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是蒋介石柳暗花明的一年,炒股被割韭菜,亏得血本无归,连儿子蒋经国的学费都交不起,可以说这是蒋介石,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然而也就在这一年,蒋介石的人生迎来了转折。本期内容就跟您聊一聊,蒋介石的“改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2年6月16日,孙中山的得力助手、时任粤军总司令的陈炯明,凭借支持他的军队,抵制孙中山的“大一统”思想,突然策动叛乱,炮击了孙中山的总统府,此时,城内共有2.5万人在陈炯明的指挥下,国民党军队全部开赴北伐,只剩下500人留在后方。对孙中山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过去。他的妻子为了掩护他的撤离而流产,她再也没有怀孕。负责掩护的50名警卫没有一人幸存。孙中山虽然从总统府逃出,但被困在永丰舰上,处境依然十分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曾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员的蒋介石,因被粤军将领排挤而离职,正在老家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县。由于炒股的损失,他正在担忧如何还债。突然,蒋介石接到汪精卫从上海发来的电报:“刚刚得知广东发生变故,但很庆幸总统没事。”。同一天,蒋介石接到孙中山的秘密电报说:“情况紧急,我期待你的到来“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曾在孙中山手下工作,多次起草军事计划,提出军事建议,表现出很强的军事能力,孙中山相当欣赏他。蒋介石接到孙中山求助的消息后,立刻意识到这是自己崛起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有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测的危险,蒋介石决定以命赌运,委托朋友张静江,照顾自己的儿女,连夜出发,赶往一千余公里外的广州。至6月29日,陈炯明已经占领广州,但由于没有海军,无法对孙中山进行海上追击。而这时孙中山为了扭转困局,决定调用全部军舰(7艘),配合地面北伐诸军,对叛军发起反击,号称“水陆并进,以歼叛军”。然而尴尬的是,地面支援尚未到来,舰队内部已经叛变投敌事件迭起,身陷困境的孙中山一筹莫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孙中山苦苦冥思破敌之计时,蒋介石穿过叛军严密的封锁线,登上了永丰舰。蒋介石的军事能力,孙中山之前就比较了解跟欣赏,见到他的到来孙中山如释重负,感叹道“你一人来此,不弱于来了二万援军!”,随即将指挥大权交给了蒋介石。而蒋介石临危受命,也没有辜负孙中山的期望。他不畏生死,日夜守在舵楼,指挥战斗。当时正处于炎热的夏季,而战斗又异常激烈,舰队官兵需要夜以继日地,预防叛军的炮火袭击。连续的作战已经使得官兵们疲惫不堪,而这时舰队上粮食也开始短缺,最致命的是淡水供不应求,孙中山舰队形势可以说十分危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正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形下,蒋介石知道这个机会的意义。只要他坚持下去,就会获得孙中山的赞赏,因此他全心全意地指挥着每一场作战。他还与士兵一同投身舰体清洁等工作,借以鼓舞士气,偶尔还阅读福尔摩斯等引人入胜的书刊,以调整士兵们的精神状态。粮食短缺时,蒋介石趁夜色掩护登岸买粮,这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坚持到8月初,形势调转急下,北伐军第一师变节,致使地面支援受阻,而且舰队内部又有三大巡洋舰叛变。鉴于这种形势的变化,蒋介石认为永丰舰孤立无援,继续留在军舰上已毫无作用,建议孙中山离粤返沪,有机会再反攻。8月9日,在蒋介石的护卫下,孙中山安全撤离永丰舰,并于10日,转乘“俄罗斯皇后号”邮船前往上海。

1922年6月29日至8月9日,蒋介石与孙中山在永丰军舰上,一起经历了最艰苦的42天。孙中山对蒋介石的行为深受感动。可以说,这次灾难是孙中山与蒋介石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蒋介石只是孙中山的亲密支持者;此后,蒋介石变成孙中山的助手。与炒股不同的是,蒋介石赢了这场豪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蒋介石极其善于维护这一成果。为此,蒋介石为此事专门写了一本书,《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并请孙中山为这本书作序。孙中山写道:陈炯明叛变,蒋介石迎难而上来到广东,在舰队上陪伴我左右,为我分担了诸多困扰;而制定的计划大多取得了成效,也乐于与我以及海军将士们同生共死”,对蒋介石的到来给予来高度评价。

在以后的岁月中,蒋介石多次谈到孙中山蒙难之事,以此炫耀他的勇敢和忠心。而孙中山也委蒋介石以重任,同年10月,孙中山提拔蒋介石为“东路讨贼军”参谋长,次年6月又提拔蒋介石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其后又派遣蒋介石前往苏俄学习,出任黄埔军校校长等等,这为蒋介石日后的发展,铺上了一条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