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

中国票仓首超北美

202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203亿。《八佰》《我和我的家乡》和《姜子牙》分列年度上映新片票房排名前三。2020年电影院关门长达半年之久,取得这一成绩实属不易。10月,内地票房首超北美成为全球第一。数字背后,更多的是中国人抗疫的成功,距离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仍任重道远。

《八佰》

《八佰》讲述的是四行仓库保卫战,这是一段几乎要被人遗忘的历史,在管虎的镜头里,电影没有英雄般的主角,有的只是一群有血有肉,跟平常人一样也有爹娘、也会怕死的士兵。枪声四起的硝烟之中,苏州河两岸一边是天堂般的生活,一边是地狱般的厮杀,惨烈的对比呈现出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生死离别的情绪渲染也十分到位。在战争场景的呈现上,该片采用了IMAX摄像机拍摄,一气呵成、非常过瘾,可以说是国产战争片工业水准的新高峰!

《我和我的家乡》

延续《我和我的祖国》的模式,由五个单元组成,还是主旋律命题:农村医保、乡村物流、乡村支教、生态治沙、扶贫下乡。“家乡”是每个人心中的归属之地,5个故事从不同角度描画了导演心里的家乡美,画面浓墨重彩,情节幽默有泪点。唯一有点违和的是陈思诚执导的《天上掉下个UFO》,反转来得太快,从一个外星人骗局转到物流、利用科技改善村民生活,首尾衔接不上,也有点偏题。影片最终累计票房28.29亿算是观众对这部主旋律影片的支持,只是细节不能深究。

《夺冠》

由陈可辛导演,巩俐和黄渤主演的电影《夺冠》在经历了延期上映、重剪更名风波后仍不负众望票房大卖。陈可辛导演和演员的努力将中国女排从雅典奥运会夺冠前至巴西奥运会的三代更迭,演绎得精彩淋漓,让人热血沸腾: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质感复原得很到位,老女排的拼搏精神又燃又令人钦佩;而本世纪的中国女排则在巩俐和黄渤的对手戏里,拍出了变革中的勇气和锐意。现役女排姑娘们的本色出演,成为电影在资深球迷界也广受好评的不二因素。

《拆弹专家2》

燃!炸!爽!是对它最直接的评价,作为一部续集,它完成了超越前作,逆风翻盘的使命,作为一个粤产合拍片,它让我们看到了合拍警匪片更多的可能性。人物的多重反转、港片“标配”的巷战、追车、爆破、贴身肉搏等,统统做到了极致。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具备了一种极其丰富的深度,他的骄傲与自负、他的迷茫与追寻、他的醒悟与救赎,在电影中达到了高度统一。刘德华+刘青云时隔18年后的“双刘”对决让人看得意犹未尽,只想说希望《拆弹专家3》不要让我们等太久了!

《送你一朵小红花》

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观众太需要温暖向上的力量了,《送你一朵小红花》出现得恰到好处。电影聚焦的虽然是“癌症家庭”,但是没有刻意卖惨,也没刻意煽情,更不去过多描绘病情,反倒是探讨起了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疗愈,并把他们刻画得温暖而细腻。老戏骨们贡献了自信松弛的高光表演,易烊千玺与刘浩存也为电影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得这部沉重题材的电影变得非常治愈,看完之后,也让我们更有力量去面对残酷的生活。

《一秒钟》

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准确地说是关于胶片电影的电影。张九声“护”胶片,刘闺女“偷”胶片,范电影“救”胶片,构成了这部电影的情节主体。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情感纯粹而动人。《一秒钟》确实是张艺谋导演献给电影人的情书,是一封真诚、温柔但又矛盾、残酷的情书。影片内容的在场与不在场、电影行业的困境与存续、大时代背景与小人物命运,这些话题都是影片留给我们的思考。即使有遗憾,也不影响它成为一部烙印着时代印记的好电影。

《麦路人》

《麦路人》广东话谐音“陌路人”,讲的是在24小时快餐店过夜的一群社会边缘人。他们为生存努力拼搏,在夜间的快餐店里,本无交集的他们却成为了彼此扶助的家人。《麦路人》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些被贫穷和不幸折磨的人,何时才能跨越困境的边界?或许,这是个无解题。感谢电影记录下了这个不被人熟知的群体,让我们读懂这个群体无声的绝望。作为黄庆勋的导演处女作,尽管整部片在故事表达上略为生硬,但这样的题材,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掬水月在手》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的纪录片,同时也是关于古典诗词、关于“弱德之美”的纪录片。在“浮光掠影”似乎已成习惯的今天,这部片为观众打开了片刻安宁的通道。在影片的评价中,“美”和“感动”是被提及最多的两个关键词。但同时,传记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境界、大量的诗词讲述、表意模糊的空镜头等,使得《掬水月在手》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观影门槛。作为陈传兴导演“诗词三部曲”的终章,“金鸡折桂”的《掬水月在手》值得大家细细品尝。

《气球》

身兼导演、编剧的万玛才旦,也是一位小说家。《气球》就像一本开放式结局的书。牧区藏民们的生活状况娓娓道来,充满着各种尴尬与碰撞:禁欲的僧尼与青梅竹马的旧情人偶遇,生老病死的轮回信仰与国家政策产生矛盾……选择成了难题。但是影片避开选择的结果,通过一个充满寓意的物体“气球”贯穿全片,切换现实与梦境的萦绕,情节的推动似一首散文诗,也印证了生活的一地鸡毛:不是我们推动命运,而是命运推动我们去改变。

《棒!少年》

在北京,有一支特殊的棒球爱心基地,收留了贫困家庭或无人抚养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棒球,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从零开始学习棒球。纪录片《棒!少年》如实地记录了这个家庭的艰难,影片没有逆袭、反转,孩子们有的走了有的留下、训练场地的失去……这些无法忽视的现实因素,让观众更加期待棒球队能够克服困难,帮助这些孩子们对抗命运。

撰文:

刘芳 紫雨 实习生 张滢 黄诗韵 钟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