火箭筒,并装备苏军及盟友。并以此为基础,研制的RPG-7成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重要分支,至今仍活跃在热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