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水西岸的鸣犊古镇,那是承载我、装满我童趣、童真和轶闻旧事的故乡。浐川鸣犊,唐代隶属万年县,吏治或涵盖于"浐川乡"。二千零二年夏末,撤县区治,政归西安市长安区所轄。不管时代怎样革故鼎新,突飞日异,昔日浐川,无论如何,总使人忘不掉那鱼跃虾戏、曙射霞霭的粼粼素浐;忘不掉丰沛如茵,燕穿蝶舞的浐河之洲;忘不掉金谷垂穗、灿灿稻畦(音:其)的阵阵飘香;忘不掉戏游浐河、嬉逐于水的童稚伙伴。桩桩童梦,款款乡情,徜徉着我对浐川童年生活、故土风情的追忆与眷恋.…。第一篇 悠悠浐水、壮哉美矣!鸣犊古镇,东臨鹿塬,西毗少陵,其地域位置,处于少陵塬与白鹿塬之间。少、白二塬,恰似两条渴龙,雄歭着水草蕃秀、微波涟漪的浐川,其中间有巍巍乎蜿蜒绵亘的八里塬,雄插横卧,分流浐河于东西。大自然美妙地神造,将鸣犊雕塑成"三塬两水四面坡"的地势形貌。   太阳升起,伫立于浐川西岸,隔河相望,但见曦光灿灿,紫气沓来;昔日之川,"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川河上下,粼粼浐水若练。"河水清且涟漪",荡荡清流如镜。浐川两岸,坚堰固堤。白杨沙沙,渠柳婆娑。湿地绿洲,水草菁菁。渠埂稻田,农人扶犁,或播种,或插秧,或挖莲或垂钓于河畔;还可“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天边夕阳献彩,蝶逐燕飞,牛羊低头吃草无言。河中鱼跃虾戏,螃蟹解行,携子蛰伏于石下。玩童嬉水,精尻浪荡,乐而忘返。畦畦稻田,蛙唱新秧,蜻蜓立于荷尖。假若雨歇,气清鸥飲,飞虹跨川挂塬,甚为壮观。美哉!浐川!往昔美丽如画如诗,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堪为和谐。罅隙时立于东高廬外崖畔,极目远望,洋洋素浐,令人无不荡胸激怀,心旷神怡,而神往醉迷。浐川啊浐川!实乃大哉伟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篇 探考鸣犊古镇的来历假若由八里塬脚下,淌過滻川嘴頭"牙道河",徑直向西,鳴犢古鎮赫然映入眼帘。鳴犢鎮的來歷,版本繁雜,絢爛多彩。

若以鄉老所傳,最廣者為帶有想往吉祥、美好生活的"小金牛說":據傳遼金時代,古鎮以西的焦家崖畔,突然冒出一股清泉。不日夜晚,一頭金光閃閃的小金牛由泉洞口钻了出來,它歡蹦的哞哞鳴叫着围绕古镇奔跑。說亦怪,自从鸣犊古鎮出了小金牛犊,鳴犊镇家家的生意紅红火火。而出终南山的种种山货人等,大都暮时在古镇歇脚、吃饭住宿,人氣极盛。豈料,一日来了位遊方喇嘛,知曉後日日昼伏夜出的守候,欲想捉拿寶貝金牛犊,然则月余未果,妄費神劳,空空如也。懊喪无奈,翌日准备返藏的时候,誰曉就在星稀月朦的當晚金牛犊又出现了,于是被喇嘛逮了个正着而旋即遁去,不知所踪。 自西藏喇嘛攫获金牛犊后,鳴犊古镇的生意越来越冷清,人气衰败,无有生机。这下却急坏了生意人,闹的家家心急如焚,三五成群的日日聚集飲酒交头商议,终不得其决,不欢而散。 迨止明代,恰逢兴佛普教鼎盛时期,宗教信仰风行,高僧高道纷纷谏言献策。惟其修建庙宇,敬奉神牛,方能镇压妖邪,康祺一方,生意自能红红火火。于是乎,鸣犊的富豪、大户商贾灵犀相通,意气相投,慷慨解囊,集资建庙。而地方信众,深以为然。哪怕砸锅卖铁,都要功德薄上留名,福荫子孙,踊跃奉献。故而,一座庄严肃穆、雕梁画栋的瘟神庙,巍然矗立,拔地而起,巍然耸立于少陵脚下的鸣犊古镇。且选址于鉆出金牛犊现身的泉洞之处。故瘟神庙前至今尚有口经年清流的古泉,人们谓之"金牛泉",因其庙宇恢宏有致,至今香火旺盛,名震关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教最古是属泊来文化,具有向善,和谐、调动统一人的思想,唤醒或调整转换人的意识观念之教。使世人抛弃名利,恬憺修行,且能静人心性而使志闲。虽能釋人疑碍,反过来,它又能羁绊积极向上、阳光绚烂的思想的,莫可小视。

瘟神庙,亦称法音寺。经考稽,鳴犊镇镇名的历史源薮,看來与佛教的兴盛有极大的关联。同时,还与农耕时代,人们农业生产依赖牛,离不开牛,终日与牛为伴,而难以割舍的惜惜情怀,亦无不有关矣。 那么,何为法音?《华法经.譬喻品》曰:"我闻法音,得所未曾有"。明《邵璨香囊记.祈祷》载:"特过玄坛啟法音"。清.阮元《经籍纂古》记述说:"一切经音义"注释"法音"为:一指佛教语,佛法。二,诵经之乐声。由是可知,法音是佛教语言,或宣讲解说佛法的声音和诵经、奏乐之声。何况在佛教梵文经咒中:“六字真言"最末的"吽"字,巜说文解字》释其辞为"牟,牛鳴也"。又曰:"犊,牛子也"。 古代牛为圣物,佛教喻牛是观世音菩萨的法身。所以,晋唐始,佛教盛行,法音寺位居鳴犊古鎭,举足轻重,牛犊鳴叫,彰显法音之行,佛教之盛也。况乡间老輩人,将鸣犊鎮习惯叫"牛犊鎭"。由是推之,鸣犊之名,不但与佛相因,与佛有缘,佛法相音,因佛命名。还由于农耕时代,牛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礼赞牛,图腾崇拜牛,庶民百姓寄望于象征新生牛犊之活泼、勤劳和坚韧不拔之精神,并彰显佛慈法音之说教,故名鸣犊镇,则甚是贴切,无不其有缘理焉。