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宫戏的天花板,很多人会想到郑晓龙的《甄嬛传》。

我也看了十几遍!写过不少关于它延伸的文章:

《甄嬛传》到底经典在哪里?刷了那么多遍,这五个点,你可看到?

甄嬛的结局,早在第1集就已埋下伏笔,你发现了吗?

有的文章时隔经年,还会有不少分享和收藏,这是读者的偏爱,也是我最大的荣幸。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部18年前的电视剧,邓超的成名之作《少年天子》。

它绝对是一部被低估,值得反复刷的清宫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最有“言情”底子的皇帝,顺治

为什么说他最有“言情”的底子?

恐怕清朝帝王中谜团最多的一个帝王,就是他了。

光是后妃董鄂妃之谜、出家之谜,足以为编剧和小说家们提供无限想象,荒诞曲折的后世影视也是不胜枚举。

只是他不及他的母亲和儿子那么出名,孝庄和康熙。

在《少年天子》中,孝庄和自己的儿子就像两个世界的人。

儿子喜欢的女人,她不喜欢,儿子想做的事情,她都阻拦。

开始她还能做个温柔包容的额娘,后期,福临越来越不像她想象中“盛世帝王”的样子,她甚至还动了杀心......

都说九五之尊,天下独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顺治帝从头到尾都没有赢过,人生中只有两次为自己做主:一次是废后、还有一次是自己结束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传统史观里,顺治软弱、平庸,和他的儿子“康熙大帝”比起来,逊色不少。

但在刘恒(该剧的导演编剧)的镜头下,他害怕死亡;对被清军屠杀的无辜者心存愧疚;

他心思细腻,心似少年,只恨自己生于帝王家。

他的人生最不可调和之处就在于:

他留有太多为人应有的情感,以至于和杀伐决断的天子身份格格不入......

儿时的福临,聪明好学、对汉人的儒家思想很有兴趣。

他希望重用汉臣、以“仁政”思想来统治自己初建不久的帝国。

长大了,他慢慢发现,他什么也做不了,自己是紫禁城的主子,也是被困在皇城的人。

02 被低估的一部“清宫戏”

和原著相比,刘恒改编的《少年天子》有独属于他的色彩。

里面有对生命存在价值的追问和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同情。

更可贵的是,它既没有歌颂顺治的“文治武功”,也没有给孝庄“唱高调”。

而是写了那些少年天子福临和与他有关的女人的爱恨纠扯的故事。

可如果你以为他是一部借清宫的壳子,装现代言情的新酒,那就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天子》,它的厚度绝对远超后续所有的辫子戏!

很多人误以为它是一部清宫言情戏,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看懂这部剧~

编剧刘恒,是与刘和平、兰晓龙齐名的人物,这位曾担任《秋菊打官司》《云水谣》《集结号》《金陵十三钗》的编剧,他的立意绝不仅仅是“清宫言情”。

刘恒说:

“我只想传达我的世界观,比如对死亡、暴力的看法。我对清宫戏的新路子之类不感兴趣。我的目的是探讨生命的意义,并为此喜悦或哀伤。”

03 后宫里的女人

用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褪色,来控诉权贵顶峰的紫禁城,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它既容不下爱,更容不下自由。

佟腊月,身为满洲贵族小姐,雍容华贵、聪慧美丽,却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芳华早逝;

乌云珠,与顺治一见钟情,却碍于有夫之身,屡屡违心躲避,当顺治终于强夺了她,万千宠爱又致使她深陷泥淖、饱受攻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郝蕾饰演的废皇后静妃,从一开始就做不了自己爱情的主,她与顺治的结合不过是政治联姻。

可郝蕾却把这个高傲、善嫉、偏执、飞扬、霸道、但又美丽、大气、有些孩子气,不知如何去爱的皇后演到了骨子里。

全剧中,能让福临痛哭的女人有三个:太后、废后、乌云珠。

三个女人中,爱福临到发疯的,却只有废后。

封建王朝、森严禁宫里,人们追求的,不过是生而为人的最基本的幸福,可偏偏到头来,苦寻不得,成为一个个疯子、傻子。

比起皇帝的喜新厌旧所带来的打击,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说,深入骨髓的孤独更为可怕!

为了互相抱团取暖、驱散深宫中的寂寞寒冷,太后和侍女苏麻喇姑、废后和花束子、太监吴良辅和佟妃之间,

都各自维持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

如此赤果果和大胆的话题,恐怕在当下的影视作品当中几乎再难见到!

04 原著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少年天子》的原著,它的作者凌力更是凭借此作品获得了第3届茅盾文学奖。

看了原著之后,你会发现原著和电视剧根本是两个故事。

可能先入为主吧,我还是喜欢的还是那个文艺气息十足、又略显落寞忧郁的电视剧。

24岁的邓超来演绎的懦弱、文艺的顺治帝,简直是他的演技高光时刻!

只不过,顺治帝终究成了一位被命运压垮的悲情帝王。

从古至今,权力的游戏就从来没间断过,小说里有一段描述很有意思,

“前明早就是一条漏了底的破船,不击自沉。为了区区一根辫子,流了多少血,又激起了多少仇恨和反抗?”

人们拼命抗争的是小小一个辫子吗?

不是。

更不是已经倾覆的前明王朝,而是自己的文化的根不被随意践踏!

这一段就折射出清政权入关初期,汉族人的抵抗情绪。

基于对封建王朝的深刻认识,所以刘恒才说:“(我)建议大家可以从这部戏来看看封建主义到底是不是给民族留下了这么深的伤痕。”

可这恰恰体现出统治者的强力意志!

这种意志,是以凌辱他族的文化观念为代价的。

这段对话没有刀光血影,可细细思量,却折射出了沉重的历史。

现在的影视剧和小说,只顾展现上层勾心斗角的畅快,却少了对民众百姓的洞悉和同情。

如此酣畅淋漓的故事,看到最后,只会让人感叹一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