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郑渝川

所评图书:

书名:《柏林法则:欧洲与德国之道》

作者:(英)保罗·莱弗

译者:邵杜罔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月

《柏林法则:欧洲与德国之道》这本书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书作者是个英国人——保罗·莱弗,曾担任英国驻德国大使、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主席、智库“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主席。

在英国“脱欧”背景下,保罗·莱弗对于法德持续保持密切合作,欧洲一体化尽管面临重重险阻,却仍然继续推进的态势显然不无焦灼。

英国几个世纪以来的欧洲政策就是促使大陆均势,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导国家,而英国自身对于欧洲大陆事务的参与也是有限度的,确保其帝国资源可以更多投入到保障帝国商路安全之上。二战战后,欧共体的出现,欧洲经济联合开始变得紧密,德国也是很多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赢得了邻国的接纳和信任,英国的欧洲参与也就不再如过去那样自如,其政策行动很多情况下流露了游离其外、患得患失的真实心态——总的来说,英国不可能期望欧洲再现100多年前的尖锐对立,这必然会导致英国也卷入其中,最终很可能再度引发世界大战;但欧洲整合得如果过于顺利,这也不是英国所期盼看到的结果。

而在德国结束了冷战时期的分裂状态,重新统一,法德核心驱动的欧洲联合陡然加速,这最终促使了欧盟、欧元的诞生。英国虽然受惠其中,却仍然主动保持距离,对于不能扮演欧洲中心而错失利益感到不满,却不愿意像法国那样领导欧洲承担政治责任,也不愿意像德国那样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希腊等国家。这种情况下,英国其实扮演的是一个搭便车的角色。

保罗·莱弗在书中也提到,德国在欧洲经济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建基于德国经济的长期稳定、足够韧性,以及长期以来德国为欧盟提供最大资助,但德国迄今非常小心翼翼的运用这种优势地位,在希腊、塞浦路斯加入欧盟时本可行使否决权(希、塞两国的财政状况不符合欧盟标准),却因为德国有意扮演小国的朋友,所以没有动用这种权限。而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后的欧元危机期间,尽管德国的援助政策一度变得更为强硬,却因为希腊民众的抗议而又重新回到了相对耐心的立场。

也就是说,即便面临部分民众以及经济学界的反对,德国政府也一直推行相对宽容的欧洲政策,拒绝滥用主导地位,而这增强了欧洲其他许多国家对于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依赖。

《柏林法则:欧洲与德国之道》一书意图解析欧洲是如何转为今天这种由德国实质性领导的状况。如前述,这首先取决于德国的经济强势地位。德国模式不同于美国模式,经济、产业运行更为强调协同化,政府参与经济生活的程度更高,注重社会公平竞争,注重人力资源培养。

这本书认为,德国经济因此具备了更强的韧性。而德国人勤奋工作,克制消费,再加上德国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得的有利位置,让德国拥有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余额。这不仅相较于美国来说显得十分独特,而且在整个欧洲也是罕见的。对此,保罗·莱弗不无酸意的评论认为,“光我成功还不够,其他人必须失败”,认为德国的成功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在财政等方面的放纵态度密切相关。

经过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德国政治的运行相对稳定,政治势力之间的对抗性相较于英美法来说都要弱得多。而在德国,民众对于宪法体系和政府的支持程度很高,或者说即便出现不认同的政策法令,也不至于上升为过于激烈的抗议。这等于给予了默克尔等德国领导人处理欧洲政策相较其他欧洲国家更大的自由度。

欧洲正在复制德国,这并不是保罗·莱弗一个人的发现,而是几乎成为共识的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国在主动输出自己的模式,而是德国通过财政实力以及产业体系中的主动地位,让欧洲若干个国家主动加入到自己的联盟体系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德国通过主导欧盟的优势,将德国的政治原则、经济体系、法律准则、福利制度逐一嫁接到欧盟。保罗·莱弗坦言这其实才是从撒切尔夫人以来,英国历任领导人对于欧洲联合抱以强烈抵触态度的关键——但他也认为,短期内欧盟的整合将继续面临艰巨难题,而这或许是英国重新找到赢得欧洲主导空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