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农民工朋友在回顾自己的2020年时感叹,“过去一年是时间过得最快的一年,上半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了,没有外出打工;下半年出去打工,可建筑、化工、煤炭等行业又停工了,只能尽早回家去过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每一年的春节,我国都会有约3亿农民工要回到家乡过年,辛苦一年了,大家要回到家乡看看,把好消息带给家人,这就是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返乡潮”,因此,每年农民工农民工都是春运的主力军,大大小小的麻袋穿梭于火车站,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此番景象。然而,今年却有些变化了,返乡的人可能不会有以前那么多了。

一方面是全球黑天鹅事件还未平息,不少地方倡导尽可能地留在本地过年,避免人流过度密集,影响防疫工作;一方面是不少农民工在2020年根本就没赚到什么钱,回家需要花钱,可能又是一笔不小开销,不如留在当地,还能找点打工的活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也有一些农民工表示,等过完年后,可能就不会返城打工了,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吐槽的农民工没有透露为什么,但作者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几点原因。

一、实体行业不景气。2020年上半年,因为全球黑天鹅缘故,不少企业、工厂没有开工或很晚才开工,导致一些农民工在家里待了很长时段时间。这的确也没什么办法,大家都知道上半年的情况,唯有互联网行业还算吃香,可农民工多是没有学历从事重体力工作者,职业多是建筑工地的工人、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以及餐厅的服务员等。这些行业上半年都受到了不小冲击,行业不景气,农民工自然没有饭碗,一些人不得已要返乡另谋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城市生活成本高。相信不仅是农民工,在大城市居住的人们都会觉得生活成本在提升,其实这可能不是成本提升,而是赚得少了。上半年很多人的工作都不稳定,不稳定就会没钱,没钱就会觉得什么东西都贵,买不起,这就会形成一个长尾效应,对于农民工来说更是如此。即便下半年工厂开工,产能和业绩也不会马上提升,企业、工厂为了继续存活,过渡到安全期,相应的工资也会减少,工资低+生活成本高,导致一些人不得不考虑回到家乡干点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竞争压力增大,疲劳不堪。农民工是重体力工作者,靠身体赚钱。在前面两个可能存在的因素存在后,就会产生新的竞争压力。行业不景气淘汰的人就会增多,上半年没有工作的人跑到了下半年,就业的竞争压力就会增大,以前5个农民工争一份钱,现在可能就会变成10个,20个,正如前面所说,农民工靠的是体力,没有其它太多竞争因素。而且从企业、工厂的角度看,经过黑天鹅事件,越来越多企业就会考虑用机器代替工人,降低未来风险,这样一来农民工的竞争压力更大,一年来回折腾,把自己整的也很累。

四、农村发展越来越好了。前面说了几个可能存在的客观性原因,农村快速发展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客观原因,以前农村落后,都觉得城里生活好,这种思想现在正发生改变。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一些新兴产业的进入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南方一些农村人人家中都有“小二层楼”这种生活城市里的人都没法比。而且上述三点存在之后,反而更适合农村人在家乡发展为什么?就拿食品行业来说,农村种地种粮食、种瓜果蔬菜,其实是在价格链条的上游,以前种地生意不好,现在不同,互联网工具发达,不少农民通过互联网采取直销模式,将收入大大提升,那舒服的小日子真是城市没法比的,而且现在想买个什么东西,电商都能送到,原来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解决,难怪农民工不愿意返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