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破天荒”地发表了一首词作,一时间让重庆的文坛“下了一场大雪”,这首词叫《沁园春·雪》。毛泽东多年前写的这首词,直到这一年才发表,却仍然能达到震撼文坛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文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位擅长兵法的牛人,还是一个天赋极高的词人、诗人。1934年写的《清平乐·会昌》,只“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一句,就让人记住了江西会昌之美;1935年写的《忆秦娥·娄山关》,只“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就让人领略了贵州娄山关之峻;1961年写的《卜算子·咏梅》,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句,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梅之傲骨。

大家品读这些金句时,会发现毛泽东写诗词的一个特点:他不太爱用生僻字,总是能用最朴素的字眼,写出心中的那股豪情。

但凡事皆有例外,有时与文人们唱和时,他也会用一些比较书面化的字句。比如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这首《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浣溪沙》是两宋最经典的词牌之一,此牌下有大量的经典作品。因为前人的作品水平太高,自两宋后文人们就比较少写这个词牌了。毛泽东此词的创作时间是在1950年10月份,当时大伙儿共聚一堂,各族人民表演歌舞为祖国庆生。好日子当然要配上好词,于是毛泽东就让同席观看节目的柳亚子即兴写了一首《浣溪沙》,第二天毛泽东也步其韵唱和了这么一首。

对于这首词,诗迷们最熟悉的应该是“一唱雄鸡天下白”这一句,毕竟这7个字是要气势有气势 ,要意境有意境。这句词是将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倒装过来了,十分高亢有力。

但在此词中,却有一个对现代人来说相对生僻的字眼:于阗。这个“于阗”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不明白。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曾考过一道这样的题,当时现场很多高手都答错了:

“万方乐奏有于阗”的“于阗”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古国,它最著名的特产是?

A.黄金 B.美玉 C.骏马

这道题的答案是选B,也就是美玉。当时场上的攻擂选手答成了骏马,百人团也有不少人选了这个,因为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只有骏马能配得上这样的气势。要答对这道题,咱们首先就得明白“于阗”指的是哪里。毛泽东写这首词时,舞台上有新疆歌舞团的表演,所以他用这个词代指的就是新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这样用是非常地道的。“于阗”中的“阗”字念“tián”,在古代是西域的一个地名,到了唐代时它是安西四镇之一,这个地方盛产美玉。这个词用在这儿,格律工整而且十分应景,确实是用得极好的。

纵观毛泽东这首词,不管是遣词还是意境,都算得上上乘作品。特别是“一唱雄鸡天下白”一句,更是气势万千。如此出名的经典词句,之所以还会有这么多人答案,原因就在于不少人读诗词的时候,只是死记硬背,不去理解它的创作背景、也不琢磨字句。笔者认为这样的读法,是对经典诗词的一种浪费。“于阗”是何意?现在大家明白了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