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当今社会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很多人只要听到癌这个字都会退避三舍。从病理角度来说,癌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知道癌细胞的产生是正常细胞基因突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也就是说,在癌细胞产生之前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之间的变化阶段就被称之为癌前病变,它并不是癌。

当癌前病变放任不管,经历发展后,就有可能变成癌细胞,早期的癌细胞数量少,范围小,只是在局部生长,此时我们叫他原位癌。如果在这一阶段予以切除,并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很多原位癌发现非常困难,因为小,所以很难被发现,一些常规的影像学检查,甚至是血液肿瘤标记物的检查都很难察觉。癌症最可怕、最致命的地方就在于转移或者说浸润,也就是原位癌经过发展,癌细胞通过血液、淋巴液、种植等方式“逃”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甚至全身转移,这时候就被称为浸润癌,此时治疗效果往往很差。

那么,癌前病变的检查和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如果在这一阶段就能阻止它向癌细胞转变,就能够遏制肿瘤的出现和发展。

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目前国际上确定的几种常见癌前病变。

1、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是指发生在口腔或者外阴黏膜的白色角化性病变。通常呈点状或者溃疡样改变。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念珠菌感染、吸烟、糖尿病、营养不良等有关。黏膜白斑恶变率大约在4%-6%,容易转化为鳞状细胞癌。

2、交界痣

交界痣又被称为黑色素细胞痣,黑色素细胞集中于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位置,形成的交界痣平坦或者稍微高于皮肤,但是边界清楚,表面没有毛发生长。交界痣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是一般发生在掌跖和外生殖器的大多为交界痣。交界痣有可能会转换成黑色素细胞瘤,是皮肤癌的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表现为胃黏膜腺体萎缩、数量减少、胃黏膜变薄,同时伴有肠化生改变的胃炎。虽然同属于消化器官,但是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和肠道上皮细胞类型和结构并不相同,如果胃黏膜出现肠道上皮细胞的结构,即被称为肠化生,这是一种细胞异性性的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有这种异型性的改变,这也被视为一种明显的癌前病变,任其发展可能发展为胃癌。

4、结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

结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多发生于胃肠道,结肠更为常见,单发或者多发,多发者更容易癌变,一般不易自查,通常是出现血便,体检等才发现。癌变率高,有家族遗传倾向。发现后一定要及时治疗。

5、肝硬化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道,目前将肝硬化列为肝癌的癌前病变,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在国内十分常见。在无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每个阶段大概5年时间。肝硬化后如不进行必要的治疗和干预,5年后癌变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癌前病变的治疗

癌前病变是一种异型性的改变,它是介于正常和癌变之间的病变,尚不能认为是癌症,但是如果不予正确的治疗和干预,极有可能发展成为癌症,所以一定要及时处理,对于黏膜白斑、交界痣、萎缩性胃炎、息肉等,前期可以药物治疗干预,大部分可好转甚至痊愈,如果病情较重,甚至活检镜下出现癌变倾向,应及时手术切除。如果仅仅是癌前病变,切除后常规的病理活检一般不会看到癌细胞,这时就不用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只需要后续的定期复查。如果切下来的组织内能够找到癌细胞,说明此时已经达到原位癌的标准,必须进行后续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止肿瘤复发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