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服务:产业转移更加明显

2020年,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近1000亿元,C(D)MO行业市场规模超过530亿元。此外,相较于全球CRO行业渗透率,我国CRO行业渗透率较低,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40.3%。我国制药企业更专注于仿制药开发,对CRO需求较弱,随着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创新药研发,企业在创新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加大,越来越多小型创业型生物制药公司成立,而创业型制药企业将更依赖CRO服务,未来CRO的需求和业务渗透率将快速提升。预计2022年,我国医药外包市场总规模将达1500亿元,拥有较大增量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2013-2022国内CRO行业渗透率预测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新药研发及其回报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而医药外包公司在疫情的影响和研发投入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受到的影响也较小,继续维持着较高的景气程度,业绩实现稳步增长。从CRO/C(D)MO企业情况看,该领域企业在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依旧强劲。虽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导致阶段性增速放缓,但第二季度迅速恢复高速增长状态,预计2021年该行业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共享全球医药外包行业的成长红利,行业订单持续向我国转移,加之疫情影响,产业转移更加明显,预计后续海外产业转移有望加速。

我国医药外包行业已具备相应条件,处于接收全球产业转移的第一梯队。全球医药外包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受制于昂贵的研发成本,产业逐渐向中国、印度等CRO行业发展相对成熟、人力成本较低的新兴国家转移。除了人力成本较低,我国还具有相对较低的环保成本、较大规模的病患市场和工程师红利等优势,同时,国内传统企业转型和中小型生物科技企业快速崛起,提升研发投入,为产业转移进一步奠定基础。

政策支持是国内医药外包行业高速成长的重要驱动因素。2020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公告》,给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再次带来利好。此外,近些年国内药品审评审批加速、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MAH制度等系列重大医药政策,推动药品研发投入提升及研发生产分离,不断推进国内医药外包服务行业高速成长。

尽管近年来我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仍然是一个集中度较低的领域,企业开展并购的空间很大,单一业务能力的医药合同外包服务公司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基于节约成本和加快研发进度的考虑,企业会将研发业务外包给市场占有率高,并且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医药合同外包服务公司。国内主要合同外包服务企业为了增强客户粘性已开始着手补齐短板,向全产业链布局。2020年2月,高瓴以每股124元的价格参加了凯莱英的定增事宜,共投资23亿元,定增后高瓴持股5%以上,成为凯莱英第二大股东。在非上市公司序列中,融资活动也十分活跃,2020年3月,臻格生物获得5100万美元A轮融资,生物药物研发生产一站式外包服务商“迈百瑞”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大型医药合同外包服务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战略合作加速“一站式”服务,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综合性一体化医药合同外包服务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2020年8月,泰格医药登陆港交所上市,成为继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后国内第三家“A+H”药物研发外包服务企业。此外,从头部企业看,除药明康德目前营收过百亿元外,其余头部企业距离百亿元大关仍相距甚远。因此,由于国际市场所占份额整体偏低,抢占国际市场仍旧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巨头以及一些“小而美”的细分龙头未来增长业务规模的主要路径。

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对国内医药外包企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但从长期角度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商业固有的模式,尤其是在新药研发方面,疫情的暴发使医药和器械产品的研发更受重视,对医药外包企业的支持也将会大幅提升,因此,对于国内医药外包行业来说,疫情或将加快该行业升级产业链从而进行横纵向收购,以完善并且扩张企业的业务结构,从而成为一站式的医药外包企业。

商业服务:原研药在零售端销量明显增长

药品终端可以细分为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和公立基层医疗机构三大终端。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上半年,我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额为7839亿元,同比下滑10.7%。从实现药品销售的三大终端的销售额分布来看,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最大,2020上半年占比为63.2%;零售药店占比为26.6%;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占比为10.2%。以上统计数据未包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和村卫生室。

图2:2013-2020上半年全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额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上半年,包括医院在内的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超20%。随着诊疗人数的下降,对院边店占比较高的连锁药店有一定的影响。四大连锁药店中,大参林和老百姓的单店增长率表现较弱,与二者院边店占比较高密不可分。此外,院边店虽在疫情期间表现欠佳,但从长远来看,院边店是承接处方外流的主力之一,因此布局更多院边店的连锁药店将从处方外流中获益。

相对于实体药店而言,网上药店近几年发展较快,疫情更是加速了网上药店的发展。受到处方药限购及不能使用医保等因素的限制,在2020年以前,网上药店市场份额不到4%。但2020年疫情催化了人们网上购药的习惯,同时部分电商平台入驻互联网医院,使得2020年上半年网上药店销售同比增长70%,市场份额也上升至5.7%;而实体药店的药品销售则首次呈现负增长。随着人们恢复正常生活,医疗机构就诊人数增加,下半年网上药店销售会有所回落,预计2020年网上药店药品销售增长在60%左右,而实体药店的增长率则由负转正。

纳入带量采购的品种在零售药店的量/价均出现下滑,而非带量采购品种则价增量减。在带量采购背景下,高价药占比提升,结构变化趋势明显。不管是集采还是非集采品种,原研药在零售端均呈现明显的销量正增长,这表明原研厂家对院外市场的重视度明显提升。此外,未纳入集采的品种,原研外企明显往院外市场发力,积极布局零售渠道以应对带量采购政策。

总体来看,随着国家集采推进、医保管控加强、医联体发展、重点监控药品目录执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深入等一系列举措实施,药品零售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是必要的,尽管药品终端销售增速持续放缓,但行业发展渐趋合理化,新格局将逐渐形成。(火石创造 李岩)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CTMIS(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致力打造一个“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平台,目前协会有40个按照疾病分类的协作组,超过4000个会员,其中超过半数为临床专家型医生!

【CCTMIS会员权益】

1、您所在细分领域的临床专家、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社群,40个专业协作组;

2、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组建、参与医疗专业领域协作组;

3、发起和参与上市后产品应用再评价临床研究;

4、组织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I类),发起和参与创新医疗产品技术推介,卫生经济学评价;

5、发起和参与技术标准、行业标准的研究与咨询;组织产品、技术转化咨询论证;

6、优秀项目收录CCTMIS项目库,有投融资协作组作为资本支持;

7、查阅“CCTMIS中以国际转化医学产业大赛”由专家甄选的100+以色列创新医疗项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